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是指哪裏
北國是指我國的北方地區。
北國並非是某壹個國家,最早北國壹詞源於中國古代的分裂時期,例如在宋朝的時候稱遼國、金國為北國,在東晉的時候稱呼十六國等國為北國,而在近代的時候多指我國的北方地區。著名詩歌《沁園春·雪》中也提到了“北國風光,千裏冰封”這樣的詩句,此後北國這個詞也漸漸的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中。
在我國地理區域的劃分上,北方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陜西部分、河南大部分、江蘇北部、山東、安徽北部 、甘肅部分、內蒙古部分、黑龍江、吉林、遼寧。這些地區和我國南方的在飲食習慣、地理環境、人文歷史等方面都有不同。
北方地區的代表地形
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代表地形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東北平原,位於長白山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之間,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土壤為黑土,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
華北平原位於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淮河以北,東面瀕臨海洋。華北平原是地質歷史時期黃河、海河所挾帶的泥沙沈積作用形成的沖積平原,土壤為黃土,是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平原。
黃土高原位於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致以長城為界、秦嶺以北之間的地區,被譽為"烏金高原"。這裏的黃土是地質歷史時期風力沈積作用堆積而成的。
那時,強勁的偏北風吹揚起沙塵南下。隨著風力減弱、沙土沈積、形成了平坦高聳的黃土塬。後來隨著黃土高原的植被遭到大規模破壞、疏松的黃土遭受沖刷,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形成了溝壑縱橫的黃土丘陵(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北方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