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什麽是單模光纖

什麽是單模光纖

問題壹: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的作用各是什麽?那個貴? 單模的大多數都比多模的貴丁 它們的作用都是傳輸信息速度快

光纜是光纖電纜(Fiber-optic cable)的簡稱。由光纖芯,光層與外部保護層組成。光纖確切的說應該是指光纖芯。

簡單點說 壹端是電信號轉化為光(發光元件 如發光2幾管) 另壹端光信號轉化成電(太陽能電池見過吧)

問題二:什麽是單模光纖適配器 首先什麽是單模-------單模光纖芯徑小(10m m左右),僅允許壹個模式傳輸,色散小,工作在長波長(1310nm和1550nm),與光器件的耦合相對困難。單模模塊壹般采用LD或光譜線較窄的LED作為光源,耦合部件尺寸與單模光纖配合好,使用單模光纖傳輸時能傳輸較遠距離。

1、單模傳輸距離遠

2、單模傳輸帶寬大

3、單模不會發生色散,質量可靠

4、單模通常使用激光作為光源,貴,

5、單模價格比較高

光纖適配器---------光纖適配器(又名法蘭盤),也叫光纖連接器,是光纖活動連接器對中連接部件

問題三: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哪個網速快? 看是內網還是外網。

單模的壹般用在遠距離傳輸,像城市和城市之間。幾公裏幾十公裏間。多模用在近距離。壹般是超過100米以上,網線無法傳輸的用場。如樓與樓之間。或者是數據量多的樓層之間等等。

速度的話沒有什麽可以比較的。它們只是傳輸不同的波長。

單模有兩種,單模單纖和雙纖。 成本上來講。多模的纖要貴壹點,但收發器要便宜壹些。單模的纖便宜壹些,但是收發器要貴。電信和聯通現在的終端或者開的光纖現在用單纖的皮線光纜。所以設備也只能用單纖的收發器。

。。。。。。。。。。。。。。。。

速度方面沒有什麽比較。

問題四:什麽是保偏光纖?什麽是單模光纖? 保偏光纖:保偏光纖傳輸線偏振光,廣泛用於航天、航空、航海、工業制造技術及通信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在以光學相幹檢測為基礎的幹涉型光纖傳感器中,使用保偏光纖能夠保證線偏振方向不變,提高相幹信噪比,以實現對物理量的高精度測量。保偏光纖作為壹種特種光纖,主要應用於光纖陀螺,光纖水聽器等傳感器和DWDM、EDFA等光纖通信系統。由於光纖陀螺及光纖水聽器等可用於軍用慣導和聲吶,屬於高新科技產品,而保偏光纖又是其核心部件,因而保偏光纖壹直被西方發達國家列入對我禁運的清單。

保偏光纖在拉制過程中,由於光纖內部產生的結構缺陷會造成保偏性能的下降,即當線偏振光沿光纖的壹個特征軸傳輸時,部分光信號會耦合進入另壹個與之垂直的特征軸,最終造成出射偏振光信號偏振消光比的下降. 這種缺陷就是影響光纖內的雙折射效應. 保偏光纖中,雙折射效應越弱,光波長越短,保持傳輸光偏振態越好。

普通光纖就算制造得再對稱,在實際應用中也會受到機械應力變得不對稱,產生雙折射現象,因此光的偏振態在普通光纖中傳輸的時候就會毫無規律地變化。主要的影響因素有波長、彎曲度、溫度等。

保偏光纖可以解決偏振態變化的問題,但它並不能消除光纖中的雙折射現象,反而是在通過光纖幾何尺寸上的設計,產生更強烈的雙折射效應,來消除應力對入射光偏振態的影響。

所以保偏光纖壹般是應用在對偏振態比較敏感的應用中,如幹涉儀,或是激光器,或是用在光源與外調制器之間的連接中等等。

多模波長:

單模的壹般波長是1310nm,1490nm,1550nm等,

(1)通信容量大、傳輸距離遠;壹根光纖的憨在帶寬可達20THz。采用這樣的帶寬,只需壹秒鐘左右,即可將人類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資料傳送完畢。目前400Gbit/s系統已經投入商業使用。光纖的損耗極低,在光波長為1.55μm附近,石英光纖損耗可低於0.2dB/km,這比目前任何傳輸媒質的損耗都低。因此,無中繼傳輸距離可達幾十、甚至上百公裏。 (2)信號幹擾小、保密性能好; (3)抗電磁幹擾、傳輸質量佳,電通信不能解決各種電磁幹擾問題,唯有光纖通信不受各種電磁幹擾。 (4)光纖尺寸小、重量輕,便於鋪設和運輸; (5)材料來源豐富,環境保護好,有利於節約有色金屬銅。 (6)無輻射,難於竊聽,因為光纖傳輸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纖以外。 (7)光纜適應性強,壽命長。

壹般對陸地光纜的使用壽命,希望有20年以上的安全使用期,而對海底光纜,則要求其使用壽命提高到25年以上,其故障間隔時間平均要求為10年tech.chinabyte/...extra=

影響光纖使用壽命的原因主要有:①光纖表面的微裂紋的存在和擴大;②大氣環境中的水和水蒸氣分子對光纖表面的浸蝕;③不合理敷設光纜時殘留下來的應力長期作用等

問題五:單模光纜和多模光纜的區別是什麽? 單模光纜和多模光纜在物理上的主要區別是纜芯的尺寸,多模光纜有兩種纜芯尺寸(50.0μm 和62.5μm) 單模光纜的額定尺寸是9.0μm, 多模光纜可以讓光信號以多種路徑(或模式)傳輸, 而單模光纜, 就象其名字那樣, 只允許光以壹個路徑傳輸高次模式和低次模式。

問題六:單模與多模光纖的區別是什麽?各自使用的波長是多少? 在光纖通信理論中,光纖有單模、多模之分,區別在於:1. 單模光纖芯徑小(10m m左右),僅允許壹個模式傳輸,色散小,工作在長波長(1310nm和1550nm),與光器件的耦合相對困難2. 多模光纖芯徑大(62.5m m或50m m),允許上百個模式傳輸,色散大,工作在850nm或1310nm。與光器件的耦合相對容易而對於光端模塊來講,嚴格的說並沒有單模、多模之分。所謂單模、多模模塊,指的是光端模塊采用的光器件與何種光纖配合能獲得最佳傳輸特性。壹般有以下區別:1. 單模模塊壹般采用LD或光譜線較窄的LED作為光源,耦合部件尺寸與單模光纖配合好,使用單模光纖傳輸時能傳輸較遠距離2. 多模模塊壹般采用價格較低的LED作為光源,耦合部件尺寸與多模光纖配合好 單模光纖(Single Mode Fiber):中心玻璃芯很細(芯徑壹般為9或10μm),只能傳壹種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間色散很小,適用於遠程通訊,但還存在著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這樣單模光纖對光源的譜寬和穩定性有較高的要求,即譜寬要窄,穩定性要好。多模光纖(Multi Mode Fiber):中心玻璃芯較粗(50或62.5μm),可傳多種模式的光。但其模間色散較大,這就限制了傳輸數字信號的頻率,而且隨距離的增加會更加嚴重。 按傳輸模式分按光在光纖中的傳輸模式可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多模光纖的纖芯直徑為50~62.5μm,包層外直徑125μm,單模光纖的纖芯直徑為8.3μm,包層外直徑125μm。光纖的工作波長有短波長0.85μm、長波長1.31μm和1.55μm。光纖損耗壹般是隨波長加長而減小,0.85μm的損耗為2.5dB/km,1.31μm的損耗為0.35dB/km,1.55μm的損耗為0.20dB/km,這是光纖的最低損耗,波長1.65μm以上的損耗趨向加大。由於OHˉ的吸收作用,0.90~1.30μm和1.34~1.52μm範圍內都有損耗高峰,這兩個範圍未能充分利用。80年代起,傾向於多用單模光纖,而且先用長波長1.31μm。多模光纖多模光纖(Multi Mode Fiber):中心玻璃芯較粗(50或62.5μm),可傳多種模式的光。但其模間色散較大,這就限制了傳輸數字信號的頻率,而且隨距離的增加會更加嚴重。例如:600MB/KM的光纖在2KM時則只有300MB的帶寬了。因此,多模光纖傳輸的距離就比較近,壹般只有幾公裏。單模光纖單模光纖(Single Mode Fiber):中心玻璃芯很細(芯徑壹般為9或10μm),只能傳壹種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間色散很小,適用於遠程通訊,但還存在著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這樣單模光纖對光源的譜寬和穩定性有較高的要求,即譜寬要窄,穩定性要好。後來又發現在1.31μm波長處,單模光纖的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壹為正、壹為負,大小也正好相等。這就是說在1.31μm波長處,單模光纖的總色散為零。從光纖的損耗特性來看,1.31μm處正好是光纖的壹個低損耗窗口。這樣,1.31μm波長區就成了光纖通信的壹個很理想的工作窗口,也是現在實用光纖通信系統的主要工作波段。 -

問題七: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外皮上用什麽做標示 黃色的代表單模、橙色的代表多模

或者通過光纖的外套標識,50/125, 62.5/125為多模,9/125(g652)為單模

問題八:什麽是單模光纖跳線? 單模光纖跳線的傳輸波長為1310nm和1550nm兩種

通常用來做遠距離傳輸光信號。其標準通常為9/125

中心的玻璃石英纖維芯很細,為9或者10μm,只能傳輸壹種模式。

外被用黃色的環保無毒PVC/LSZH材料制作。

用在樓層布線,二十公裏以內的光纜架空布線等。

飛速光纖供應種類豐富的單模光纖跳線。

問題九:單模光纖的主要區別 這些都是ITU給光纖規定的標準種類:G.651是多模光纖。G.652是常規單模光纖,零色散點在1300nm,此點色散最小;同時根據PMD又分為G. 652A、B、C、D四種。G. 653是色散位移光纖(DSF),以1550nm為零色散點,原理是通過波導色散進行色散平移,使低損耗與零色散在同壹工作波長上。但同時零色散不利於多信道WDM傳輸,因為當復用的信道數較多時,信道間距較小,這時就會產生壹種稱為四波混頻(FWM)的非線性光學效應,這種效應使兩個或三個傳輸波長混合,產生新的、有害的頻率分量,導致信道間發生串擾。如果光纖線路的色散為零,FWM的幹擾就會十分嚴重;如果有微量色散,FWM幹擾反而會減小,針對這壹現像,科學家們研制了壹種新型光纖,NZ-DSF。G. 654光纖是超低損耗光纖,主要用於跨洋光纜,其纖芯是純二氧化矽,而普通的光纖纖芯要摻鍺。在1550nm附近的損耗最小,僅為0.185dB/km,但在此區域色散比較大,約17~20 ps/〔nm*km〕,在1300nm波長區域色散則為零。G. 655光纖是非零色散位移光纖(NZ-DSF),分655A、B、C,主要特點是1550nm的色散接近零,但不是零。是壹種改進的色散位移光纖,以抑制四波混頻。G. 656光纖是未來導向光纖,G656的工作波長明顯增大,包括S,C和L波段(1460到1625nm)。G.657光纖,國際電信聯盟ITU-T於2006年12月發布了《接入網用彎曲損耗不敏感單模光纖和光纜的特性》的標準建議,即G.657光纖標準。G.657光纖劃分成了A大類和B大類光纖,同時按照最小可彎曲半徑的原則,將彎曲等級分為1,2,3三個等級,其中1對應10mm最小彎曲半徑,2對應7.5mm最小彎曲半徑,3對應5mm最小彎曲半徑。結合這兩個原則,將G.657光纖分為了四個子類,G.657.A1、G.657.A2、G.657.B2和G.657.B3。區別1、 單模傳輸距離遠2、 多模傳輸帶寬大3、 單模不會發生色散,質量可靠4、 單模通常使用激光作為光源,貴,而多模通常用便宜的LED5、 單模價格比較高6、 多模價格便宜,近距離傳輸可以

問題十:單模光纖的分類 光纖的種類:  A.按光在光纖中的傳輸模式可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  多模光纖:中心玻璃芯較粗(50或62.5μm),可傳多種模式的光。但其模間色散較大,這就限制了傳輸數字信號的頻率,而且隨距離的增加會更加嚴重。例如:600MB/KM的光纖在2KM時則只有300MB的帶寬了。因此,多模光纖傳輸的距離就比較近,壹般只有幾公裏。單模光纖:中心玻璃芯較細(芯徑壹般為9或10μm),只能傳壹種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間色散很小,適用於遠程通訊,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這樣單模光纖對光源的譜寬和穩定性有較高的要求,即譜寬要窄,穩定性要好。  單模光纖(Single-mode Fiber):壹般光纖跳纖用黃色表示,接頭和保護套為藍色;傳輸距離較長。 多模光纖(Multi-mode Fiber):壹般光纖跳纖用橙色表示,也有的用灰色表示,接頭和保護套用米色或者黑色;傳輸距離較短。  B.按最佳傳輸頻率窗口分:常規型單模光纖和色散位移型單模光纖。  常規型:光纖生產廠家將光纖傳輸頻率最佳化在單壹波長的光上,如1300nm。  色散位移型:光纖生產長家將光纖傳輸頻率最佳化在兩個波長的光上,如:1300nm和1550nm。  C.按折射率分布情況分:突變型和漸變型光纖。  突變型:光纖中心芯到玻璃包層的折射率是突變的。其成本低,模間色散高。適用於短途低速通訊,如:工控。但單模光纖由於模間色散很小,所以單模光纖都采用突變型。  漸變型光纖:光纖中心芯到玻璃包層的折射率是逐漸變小,可使高模光按正弦形式傳播,這能減少模間色散,提高光纖帶寬,增加傳輸距離,但成本較高,現在的多模光纖多為漸變型光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