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張騫出使是鑿空之旅
為什麽說張騫出使是鑿空之旅如下:
把張騫通西域稱為“鑿空”,最早出自司馬遷《史記·大宛列傳》。“鑿空”的意思是開辟,鑿通。
壹方面,經中國西北和中亞的絲綢之路貿易在張騫通西域之前已存在,但沒有形成比較固定的路線,而且斷斷續續,不大為世人所知。因此司馬遷等中國古代學者認為“西域險阸,本無道路”,將張騫通西域視為開辟道路的創舉,稱其為“鑿空”。
知識拓展:
張騫(約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代漢中郡城固(今陜西城固)人,中國西漢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張騫早期經歷不詳,漢武帝即位初期,任郎侍從官,武帝即位之初,張騫組成使團,由歸漢的胡人堂邑父任向導。前139年,出發西行,其使團過隴西,經匈奴境時,身份暴露,被俘並押至單於處,張騫在大夏逗留歲余後返漢,並改取南道,以避匈奴。
不料因羌人已附匈奴,再次被拘,後又經歲余,趁匈奴內亂逃脫,前126年,返抵長安。前123年,張騫以校尉身份,從大將軍衛青出擊漠北,攻打匈奴。得勝返回後,封博望侯。前121年,又以衛尉身份隨李廣出右北平,進擊匈奴。
李廣部隊被圍,張騫救援遲緩,致漢軍損失慘重。張騫論罪當斬,後以侯位相抵,貶為平民。前119年,漢武帝再任張騫為中郎將,派其二次出使西域,目的在厚賂烏孫,使其與漢結好,東向來攻匈奴,以實現“斷匈奴右臂”之策。
烏孫內部紛亂,意見不壹,張騫遊說不果。後烏孫派翻譯等人護送張騫返漢,前115年,抵達長安。張騫因功拜大行令,列於九卿。次年去世。
張騫壹生曾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域諸國溝通往來之路,被譽為“第壹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史學家司馬遷稱贊張騫出使西域為“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自張騫以後,中原與西域關系密切,往來不斷,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所作出的貢獻,為世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