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臺“銳鳶”無人機墜毀火光沖天有人員損傷嗎?

臺“銳鳶”無人機墜毀火光沖天有人員損傷嗎?

臺軍“銳鳶”無人機墜毀火光沖天, 所幸未造成人員損傷,但是這次嚇壞小學生。

據3月8日報道稱,臺灣海軍壹架“銳鳶”無人機於本日上午墜毀在屏東縣武潭“國小”(小學)平和分校附近草地,所幸未造成人員損傷。此次失事是該型無人機被臺灣陸軍踢給海軍之後的首次失事,也是2008年研制以來公開的第五次墜毀事件。

臺軍展出的“銳鳶”無人機

據報道稱,8日上午11時左右,臺灣屏東縣武鄉武壇“國小”平和分校突發飛機墜落火警。事後確認為臺灣海軍“海上戰術偵搜大隊”所屬“銳鳶”無人機。報道稱,事發當時全校約50多名師生正在集合壹處舉行模範生選舉活動,師生都被無人機墜落時越來越近的引擎聲驚動。墜機後瞬間火光沖天,不少人感到驚恐害怕。

墜毀地附近的小學

墜毀地點與小學位置的示意圖,可見離的很近

臺軍“銳鳶”中型戰術偵察無人機系臺灣“中科院”自行研制。機身長5.3米,翼展8.7米,最大起飛重量450千克,有效載荷50千克。以解放軍標準只能算是小型無人機。

該機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秘密研制,直到2008年因為原型機墜毀於臺東太麻裏首次為外界所知。2010年臺灣陸軍以“銳鳶項目”為名,采購8套***32架該型無人機。隨後因為接收的第壹批4架全部墜毀,遲至2013年才正式服役。

該機曾被臺軍吹噓為“資訊時代”的先鋒,然而服役後該機價格不菲,使用不便,事故頻發,引來臺灣陸軍的嫌棄,於2017年9月1日被“踢”給了海軍。從“戰術偵察大隊”轉隸海軍“戰術偵搜大隊”。

臺軍曾經將該型無人機裝在卡車上進行展示,但實際上該機起飛需要300米的跑道

解放軍和“銳鳶”類似的ASN-206無人機,可以用助推火箭直接從車上發射

據臺海軍退役中將李皓稱,“銳鳶”名義上有600公裏的作戰半徑,但實際上受限於臺灣遙控手段落後,有效的控制距離只有30海裏(55.6公裏),而且可靠性很低。“銳鳶”采用特高頻無線電遙控,該頻段電波容易衰減,也容易被障礙物阻隔,更麻煩的是還跟民用廣播電視信號處於同壹頻段,極易遭到幹擾。

“銳鳶”之所以頻頻失事,很大程度上也同這種遙控方式有關。本次“銳鳶”失事墜毀是發生在山區,2016年“銳鳶”上壹次失事的時候也是在山區出的問題。當時臺陸軍戰術偵搜大隊第三中隊的9730號機在嘉義水上機場訓練飛行時,控制員突然發現下傳訊號中斷,6分鐘後無人機墜落在嘉義竹崎山區水社寮火車站西北方。臺軍軍方判斷:是地面障礙物遮蔽了無線電訊號。

臺軍不顧該型無人機作戰半徑短,偵察能力差,仍然將其轉隸海軍,很可能就是考慮到海上沒有遮蔽物,有利於遙控電波傳輸。然而“常在臺灣走,哪能不濕鞋”,面對島內的多山環境和嘈雜的民用無線電背景,“銳鳶”的遙控方式不改變,其可靠性就很難好轉。

在當下的軍用無人機熱潮中,無人機的遙控系統是壹個非常容易被忽略,但同時又是至關重要的子系統技術。對中小型無人機而言,遙控技術的難度甚至可能高於無人機本身。如果在這方面根基不深,基礎不牢,就可能造出“銳鳶”這種飛不遠的“紙鳶”來。從這方面來說,“中科院”與臺軍著實提供了壹個難得的反面教材,值得全世界軍民航空業者認真學習,好好領會。

解放軍戰術無人機與機動遙控方艙(90年代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