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我們養兒子的獨生子女家庭,年老得病就真的這麽悲涼嗎?

我們養兒子的獨生子女家庭,年老得病就真的這麽悲涼嗎?

首先,不管養兒子還是養女兒,我們這代人,都不要把生病以後養老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文中所說的兒子,他未必就不孝,而是生活的壓力導致他沒精力也沒能力孝順父母。所以這和兒子女兒沒關系和他承受的生活壓力有關。試想,把文中兒子的處境換成女兒,就壹定能孝順妳嗎?未必,也許還不如兒子。因為,當代女性不但要承受工作壓力而且要承受更多的生活壓力。她真的顧不上妳。

反之,如果妳經濟基礎雄厚,兒子不工作也能靠妳的積蓄輕松養家,妳看他孝順不孝順?我想他比誰都孝順,因為,他要靠妳的積蓄養家。孝順父母比他辛苦工作得到的錢還多。他樂得河水不洗船,肯定能成為壹個懂事,貼心的孝子。

說來說去,還是妳這個朋友家底不夠厚。那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

首先,趁身體 健康 ,還能幹得動,多掙點錢,給孩子減少養老的壓力。這樣即使孩子顧不上,我們自己可以請保姆,請護工,甚至可以住好壹點的療養院。我想這裏的工作人員比兒子更懂得照顧老人。

其次,就是認真鍛煉身體,勤體檢,咱有壹個 健康 的身體,自己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還用不著孩子床前盡孝呢。就像我家婆婆,都八十多了,照樣每天精神抖擻,自己的小日子安排的妥妥貼貼,根本不用兒女照顧。

綜上所述,我認為車到山前必有路,沒有必要自己嚇唬自己,給自己添堵。出色的兒子媳婦也有很多,不孝順的閨女也不在少數。何必為了壹個不可改變的現狀(沒閨女)自己難為自己呢?

生活中還是希望妳能快樂,達觀,精神愉悅的生活,這樣疾病就不容易纏上妳。自己有個 健康 的身體勝過多少孝順孩子!妳認為我說的有道理嗎?

母子就是壹場緣!

我丈夫平時和婆婆關系壹般。他小時候,不是在媽媽身邊長大的。大了參軍工作,更是在外地。母子只是在逢年過節才在壹起的。五年前,婆婆被發現癌癥。乳腺癌。

婆婆把我們叫過去,平靜的說。我本科就是學生物的。所以,醫,我懂!乳腺癌是壹種附件癌癥。沒關系的!

怎能沒關系呀!八十了。丈夫問醫生,樂觀嗎?醫生說了半天也沒說明白。反正意思就是:保三爭五。保三年。五年內要是不復發就好了……我婆婆的情況,不好說!

後來呢?丈夫回單位了。沒多久,申請調回北京 總部了。他是個“乖老公”。晚上吃什麽都要問問我。可這事,是他自己決定的。放棄了舒適的工作,放棄升職,回北京!“我媽壹輩子不容易。最後這幾年,我多陪陪她!”

我們從大房子,搬到小房子。從公務車,到開始擠地鐵上班。住在北京西二環的老破小公寓裏。就是為了照顧婆婆。那時,我每天白天去醫院蹲守。丈夫呢?壹下班就去醫院報道!

婆婆手術那天。他壹直站在門口。壹動不動的軍姿站立。四個半小時。直到醫生出來了……“手術挺成功的。家屬放心”!

他扶著婆婆的床,小心翼翼的推回來病房。婆婆醒來。好像說了什麽?他跪在地上,趴在床邊,側耳傾聽!

婆婆的病情牽動他的心。他第壹次失眠。第壹次犯眩暈癥。第壹次心臟不適。都是那時。四個多月裏。他夜夜守在媽媽身邊。他白發多了好多……

我弟弟也是孝子。

我繼母當初被說不適合生育。冒死生了弟弟。親戚都說,她這兒子養著了!

繼母老年癡呆癥了好多年了!她不愛洗澡。除了弟弟哄她。別人不認。每周,弟弟都抽出時間,給老娘洗浴。修腳,剪指甲。他甚至自學理發,給媽媽剪頭發。媽媽的病例,他都研究透了。他甚至成了半個醫生了!他在壹家地產公司工作。現在在深圳辦公。每周末必飛北京。否則,坐立不安!因為媽媽在召喚他……

他錄制了好多視頻。唱越劇的。唱兒歌的。蹦蹦跳跳的。讓保姆平時放給媽媽看。

壹次,繼母犯病了。把自己頭發揪了。都流血了。我見了,拿出剪子,把她頭發全剪了。剪的特別短。弟弟回來後見媽媽這樣子,大發雷霆,問保姆怎麽回事?保姆告訴他了。他聽了沒說話。晚飯後,他拿著手機,找…… 幾天後,壹頂花布帽子戴在媽媽頭上。

弟弟含淚說到。媽媽壹輩子愛美呀!

孝敬老人是德。但是,真正母子之間,靠的是愛 !不是孝!您的孩子愛不愛您,估計冷暖自知!

也是壹個兒子。媽媽得癌癥了!總想兒子。她壹生四個孩子。只有這壹個兒子!她的醫療是組織全包。住在高幹病房。有壹個醫護團隊。她自知不行了。總想要見兒子。

大兒子呢?通過秘書回復她。“我會抽時間去北京看您的。”然後,安排人以自己的名義,每天給媽媽送去鮮花 !“祝您早日康復!”大兒子手寫的。再復制。壹下做了兩百張。壹天壹張。

壹年到頭,他也是“公務繁忙”總***去了三次。

媽媽走的時候,他都沒在身邊!他解釋: 上次就說不行了。我去了!後來又沒事了!誰知道,這次來真的了!

過了幾年,他得癌癥。他兒子也是“公務繁忙”看了幾次就算了。按照“家族傳統”送鮮花 ……

“有大夫有護士,我去守著有用嗎?”

在北京最頂級的醫院裏。我不止壹次聽到大兒大女們,這樣的話。

追悼會上都是沈重得體的孝子!其實,背後都自有壹番景象!

兒子不在幾個。也不在條件。有條件咱上。沒條件,咱也能照顧。有多少力,出多少力!更不在兒媳婦的態度。

在他愛 父母嗎?而這愛,其實是父母自己種下的。

我們是第壹代獨生子女的家長,對老了病了指望子女的問題也很敏感,但是我不悲哀。我們家是壹個女兒,大學畢業後壹直跟著我們做事情,雖然我們給女兒買了住房,但是結婚後還是和我們壹起生活。平常在生活上我們對女兒壹家是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老兩口都不會開車,到了節假日或是去比較遠的地方都是女兒開車帶著我們,每年的常規體檢也是女兒操持,平常用的保健品都是女兒負責。我們照顧她們生活她們也懂得回報,女婿在外地工作,外孫子小的時候夜裏都是女兒自己帶,從來不麻煩我們。女兒這樣的表現我們不發愁,到我們不能自理的時候,女兒不會視而不見的。就是沒有幫手我們相信她也會安排的很好,所以我們老兩口兒看好我們能幹的女兒。

不要說養兒子的獨生子女家庭,就是多兒多女又能怎樣,我兄妹在外省,父親癌癥手術我壹人守了壹個月,滿身插的管子,翻身,接大小便,餵飯,單位催著工作,最後扣了我三千多元錢。八十多的母親生病住院前五天晝夜掛著吊瓶,半小時壹接尿,而且沒有陪護床,就坐在壹個小方凳上,半個多月就這麽熬著。對面床壹84歲農村老母親,由壹個六十多歲的兒子伺候,養了六個兒子倆女兒,壹直沒看到其他兒女看望,說是她的地給這個大兒子種了,養老由這個兒子負責,家裏帶的饅頭鹹菜,兩人飯量那個大呀,羨慕我是女兒伺候媽,羨慕我們每天換樣叫餐。同病房裏還有壹個五十多歲的母親,由於是肺部感染,壹個兒子在外工作,就沒叫回來,雇了壹個護工照顧。第四個病床是壹個四十多歲的老人壹直在做檢查,沒確診,由獨生女兒照顧,還好獨生女兒是自己開發廊的,停了業,每天忙碌著個醫生溝通,不斷的上下樓帶著母親檢查。壹個病房壹個 社會 的縮影。我已經退休有時間身體還好,可以不用把遠方工作的兄妹叫回來,想想自己若是有病了怎麽辦,不可能耽誤兒子工作,他也得養家糊口,我得九十了他才能退休有時間,唯壹的辦法就是有錢,有錢了有病才能治得起,有錢了妳才能顧得起護工,提前和兒子說好,什麽重癥監護室搶救我不進,光著身子插滿管子的搶救妳也別簽字,搶救過來以後靠人照顧生活的病也別給我治,沒有安樂死,我有權放棄治療吧!

這是現實,無所謂悲不悲涼,關鍵是自己期望太高,太過依賴,心境不好。

我們也是獨子,大學畢業在外地就業,娶了當地女子。家裏就我們老兩口。

當年我們兒子出生後,很多人道喜時,我就曾對閨蜜笑言:“沒什麽可喜的。俗話說 娶個媳婦賣個兒,將來兒子養大了,什麽都沒有了,不像妳們養女兒的,壹個女婿半個兒,兒女雙全了。”

這雖是笑談,卻道得是實話。所以,心態平和,沒有得子時的大喜過望,沒有老有所依的依賴思想,盡完自己該盡的義務,然後,好好愛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不給孩子添麻煩,少給孩子添麻煩,各自安好,就是幸福。真到了力不能及那壹天,找個養老院住進去,安享晚年,也是壹種生活。哪來的淒涼?

我就是第壹代獨生子女980後,我媽媽2014年查出來癌癥,我爸已經崩潰了,我自己聯系醫院,找人給我媽辦住院,開始化療,每天開著小車接送,因為同屋病友有倆孩子,閨女辭職,每天陪著,兒子每天來接送,我不忍心讓我媽壹個人住醫院,所以也只能天天折騰…從我媽生病到葬禮,我壹滴眼淚都不敢掉…不知道怎麽撐過來的…當時已經做好了,賣房賣車不結婚的打算…後來,我媽可能心疼我…不到半年,人就沒了…所以,淒涼不淒涼,當時就想怎麽不平底出來個哥哥或姐姐,弟弟或妹妹壹起互相安慰壹下也好…

養兒子的獨生子女家庭,年老有病能否指望上兒子,這個真要看人,看孩子是否懂得感恩,也要看父母怎麽指望,如果晚年生病就是指望孩子來照顧我覺得很難。如果妳站在兒子角度考慮壹下就不難理解了,因為他要面對四個老人,還有自己的家庭、工作和生活,他也很不容易。當然,這不是指啃老的獨子。

各家兒子和兒子不同,他們的年齡也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所處的環境、生活狀態也不壹樣,當然孝心不同。我見過壹個80後的男孩辭職專門照顧腦出血偏癱的母親,兒媳婦晚上下班也拎著飯菜帶著自己孩子來醫院幫著端屎倒尿照顧,這情形很難得壹見,這也是我見過的最感人的畫面,因為母親曾經幫兒子兒媳帶過孩子,他們壹直念念不忘而感恩。

但我看到的多數父母,生女兒的要比兒子心細,對父母更親近壹些。我這壹棟樓五戶就我家是兒子,其余四戶的家庭似乎都“沾女兒的光”,所以我也很羨慕。但事無絕對,無論男孩女孩,孝敬父母還要他有那份心,就是說得好孩子才行。

其實妳不用悲涼,獨生子女家庭不是上壹輩子老人了,他們孩子多,這個孩子指望不上可以指望那個,我們獨子家庭就要改變這老觀念了,養老壹定要靠自己,不能給孩子添麻煩。先不說倆孩子面對四個老人,孩子面對自己親生父母兩個就很累。咱們老了,例如70、80歲,兒子也不年輕了,他也是心力交瘁,整天啥也不幹伺候倆老人怎麽受得了。再說他們從小嬌生慣養,妳伺候他還差不多。如果倆老人壹個住院壹個居家生病,壹個孩子也是分身無術,想想這情形也替孩子悲涼。

1、我和老公互相照顧。 我老公身體比較好,壹般我生病都是他照顧。小病都是我自己照顧自己,包括住院,也不難為他。其實人生走到最後,夫妻是最好的“拐杖”,互相攙扶那是最好的。

2、攢錢雇人照顧或去養老院。 眼下我們生活還可以,但也要照顧耄耋老人,因為父母都健在,也都快90歲了。我們有退休金,攢錢老了兒子願意照顧這錢就逐漸給他,不能照顧就花錢雇人,實在不行就提前住進養老院。

3、“車到山前必有路”。 自己管自己,到哪天算哪天,暫時不想那麽遠。想指望獨子基本沒有希望了,因為人有病也不知道什麽病、多長時間,就別耽誤孩子的事業也連累他了,孩子病到了我感覺更揪心。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日子推著過吧!有沒有退休金都要攢錢防老,壹個孩子就別指望養兒防老了,那已經是老黃歷了,現在大多數獨子從小父母嬌生慣養根本不會照顧人,經常熬夜睡覺晚還睡得“死”,有點事情喊他根本就聽不見,把吃午飯當早飯,指望他來照顧妳覺得可行嗎?兒子指望不上兒媳妳就別想了,好像人家還沒那義務。

孩子能經常問候、關心妳、來看看妳、不啃老就是好的了,別要求太高。仔細想,孩子不是“用來養老的”,他如果懂得感恩,自然不用指望就會安排、照顧好妳,這要看孩子從小妳對他的“投資”如何。

最後感謝悟空邀請。

其實我們養兒子的獨生子女家庭,年老得病也沒有想象的那麽悲哀。

我這次住院,同病房三個床位,都是獨生子女,而且都是兒子。

有壹個大姐的兒子兒媳都在部隊,老公去年去世了。這次住院手術,是她的哥哥簽字,然後自己出錢請的護工照顧,她的兒子和兒媳只是每天打個電話問候,話裏話外滿是關心和體貼。

還有壹個大姐是兒媳婦照顧,兒子在外面打工,還有壹個孫女剛剛上初中。兒媳婦也是獨生女,她的親爹也在同壹層的11樓住院,這女的樓上樓下的跑,照顧了婆婆睡下,又去看護親爹,不是不請護工,是200元壹天的價格覺得不劃算。

我的兒子兒媳都在上班,也是醫生,根本不可能有時間來照顧我,我是由老伴請假照顧的,回到家裏了,兒子兒媳婦讓我好好休息,他們有空的時候,做家務也很殷勤。

即使是多子女家庭,兒女們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需要有自己的生活,父母不能用老了或者病了,來綁架他們也跟著自己讓生活質量下降吧。

隨著步入老齡化 社會 的發展,老年人的養老和疾病會引起 社會 關註。護工,保姆的素質都會有所提高,所以感覺對這些都不會太擔心的。

反觀之,現在的獨生兒子們才是最累的:面對上有老人(有些甚至祖輩還在)的養老和贍養,下有孩子要扶養和教育問題,中間還有老婆給的壓力,他們已經不堪重負。

身為父母的我們,換位思考壹下。多替他們想想,能不給他們施加壓力,就是在給兒子幫忙。

我認為有壹個孩子,很大壹部分老人是悲涼的,悲涼的時間點,關鍵就在老人身體 健康 出了現問題,腿腳不方便的時候,甚至不能自理的時候,我想大家也能看到,人到老年有得享福,有的在受罪,因為兒女多的總比兒女少的要強百倍,比方說老人有病住院了,我妳就壹個兒子,這個護理就成問題,老人壹住院多少天,壹個人能堅持得了嗎,有誰能來替換呢?所以有壹個兒子的就是很受苦,很無助,如果兒女多就能替換壹下,住院的老人可能也要少受點罪,甚至多活幾年,如果壹個孩子的日子比較緊,經濟來源不足,這可能就意味著老人的生活,嚴重受到了影響,老了不能掙錢,兒女又沒有錢,這對壹個身體虛弱的個老年人想生活下去,都有多麽難啊?這是老年人的無助,既是悲哀。

放開二胎了,我愛人堅決不讓我生二胎,用他的話說就是,好好愛壹個孩子就夠了。

然後我們說好了,等到退休後,花壹個人的工資,留下壹個人的工資養老用,只要有壹天,有三次做飯忘了關火,我們兩個壹起去養老院,絕對不給孩子添累。

現在的孩子說句實話,都不容易,工作壓力大,競爭還激烈,不給孩子添亂,只要孩子生活的好,就踏實了,死都能閉眼。

記住別給孩子添累。

回答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