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受了什麽酷刑?
遭受腐刑。
司馬遷以“欲沮貳師,為陵遊說”被定為誣罔罪名。誣罔之罪為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
這壹死如九牛亡壹毛,與螻蟻之死無異。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
呂不韋被貶屬地才有《呂氏春秋》傳世,韓非被囚秦國,作《說難》和《孤憤》,《詩》三百篇,大概都是賢士聖人發泄憤懣而作。終於,在那個“臧獲婢妾猶能引決”的時代。
司馬遷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至此,司馬遷背負著父親窮盡壹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對極刑而無怯色。在堅忍與屈辱中,完成那個屬於太史公的使命。
擴展資料:
宮刑:又稱腐刑、陰刑、_刑或宮,中國古代的壹種殘酷的刑罰,受刑者會喪失性能力。宮,即“丈夫割其勢,女子閉於宮”,就是對男性施以閹割,割除其外生殖器。
有時候只割陰莖,有時候也破壞陰囊和睪丸。對男性施宮刑以後,因為傷口容易腐爛,所以通常在密不透風的“蠶室”中待百日,以保全性命。
唐顏師古解釋蠶室說:“凡養蠶者欲其溫早成,故為蠶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須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為蠶室耳。”
意思是人在受宮刑後,因傷口易感染中風致命,如要活命就要待在似蠶室般的密室內,在不見風與陽光的環境裏蹲上百日以上,傷口才能不被感染而逐漸愈合。
女性的宮刑稱為幽閉,具體方法上目前無壹致說法。有說是監禁,也有說用木棍敲擊女性腹部以造成子宮下垂,而消除女性生育能力的。
宮刑於何時出現已是遠不可稽,壹般相傳在遠古的夏禹以前已出現,最初是用來懲罰男女之間不正當的性關系。《尚書》中提到宮刑,為五刑中僅次於大辟(斬首)的刑罰。
後來宮刑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至西周時已不限於風化案件。到了戰國時,有人勸秦王以仁義治國,即被秦王處以宮刑。漢文帝時曾壹度廢除宮刑及其他肉刑。
但至景帝時恢復,並規定某些死刑可以以宮刑代替。漢武帝時宮刑十分普遍,大臣往往因言得咎,而受此刑。自東漢開始,宮刑被用於處置謀反者的未成年家屬。
算是對他們的壹種赦免。至隋文帝時,宮刑被廢止於刑律之外,之後各代的刑律中亦再沒有見到宮刑,直至明朝。
百度百科-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