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飯的定義?
煲仔飯也稱瓦煲飯,是源於廣東廣州地區的特色美食,屬於粵菜系。種類主要有臘味煲仔飯、香菇滑雞、豆豉排骨煲仔飯、豬肝、燒鴨、白切雞等。
通常把淘好的米放入煲中,量好水量,加蓋,把米飯煲至七成熟時加入配料,再轉用慢火煲熟。
用瓦做成的“煲”,在火候控制方面比較靈活,煲出來的飯也較為香口,齒間留香,回味無窮。吃煲仔飯時,記得嘗嘗飯焦的味道,又香又脆,把熱氣的飯倒在湯裏泡壹會兒再吃壹樣可口。
菜品歷史
編輯
煲仔飯源自廣東廣州,是以砂鍋作為器皿煮米飯,而廣東稱砂鍋為煲仔,所以故稱煲仔飯,煲仔飯歷史悠久,2000多年前《禮記註疏》等書記載,周代八珍中的第壹珍、第二珍和煲仔飯做法壹樣,只不過改用黃米作原料罷了,可見在當時是很名貴的。按韋巨源的《食譜》上所記,到了唐代叫『禦黃王母飯』,是編縷(肉絲)卵脂(蛋)蓋飯面表雜味做的,因而更具風味。
品種分類
編輯
煲仔飯(4張)
煲仔飯的傳統品種主要有豆豉排骨飯、臘味飯、滑雞飯、黃鱔飯、田雞飯、鹹魚香肉飯等,正宗的要用絲苗香米,取其堅實細密晶瑩,口感好、滋味濃又易被湯汁浸爛。壹般而言,生米生菜壹鍋煮就,以豆豉排骨飯為例,洗米上鍋,煮六七成熟時揭開蓋子,加入調好味汁的生排骨,沿煲邊淋入醬汁香油,微火燜至飯收水,起鍋巴。起蓋後加入香蔥,鋪上青綠油菜,如果是黃鱔或田雞時間可短壹些,若是牛肉還要再長壹點,要註意的是飯菜要兼顧,這就是火候了。
好吃的煲仔飯有兩個不容忽視的特征,壹是跟煲上桌的調味汁,揭開蓋子澆在飯上,有嗞嗞的響聲,此為畫龍點睛之筆,看上去黑又亮,全看調汁師傅的手藝了;另壹處是晶瑩剔透的絲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燒出的壹層金黃的鍋巴,與普通鍋巴不同的是不但脆而且滋味深長,實為壹煲之精華,這不但取決於火候,還視乎煲仔本身的品質,好的煲仔裏面是有壹層光亮的釉底,如果布滿砂眼則萬萬不行――還有,洗碗工也不能馬虎,要用鋼絲刷把上壹鍋的殘留刷得壹幹二凈才成。
烹飪技巧
編輯
煲仔飯最不能放過的就是鍋巴,色澤金黃、幹香脆口、滋味悠長、回味無窮,是城市時尚精英的最愛。米飯是中國人的主食,功夫煲仔,斯文慢火、不驕不躁、火到功成,方展功夫煲仔之味香。八方來客,四面來賓、有空來吃功夫煲仔飯。
煲火:要陶制,保溫性好,受熱均勻,能保存食物養分,特別馨香。需斯文慢火,羽扇綸巾,不急不躁,火到功成。壹人壹煲,減少盛飯環節和汙染的機會,比較符合衛生條件
用米十分講究,壹般選用絲苗米,因為這種米油潤晶瑩、米身修長、柔韌適中,米味濃郁。煮煲仔飯選米是關鍵環節,最好選擇晚稻的瘦身米,由於瘦身米吸水性好,還可以吸收餡料和油的香味,讓煮出來的煲仔飯散發出獨特的飯香。
肉要新鮮采購,放入十幾種味料腌制同,方能提鮮入味。
煲仔飯的用料靈活多樣,可因時、因地而異,要把煲仔飯制作得好,要講究火候,因為米的產地不同,新舊程度不壹樣,吸水量也有別。各種肉類的受熱預熱程度不壹樣。要把這些材料放在同壹鍋裏煮,熟而不生不焦,達到最大限度保存營養成分和原味,就要識別各種用料的質地,嚴格掌握火候,做到火候恰到好處。
各地特色
編輯
在饑腸漉漉的早上談煲仔飯,對消化系統的刺激無異於壹株虛幻的青梅樹之於冒火的口腔,望梅止渴,然後更渴。不過,大街上有無數的港式茶餐廳,太陽明晃晃的中午,懷著半個早晨的期許,坐在冷氣清涼的玻璃後面吃火熱的煲仔飯也是件美事。
廣州
煲仔飯,顧名思義,就是用小煲仔煮的飯,大概是廣東特有的吧。廣州有許多賣煲仔飯的小店,壹般是開在路邊,壹排竈頭上擺滿冒著熱氣的煲仔,壹個師傅手持竹筷來回巡視,好象圍棋中的車輪戰。這樣的排檔壹般都是專賣,另外還會送例湯。廣州街上最多的“粥粉面”店,其次是甜品店,再有可能是煲仔飯小店了。雖然獨沽壹味,但品種也可以有幾十種之多,好吃而且不貴。
合肥
功夫煲仔發源於安徽合肥,功夫煲仔飯創始人詹開俊為總結他人經驗曾經吃過大大小小700多家各式煲仔飯,最終綜合港式、臺式、廣式、內地煲仔飯選定煲仔飯作為快餐研發項目,以中國功夫作為品牌文化,以國人主食米飯作為品牌核心而創造了功夫煲仔飯。?[1]?
東莞
另壹個崇尚煲仔飯的地方是東莞。由於特產的臘味正是烹制煲仔飯的好材料,板鴨臘腸臘肉,簡直就是為煲仔飯而生的,配合當地的絲苗米真是珠聯璧合。不過,東莞專賣煲仔飯的好象不多,雖然店門口也有不少擺開壹溜竈頭煮煲仔,但多數同時經營其它,比如原盅蒸飯,所用材料差不多,只是容器不同。東莞與廣州的煲仔飯略有不同,比如臘鴨雜,有鴨腸鴨珍之類,還習慣加橄角鹹梅之類的東西,味道更特別壹點,比起來廣州的略顯普通。
深圳
深圳以前專賣煲仔飯的似乎沒有,倒是潮州煲仔粥如雨後春筍。其實做為宵夜,
粵式煲仔飯(5張)
煲仔飯更為適合,有菜有飯還可以喝點啤酒。我曾在中式快餐廳裏吃過壹二回煲仔飯,不敢恭維,那種地方似乎樣樣東西都有,又樣樣不精。後來偶然到港式茶餐廳吃過壹碗粥,比想象得要地道,相比經常吃的潮式剩飯煮粥,那米花均勻得簡直成了精品。再來壹客臘味煲仔飯試試,相當的清爽,材料實在,火候有分寸。從此對“港式”開始有了好感。山東
近幾年隨著煲仔飯的流行,在山東也盛行起來,尤其是以排骨煲仔飯為主,采用精致小排,配合米飯也就營運而生,再贈送壹碗例湯,在山東煲仔飯壹般不會以單品經營,在以煲仔飯為主打產品外還配以其他產品和煲仔飯壹起經營,而且在山東的煲仔飯與廣東、東莞、深圳的煲仔飯都不盡相同,首先在叫法上在山東都是木桶煲仔飯,顧名思義盛器也就是以木桶為主,這也是山東煲仔飯與其他地方不同之處。
做法
編輯
做法壹
步驟:1、沙煲在底部抹薄薄的壹層油,米洗幹凈。 米和水的比例:1:1.5 (這個比例很重要,關系到飯的生熟程度!太爛不好吃,夾生則根本沒法吃!) 將米和水放入沙煲,用大火燒開。
2、大概十分鐘不到,飯開始收水。 可以看到飯表面有壹個個的洞。這個時候趕快把肉,姜絲放進去! 要快!
3、肉放好後,放姜絲,再打個蛋。蓋上蓋,換最小火,再煮三四分鐘。關鍵時刻來了! 關掉火,讓煲仔飯焗十五分鐘。不要再打開蓋來看哦~ 這是煲仔飯最關鍵的時候,焗的時間不夠飯就生了,而且很難再挽回了。
4、耐心地等待十五分鐘後,香噴噴的煲仔飯就做好了!
做法二
原料:排骨500克、大米300克、香菇3個、油菜3棵、精鹽、色拉油、蔥絲、白糖、姜、雞精、老抽。
做法:
1、排骨事先用蠔油,生抽,水澱粉,糖,蒜香油,少許老抽,少許鹽,少許味 精腌制1小時當然也是久點更好了;
2、放入洗好的大米,加入適量的水,選擇米飯類,大約10分鐘左右,排氣開蓋;
3、將腌制好的排骨、香菇,放入電壓力鍋中,用勺子裝壹點油,沿著煲邊輕輕地淋壹圈,選擇排骨鍵,大約15分鐘,排氣開蓋;
4、將油菜放入開水中,焯熟,放入煲好的排骨飯中即可食用。
做法三
原料:白米、青菜、牛肉、雞蛋
做法:
1. 牛肉洗幹凈切片放入姜絲、蔥白、精鹽、雞精、白糖、醬油、蠔油、麻油、嫩肉粉、生粉然後攪勻腌制好放壹邊備用。
2. 把泡過的米放進煲仔內,按分量加水放上爐具直接加熱。
3. 當鍋內冒大泡時用筷子適當攪拌,待水差不多幹時,沿著煲仔邊淋上少許油,適當轉動,在煲裏結成壹層鍋巴。
4. 放進事先腌制好的牛肉,淋上少許蠔油(可不用),調至小火,雞蛋打破鋪在牛肉面上,蓋上鍋蓋。
5. 另起砂鍋將青菜灼熟,待到牛肉八成熟時直接關火,切記不可開蓋,繼續焗十分鐘。
6. 等到焗的時間足夠,放入青菜即成窩蛋牛肉煲。
做法四
廣式臘腸煲仔飯
廣式臘腸煲仔飯(2張)
主料:廣式臘腸、大米
輔料:雞蛋、小油菜、涼開水、香麻油、生抽、蠔油、白糖
1. 取壹砂鍋,在鍋底薄薄的抹壹層油。
2. 把大米洗凈放入鍋中,倒入水,米和水的比例為1:1.5,浸泡壹個小時。
3. 浸泡好的大米,加入半湯匙色拉油拌勻。
4. 將鍋子移至火上,大火煮開後立即轉小火,蓋上蓋子燜煮。將米飯煮至8成熟。
5. 把臘腸切片,再切點姜絲。
6. 鍋中水份快幹時,在米飯表面鋪上臘腸和姜絲,再打個雞蛋進去。蓋上蓋子再小火煮五分鐘後關火,不要開蓋,繼續蓋著蓋子燜15分鐘。
7. 把小油菜洗凈,鍋中水燒開,放點鹽,滴幾滴油,放入小油菜燙熟。撈出瀝幹水份。
8. 調味汁:1湯匙蠔油、1湯匙涼開水、2湯匙生抽、0.5湯匙白糖、0.5湯匙香麻油攪拌均勻。
9. 燜好的米飯開蓋,排入小油菜,澆上調味汁,拌勻即可食用。
做法五
香腸煲仔飯(鑄鐵鍋版)
煲仔飯(2張)
主料:大米3人份 香腸3根
輔料:柿子椒1小個 土豆1個 胡蘿蔔2小根 蘆筍1小段
調料:豆油適量 生抽2勺 老抽1勺
1.所有配菜洗幹凈,青椒切塊,胡蘿蔔、土豆、蘆筍切丁備用。
2.鑄鐵鍋清洗幹凈後,擦幹水,鍋底和鍋壁刷壹層油。
3.米淘洗幹凈後倒入鑄鐵鍋,加入適量水(大概自己的食指豎著放下去的話,水面到食指第壹節的二分之壹偏上壹點點)。
4.中火將米飯燜煮四、五分鐘看到咕嘟咕嘟冒泡了,把香腸、土豆和胡蘿蔔放進去,改小火繼續燜十分鐘。
5.十分鐘後揭開鍋蓋,沿著鍋壁澆兩勺植物油(橄欖油更好),輕輕轉動鑄鐵鍋,讓油均勻流到鍋底再燜三分鐘。
6.放入青椒和蘆筍,澆入醬汁(我用生抽+老抽+少許蠔油調的),再燜兩分鐘,關火後繼續燜三分鐘就可以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