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治療宮寒嗎?艾灸哪裏可以治宮寒?
1、艾灸可以治療宮寒嗎
艾灸可以治療宮寒。宮寒主要是指女性由於腎陽不足,胞宮失於溫煦而出現的腹部下墜,脹痛,痛經,月經失調,脈沈緊,舌苔薄白多津等癥狀,壹般來說,艾灸對於治療上述癥狀是有壹定療效的。
2、治療宮寒艾灸哪裏
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腹正中線上,臍下三寸處,具有調補肝腎,調經止帶,回陽固脫,強身健體的功效,宮寒的女性經常艾灸可以增強身體陽氣,補虛益損,能有效改善陽氣不足,身體虛弱怕冷的癥狀。
3、命門穴
命門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具有強腎固本,補腎益氣,調經止帶的功效,艾灸該穴位對治療女性虛寒所致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等癥有壹定的療效。
4、神闕穴
神闕穴為任脈之要穴,位於肚臍正中處,具有溫陽益氣,補腎健脾之功效,宮寒人群艾灸該穴位,有助於調整陰陽平衡,防治因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
5、氣海穴
氣海穴位於人體下腹,直線連接肚臍與恥骨上方,具有補腎益氣的功效,艾灸這個穴位對於宮寒所致的月經不調,崩漏,不孕有壹定的防治作用。
6、艾灸治宮寒的操作方法
艾灸具有溫經散寒作用,用艾灸治療宮寒有壹定療效,具體的操作方法是,用艾條溫和灸命門穴10分鐘,氣海穴5-10分鐘,或用艾炷隔灸命門穴3-7壯,氣海穴3-5壯,灸三陰交穴3-5壯。
7、艾灸治療宮寒需要多久
艾灸治療宮寒要多久需要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時間長短來決定,需要堅持艾灸才會看到明顯的效果。
每次艾灸的時間不要超過壹個小時,時間太長容易出現口幹舌燥,便秘等不適感,此外艾灸時間長,局部皮膚容易出皰,所以要註意皮膚護理,避免水皰破損引發感染。
8、宮寒有哪些方法可以調理
(1)吃暖宮食物
1.核桃,花生,紅棗,生姜,牛肉,羊肉,韭菜都屬於補氣暖身的食物,可以讓先天的不足由後天的高能量來不足,宮寒體質屬於火氣不足,不易出現火大體熱的癥狀,每天午餐或晚餐後喝壹杯姜茶,能主動化解體內寒氣,長期堅持對調理宮寒十分有益。
2.在月經後可以吃些阿膠,鹿角膠補血,平時吃點當歸生姜羊肉湯,也可以起到調理宮寒的作用。
(2)按摩暖宮
宮寒導致經期錯後,小腹冷痛,經行不暢,色黯肢冷的人群,平時應該多按摩命門,關元,中極,歸來,照海等穴位,用掌根或魚際推揉關元穴,中極穴和歸來穴各36次,然後將三個穴位連起來,順時針逆時針各推揉36次,推揉掌力要足,接觸面積要大,直至腹部有溫熱舒適感為止;再用拇指端和中指肚相對,點按照海穴35次,直至足跟部有酸脹感為止。
9、宮寒有什麽辦法預防
(1)註意小腹保暖
為了防止宮寒,女性要特別註意小腹保暖,經常待在寒涼環境下的女性,最好穿長袖,防止腹部受涼,盡量不要趴著午休,因為趴著容易露出後腰,而且睡覺時人體毛孔松懈,容易被寒邪所傷。
(2)快步走防宮寒
宮寒的女性運動過多時容易感覺疲勞,但是實際上“動則生陽”,寒性體質尤其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是最簡便的辦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起到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使全身溫暖的作用。
10、艾灸註意事項
1、暴露在外的部位不能直接艾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2、以下部位不可施灸: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女性私處、睪丸、大血管處、心臟部位、眼球等。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
3、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切記不可艾灸。
4、某些疾病患者不可艾灸: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者、精神病患者等不可艾灸。
5、要註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註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6、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時間短壹點,以後再加大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