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為什麽“死”抓著遊戲不放?太好掙錢了
最近各種“防沈迷”問題將我國 遊戲 公司的巨頭騰訊推到了輿論的高點,到底該怎麽評價騰訊這樣壹家世界範圍內影響巨大的公司呢?
有的人認為它是壹家非常具有影響力的 科技 公司;有的人認為它只會到處抄襲;有的人認為它是中國企業的驕傲,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企業的力量;有的人認為它至今在國外還默默無聞,沈迷於在國內悶頭“割韭菜”。
不可否認, 作為壹家商業公司來說,騰訊的表現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作為壹個壹家 科技 公司來說,騰訊的表現則有些差強人意 ,為什麽這樣說呢?
在許多家長眼裏,毫無疑問騰訊仿佛如洪水猛獸壹般,許多家長認為是騰訊所開發的 遊戲 讓許多年輕的壹代陷入了玩物喪誌的處境之中,因為沈迷 遊戲 而陷入了墮落。
而在許多網友眼中, 騰訊就如同這些孩子壹樣,陷入了“自甘墮落”“玩物喪誌” ,騰訊目前已經發現成為了全球市值第七的超級大企業,卻依舊靠 遊戲 來養活自己。目前,騰訊作為全國第壹的 遊戲 企業,每年有將近40%的營收來源於 遊戲 業務。
曾經並稱為國內互聯網三巨頭的另兩家企業都已經在 科技 領域遍地開花了,而騰訊卻似乎在 科技 領域壹點建樹都沒有。
許多人因此十分瞧不上騰訊,如今國內的企業都在開展 科技 攻堅戰,騰訊似乎並沒有為之動容,依舊悶頭做著自己的生意。
許多網友對騰訊進行抨擊——騙騙小孩子的壓歲錢算什麽本事,有本事去把老外的錢賺回自己口袋。 其實,網友們的想法並不是壹點道理都沒有,憑騰訊的實力為國家 科技 領域能做的事情很多,賺錢無可厚非,但是只想著悶頭賺錢,就有失大企業的風度了。
很顯然做 遊戲 真的太好賺了,這顆搖錢樹不到萬不得已,騰訊是不會松開的。
首先, 遊戲 的研發成本和技術難度都相對較小 ,相比於芯片、手機等技術難度巨大的產業, 遊戲 行業所需要投入的研發成本根本不值壹提。
不僅如此 遊戲 的變現能力強,變現周期短,只要做個大概就可以發布撈錢,壹邊撈錢壹邊修改完善,與其他產業相比, 遊戲 的研發時常相對較短。而且憑借騰訊的影響力,發布的 遊戲 不愁沒有銷量。
其次, 遊戲 賺錢太方便了。 大家都知道如今 遊戲 面對的用戶群體逐漸開始低齡化,這些群體沒有理智的消費觀念,這就導致了這些人在 遊戲 中消費大手大腳、揮霍無度。
這讓 遊戲 廠商們賺錢變得非常容易, 遊戲 中的虛擬貨幣、虛擬道具本身沒有任何的現實價值,騰訊也不需要什麽成本,而騰訊稍微後臺控制壹下數據就能夠讓 遊戲 讓這些虛擬貨幣和虛擬道具價格成百上千的上升,這樣賺錢既方便又省心。
因此,只要國家不出臺法律明令禁止,騰訊就不會放棄 遊戲 業務。
大家對於騰訊的“抄作業” 歷史 想必都有所了解了,畢竟騰訊大部分成功的業務裏都有“借鑒和參考”的影子。
騰訊發家的業務QQ就是抄了國外著名的社交軟件ICQ的“作業” ,甚至連名字都如出壹轍,QQ的原名叫OICQ,騰訊解釋為“致敬”,事實上就是赤裸裸的抄襲,並且還要蹭ICQ的人氣。
沒想到騰訊的這壹次抄作業,不僅讓其名氣大增,還賺得盆滿缽滿,嘗到了甜頭的騰訊從此在抄作業的道路上壹去不復返。
在後續的發展中騰訊對於市面上大火的 遊戲 壹般都會采取兩種形式進行處理。 要麽花錢買下來,要麽進行模仿取而代之。
這種無賴的方法,雖然遭到了 社會 各界的譴責,但是確實幫助騰訊迎來了很大的成功。
曾經也有不少受害企業選擇過維權, 但是號稱“南山必勝客”的騰訊擁有強大的法務部門,多數情況下,官司都會以騰訊的勝利而告終 。即使偶爾騰訊有翻車的時候,最終也是賠錢了事,對於騰訊來說錢能擺平的都是小事。
這正是因為騰訊在抄作業的道路上嘗到了太多的甜頭,所以騰訊似乎很少在技術研發領域有太多的建樹。
在馬總眼中抄的了就抄,抄不了就買,科研之類的是騰訊既不擅長,也費力不討好,完全沒有必要去白費力氣。
然而這種心態對於壹家 科技 企業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國內外有許多因為無心研究最終被時代淘汰的 科技 企業的例子,騰訊這樣做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客觀來說,騰訊確實是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的典型代表。但是在國外大部分時間騰訊都被看作是壹家 遊戲 公司,並且還是壹家喜歡“抄作業”的 遊戲 公司。
這種形象不僅對於騰訊來說是壹種有損企業形象的情況,對於中國企業的影響來說也是壹種損害。
既然標榜自己是中國的 科技 巨頭,騰訊應該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不要總是想著悶頭賺錢,應該肩負壹定的 社會 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官方的欣賞和支持,才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認同。
目前的騰訊完全有能力去進行壹些更加有深度的 科技 研究,這樣做不僅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提高作用,這對於我們的 科技 進步有所幫助,所以希望騰訊能在壹眾公司中,起到壹定的帶頭作用。
對於壹家企業來說掌握更多的科學技術永遠是保持競爭力最重要的方法,希望除了騰訊以外,我國的其他企業也能夠明白這個道理,踏踏實實地搞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