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社科院稱中國銀行業利潤畸高,大家調侃銀行為弱勢群體是什麽梗?

社科院稱中國銀行業利潤畸高,大家調侃銀行為弱勢群體是什麽梗?

通過消除高盈利面前的不合理成分,銀行可以向實體經濟部門讓利近萬億,同時能夠緩解地方債務壓力和降低銀行不良貸款風險

中國金融行業是 “高盈利、高薪酬、高納稅”三高行業,高薪酬和高納稅的支撐是高盈利。金融業的高盈利主要來自銀行,銀行的高盈利面前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成分。不合理成分主要是住房抵押貸款利率缺乏競爭,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過度依賴銀行信貸。

通過消除高盈利面前的不合理成分,銀行可以向實體經濟部門讓利近萬億,同時能夠緩解地方債務壓力和降低銀行不良貸款風險,金融行業的效率也會改善。為防止改革對金融業短期帶來的沖擊,可以考慮分階段、分領域逐步放開利率管制和推進改革,為改革留下時間窗口期,給銀行預留充足的時間做內部調整和準備。

中國的金融辦事“太貴”

金融業作為壹個中間辦事業部門,金融業增加值占比越高說明其他部門為金融辦事支付的成本越高。國際比力表白,中國金融業“過於昂貴”。2017年-2019年,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在GDP中占比的均值7.8%,不僅超出了同等收入水平的國家,也超出了金融業更加成熟的發達國家平均水平5.1%,說明中國的非金融部門向金融部門支付了昂貴的費用。

這種貴進壹步表現為金融業的“三高”特征——高利潤、高工資和高稅收。利潤方面,按照OECD可比數據,中國金融業營業盈余在全部企業營業盈余的占比達到13.7%,不僅遠遠超出了同等收入水平的國家,也超過了高收入水平國家和地區的平均水平5.3%。工資方面,我們用銀行業人均薪酬/人均GDP反映該國銀行業從業人員的相對薪酬水平,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的相對薪酬平均約為5.0,遠高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2.3。如果依照發達國家平均標準,中國銀行從業人員的工資要下降壹半。稅收方面,中國金融業納稅在全部稅收中的占比處於中等偏上水平,高於大部分同等收入水平國家。

金融業內部來看,銀行部門占據主導地位,因此金融讓利主要就是銀行讓利。2018年至今,銀行占全部金融業資產的比重超過90%。銀行部門獲得高增加值的基礎是銀行部門的高額盈利。壹個基本領實是,中國銀行業的ROA和ROE與國際同行比擬並不算高,尤其是ROA水平偏低。這說明效率自己無法解釋銀行的高額盈利水平。

“銀行是弱勢群體”並非新鮮提法,但卻壹直較難被接受。因為在多數人看來,擁有雄厚資產且在國民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銀行實在與“弱勢群體”畫不上等號。 當前銀行遇到巨大挑戰——存款者要求高收益,但這會間接推高全社會融資成本;需要資金的則批評貸款難、貸款貴。

多重壓力之下,銀行也成了“弱勢群體”。 隨著金融改革不斷深化,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銀行金融機構不得不面對貸款增速回穩、存貸利差收窄、社會融資方式轉變、不良貸款反彈等多重挑戰。 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會伴生三個問題: ?① 壹是銀行存款成本上升,進而推動全社會融資成本上升或居高不下; ?② 二是銀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 ?③ 三是風險偏好變化與信用風險爆發的幾率增加。

為了保證利率市場化改革順利進行以及更好地保護銀行業自身發展: ?① 首先應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防範系統性風險。 ?② 其次,強化融資主體自我約束,增強利率敏感性。要強化國有企業預算約束,增強利率敏感性。要弘揚契約精神,營造誠信環境,強化民營企業信用約束和社會責任,對惡意逃債、賴債行為加強法律制裁。

要強化居民風險意識,使其認識到追求高收益必須承擔相應的高風險。 ?③ 再次,提高商業銀行風險定價能力,創新利率風險對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