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南京大屠殺檔案的檔案內容

南京大屠殺檔案的檔案內容

此次公布的檔案資料***183卷,包括大屠殺期間慈善團體掩埋屍體、救濟難民情況統計;民國南京各級政府所做的市民遭受日軍屠殺、房屋焚毀、財物被掠的調查;市民呈報的家人被殺、財產被搶的申訴和南京市臨時參議會關於南京大屠殺案的調查報告等。這批資料1949年4月南京解放後由南京市軍管會接收,其檔案原貌從未公布過。絕大部分為原始件,屬於“孤本”“珍本”。檔案中,有相當壹部分是1937年至1939年間形成的同時期材料,涉及面廣、人物背景豐富、材料相互印證、證明力強,是侵華日軍在南京制造大屠殺的有力證據。

南京市檔案局副局長王菡:當時南京市政府有壹個臨時參議會,他搞了壹個抗戰損失調查。37年後、38年、39年底同時期的材料。還有壹個是當年屠殺市民以後,我們南京的壹些慈善團體,世界紅十字字會南京分會、崇善堂壹些民間的這種慈善機構他們掩埋屍體,埋掉以後它都有記錄和報告,這個都是同時期的,最具有權威和最具有說服力了。

談到公布此次檔案資料的目的,王菡表示,這些資料將有力回擊日本右翼試圖否認歷史的錯誤。

王菡:針對日本首相安倍等壹些政要,還有日本廣播學會NHK的會長,公然罔顧歷史事實,否認南京大屠殺,對這個堅決予以回擊。從南京來講、受害地的人民來講,我們的感情是接受不了的。而且歷史早有定論,而且檔案是歷史的記錄,它是最具說服力的,讓檔案說話是事實勝於雄辯,主要是回擊日本右翼否認大屠殺的謬論。”

早在2011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就啟動“捆綁申遺”,***有形成於1937年至1948年間的5組檔案,列入第三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分紙質、照片、膠片三類。2012年8月13日,南京市第二次啟動南京大屠殺史檔案“申遺”工作。

世界記憶遺產又稱“世界記憶工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啟動,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延伸,旨在搶救世界範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至2015年為止,中國已有七項文獻遺產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南京市檔案局新聞發言人王菡表示,從‘檔案文獻’到‘記憶遺產’,體現出國民對歷史問題認識上的提高。這不僅是歷史檔案文獻的豐富,更由壹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檔案上升到人類的***同記憶財富。

王菡:世界記憶遺產申報成功的已經有幾個,包括波蘭的前納粹德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還有非洲塞內加爾的黑奴貿易碼頭,申報目的也是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我們覺得我們應該要用檔案來說話,因為檔案是歷史的真實記錄,用檔案來陳述歷史,讓歷史告訴未來。

2014年2月,南京市檔案館向社會公開了壹批詳細記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罪行的珍貴檔案原件,並計劃將對“南京大屠殺史檔案”進行申遺。公眾可以憑身份證前往閱覽。

這批檔案包含各類政府文件、公函、會議記錄、市民呈文、錢糧收據、罪行調查清單、埋屍記錄等,不僅有統計數據,還有用科學的調查方法取得的第壹手資料,絕大部分為原始件。具體涉及大屠殺暴行、掩埋屍體、市民呈文設立慰安所等方面內容。這些資料來自不同組織不同團體的原始記錄和報告,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是真實可信的第壹手資料。2010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檔案”已成功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檔案中,有壹份南京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在1946年提交的關於南京大屠殺案的調查報告尤其引人註目,涉及日軍在南京的屠殺、傷害、奸淫、搶奪、破壞、強制服役以及中島、長谷川等29支日軍部隊的罪行,罪行的總數達29萬多件。南京檔案局征集利用處處長、研究員夏蓓介紹,該報告書揭露了日軍暴行,這些調查都制定了嚴格的調查程序,強化了調查的證據,是有真實性和法律效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