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的特色小吃是什麽,具體地點在哪裏?
小吃集中地:南洪街——大劉涼皮,麻辣燙,有家米線(壹個路口拐彎往南大街方向),各種烤餅小吃
夏天,海邊的烤螃蟹,烤各種海鮮也都不錯,很有風味,大排檔中的老大——大展燒烤。。
恩。。還有仁和興的疙瘩湯。。
口水中……
如果說,有壹種小吃文化,那麽煙臺小吃文化的突出特色就是鄉情鄉韻。其知名代表首推“燜子”。“燜子”的原料是用澱粉做成的涼粉,做法很簡單:將涼粉切小塊,用平底小鍋細細煎炒,直至稍微有點焦,然後淋上蝦油、醬油、醋、麻油、香油、芝麻醬等調料,撒上蔥末、蒜末等,用細瓷小碟盛了,熱騰騰地端上來,悠哉遊哉
地用鐵絲擰成的小叉,壹塊壹塊叉來,放入口中,又有筋道,又有味道。佐以和知心女友有壹句沒壹句的閑聊,看著街邊粼粼總總走過的風景,不知不覺間,時光就踢踏著舞步過去了。可謂壹種“精煉”的、別具風情的休閑食物。
最具鄉土風味的小吃當推“小豆腐”,也叫“燉磨”、“渣”等。做法也很簡單:將黃豆去掉壞粒,取水泡軟了,用小磨或攪拌機磨成“豆泊兒”待用,把蘿蔔纓、芋頭葉、小白菜、鮮地瓜蔓之類新鮮的葉子,或者時令野菜細細切碎,同“豆泊兒”壹起上鍋邊煮邊翻,待水分基本耗幹,即可出鍋。配以醬油、蔥花,上澆麻油即可大塊朵頤,愛吃辣的,可用辣椒油蓋頂,更是好吃的連舌頭都想吞了。我輩對此不甚專愛,那些上了年歲的老人們,每每吃到,總是邊頻頻舉箸,壹掃而光,邊長籲短嘆,大念過去艱苦卓絕的歷史試圖對我輩進行意義深遠的傳統教育,最終總是在我們大喊:“老板,再來壹盤憶苦思甜飯。”的吼聲中,心滿意足地閉口。
歷史最為悠久的小吃非鹹魚、蝦醬就“片片”莫屬。這款昔日農家的好飯食,今日依舊很“經典”,甚至上得了大席面。
鹹魚片片不僅僅用其獨特的風味,勾起老人的沈思,而且更招那些天天用高營養、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培養起來的祖國花骨朵的歡心,他們總是邊把嘴巴塞的滿滿的,邊嘟囔著:“妳們好有福氣呀,以前居然可以天天吃這麽好吃的片片鹹魚。”話壹出口,直惹的大人們紛紛大笑,疼愛地在他們的小屁股上劈劈啪啪地拍來拍去。
煙臺除了“燜子”、“小豆腐”、“鹹魚片片”之外,還有福山大面,蓬萊小面,海鮮疙瘩湯,芋頭豇豆湯等極富鄉土特色的小吃,無論什麽,熱騰騰地喝上壹碗,總有壹股濃濃的民俗風情不知不覺地撲面而來,瞬間,就暖了妳浪子壹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