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美大賽利與弊
我給妳壹個模擬方案:正方:對於今天這個辯題,我方觀點是選美活動利大於弊。首先,我們先了解壹下選美這個概念,世界小姐組織官員將世界小姐大賽定義為:以促進國際和平,樹立傑出女性榜樣和幫助疾殘兒童為主要目的的活動。世界小姐大賽的舉辦者如是說:“世界小姐大賽不僅僅是選美比賽,更是以女性的善良、溫柔和美麗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的盛會。”由此可見,選美的這個‘美’字是壹種綜合性的美,它包括了善良、自信、美麗、親和力和幽默感等等,其中固然有對外形條件的要求,但更主要的是對內在精神的考量。而我方之所以堅持選美活動利大於弊主要是依據以下幾個原因,第壹,選美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能夠自由充分地展現自己的智慧與美麗,是女性解放和女權運動高漲的結果,這是恪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舊時代女性所無法想象無法企及的,具有時代進步性,所以說選美的確是社會進步與女性地位提升的表現。第二,選美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歷屆活動表示,國際頂尖級的選美賽事能給舉辦國帶來高達12億美元的收入和30%至40%的旅遊拉動力。賽事為主辦國所帶來的影響價值相當於36億美元的廣告投入額,與此同時選美還直接拉動了服飾、珠寶、美容、健身、化妝品等行業的發展。可以說選美不僅是壹個文化現象,更是壹個極富經濟價值的產業活動;第三,選美能促進國際交流,向世界展示自我,舉辦和參與國際性選美活動是壹種能以輕松愉悅的方式將我們的智慧和美麗展現給世界的方式,三亞、重慶、呼和浩特都是通過選美大賽這個平臺征服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當然我們也承認選美大賽也有壹些小小的弊端,但當這些弊端面對上述利益時,這些弊端實在是微不足道的。故而綜上所述,我方觀點為,選美活動利大於弊。反方:各位評委主席,同學們,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謝對方辯友能夠讓我站在這裏對妳們的錯誤提出壹些指正,並把妳們拉到正確的道路上,這是鄙人的榮幸。謝謝!有壹部法國大片叫做《冒險的代價》,裏面的主人公說過壹句經典的臺詞讓人印象深刻,他說:記住什麽事情都要付出代價,這種代價有時候會超出妳所得到的東西本身。在選美過程中脫穎而出的各位佳麗,對壹夜成名付出的代價是非常之大的,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滲透了血和淚。壹般而言,人要成功壹定要付出或多或少的代價,而當我們把選美的成功進行不斷的分析之後卻發現它有很多值得我們思索,思索,再思索的問題。首先,代價第壹,選美賣掉了隱私權啊!對於那些愛東打聽西打聽的小報、電視媒體來說,妳已經是壹個不大不小的轟動人物了,那麽他們會把妳從什麽時候停止尿床,到妳什麽時候第壹次牽著男朋友的手上街查起,其實妳的隱私權就已經結束了。第二點,它也容易讓壹些勢力之徒產生誤會,而且在短時間來看,這種誤會絕對難以消失,也難以消除選美的負面影響。想壹想,壹個清清白白的女孩子為了選美從此就背上了惡名,我想這個實在是得不償失了。第三點,它滋長了好多漂亮女孩的投機心理,它可能最終導致她們壹事無成。在歷屆的選美中,總是容易出現壹兩個靚麗無腦的花瓶人物,這樣的人她在最終的選美排名中,往往排名還不錯。“壹夜成名”這四個字便已經表明了這個“名”她成得太快,所以說她不壹定是成功地用自己實力的真實寫照,多少帶有壹些偶然性。請問壹下,有很多壹夜成名的佳麗們大多是香飄幾日後就杳無音訊了,“花無百日紅”,她們很快就會被新人所取代。對於這壹點,對方辯友又做何解釋呢?在這裏,我們對選美做出了種種的議論,我們不難發現,今年的世界小姐競選是在塞浦路斯舉行的,而塞浦路斯人民對此進行了抗議。他們說的是什麽?“我們需要的是醫院和學校,我們不要世界美女。”既然我們有了這些觀點,有了這些例子,那麽對方辯友的觀點是否還是選美活動利大於弊呢?而這個弊是否又大於利呢?自由辯論正方:剛才對方辯友提到了壹個我們對美的標準(的問題),我們認為只要能感染我們,使產生愉悅的感覺的這種東西就是美的。反方:《美的感受》壹書作者說,美是以事物特性對人造成的壹種快感。如果沒有這種快感的話也就無所謂美。反方:但是前提需要它對人造成壹種感覺。正方:請對方辯友不要把“美”和“美感”所混淆。正方:可是我們已經去過北極了。正方:那難道說我們沒有去過北極,北極就不美嗎?美不是說我們認不認識,而是壹種存在,不論我們去不去看到它,它都是美的啊。正方:壹千個主觀感受要建立在壹千個客觀事實之上。反方:那我想請問對方三辯了,您所說的內在美是美,那它到底是內在在您的肝上還是內在您的肺呢?總結陳詞反方:謝謝主席,大家好。我方壹辯已經用嚴密的邏輯,有力的理論以及大量的事實證明了我方理論:美,就是主觀感受。但是我想指出對方辯友的壹些美中不足:壹、對方無非是想強調美可以脫離人的主觀意識而存在,可對方舉的例子全都是依據人的主觀感受而存在的,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比如說,如果沒有人稱贊美,壹幅油畫又怎能稱其為美?至多也只是色彩,線條等物理元素的疊加啊。二、對方立論時強調了美的形象性,那宇宙的美是以什麽形象為美的呢?時空的美又是以什麽形式為美呢?難道對方辯友要告訴我宇宙、時空沒有具體形象它就不美了嗎?三、對方辯友還強調了美的感染性,那非典型肺炎有很強的感染性,它也美嗎?既然對方辯友到現在還不知道美到底是什麽,那麽讓我來告訴對方辯友:美就是主觀感受啊。客觀存在的事物只有融入人的主觀感受才顯得美,從山川河流到花鳥魚蟲,客觀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觀而轉移,但正是因為有了人的主觀想象以後,才有了山舞銀蛇,原馳臘象。我們強調從不同的角度審視美,才能產生與人主觀相契合的美,正如西方人認為維納斯是美的典範,而中國老頭可能認為這閨女袒胸露懷,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所以,我方認為美是源於人的主觀感受和內心情感,而客觀事物只是人們表現內心情感的工具。人的肉體是可以受制於客觀的,可是誰又有能力局限人的想象馳騁於無限的空間呢?綜上所述,我方認為美醜沒有對錯,心靈的契合才是衡量的關鍵,主觀感受就是美。同學們,如果連美我們都不能做主去感受,那麽我們活著還追求什麽?都客觀存在了我們還討論什麽?所以說,美是自由的象征,是我們追求平等博愛的最佳途徑。正方:主席,對方辯友,大家好。下面我們來回顧壹下整場辯論。首先在開篇立論時,對方辯友告訴我們,我們今天討論的是美的本質問題,其實不然,我們討論的是美是以何種形式存在的問題。對方辯友提到標準和美感的問題,請對方辯友不要混淆美與美感,美與審美的區別。我要提醒對方辯友:只有了客觀存在,我們才有了主觀意識,下面就來再陳述壹下我方觀點:美是客觀存在的。早於人類,許多美就存在,不論我們是否感受到,這些美就存在,有人類以後,人不但去審美,還去發現美和創造美,而這正是基於本身存在的美;對於人自身的美,沈魚落雁是美,壯男帥哥是美,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是美,人的善良,博學還是美,還是那句話,不是人類認為它美它就美,人類認為它不美它就不美,這些美已經得到公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