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房的定義及法律規定
群租房的定義及法律規定如下:
群租房的定義是將住宅通過改變房屋結構和平面布局,把房間分割改建成若幹小間分別按間出租或按床位出租。
群租房是城市化進程中的“頑疾”,由群租房引發的公***安全事件和各類糾紛、矛盾屢見不鮮。
盡管各地紛紛出臺措施,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多地多次對群租房現象進行整治行動,但群租房依然屢禁不止。究其原因,在於低收入人群對廉價住房的巨大需求。
房屋群租屬於違法行為。根據《房屋租賃條例》規定,租房不得破壞原有結構,不得改變房屋結構及用途。至少以壹間房間為出租最小單位,租房內人均面積不得小於5平米等。具體的可根據當地的租賃條例來執行。
如果遇到有人租住群租房現象的,可以去當地房管部門投訴。
出租房屋不符合規定的治安、消防等標準和要求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租人集中出租房屋達到壹定規模,未落實相應安全管理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較高10萬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