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新騙局
▲
“新騙局”出現
據了解,在“”等小額消費貸出現後,因為大量的學生湧入,導致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類似企業和應用軟件,產生了很多“壞賬”甚至“暴力催收”的情況,政府為了解決這壹問題,出臺了很多政策,其中尤其包括禁止未經允許的企業或者機構向大學生發放小額貸款,允許的額度也被不斷下調。所以,幫助大學生“擺脫”學生身份可以借錢的各種騙局就出現了,支付寶也因此登上熱搜。
▲支付寶
提防騙局的方法
面對這種情況,除了寄希望於政府出面完善法律法規外,個人還必須要提高自身的防騙意識,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大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相信“解除限制”、“無息貸款”等聽起來非常有誘惑性的話語,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其次就是以是否要花錢作為壹個分界線,因為對壹個正規的企業來說,很多程序性的東西都必然是免費的,而且要求相當嚴格,也很少出會出現電話聯系然後敲定事情的情況,所以如果個人無法確定對方的身份且對方沒有在應用程序裏先行提醒,任何“註銷、更改支付寶學生賬戶”之類的說法,都不應該相信,百分之百是騙局。
▲支付寶
儲戶開始進行資金轉移
因為政策的出現和騙局的層出不窮,很多人對於上熱搜的支付寶表現出了不信任,認為資金放在裏面已經不安全了,儲戶轉移資金的量也在變大,這壹現象客觀存在,但前面的這些憂慮其實很多都是沒有必要的。
我國現有的支付體系中,銀行始終都是站在最後把關的那壹個,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亦或者是其他的支付方式,儲戶的錢其實都是從銀行轉到賣家,銀行也是背後最主要的監管者,支付軟件不會也基本沒有太多辦法來“操縱”用戶資金。
▲支付寶
用戶可以這樣更保險
如果儲戶實在是不放心余額寶等,其實也可以有兩種方式,讓自己的資金變得更安全。
第壹種就是將錢從余額寶裏取出,放到銀行卡裏。只要關閉了“筆筆攢”等功能,使用支付寶支付的時候,資金就不會停留在軟件中,也就無法因為各種騙局被騙走,用戶大可放心。
▲銀行APP
第二種也是更為徹底的辦法。不再使用支付寶,當下數字人民幣正在緩慢鋪開,各家銀行也在主推自己的支付軟件,儲戶如果不信任支付寶,完全可以走這些銀行自己的軟件,在商戶不斷規範化的情況下,對於日常的使用相信不會造成太大困難。
最後,支付寶的安全其實大可放心,相比較來說,更重要的是個人自己應當對自己的財產負責,通過學習各種知識,避免被“騙局”騙走錢財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