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登月探測器的組成部分有哪些
“嫦娥三號”登月探測器分為5大部分,分別是:
1、探測器系統
探測器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負責,主要任務是研制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嫦娥三號探測器由著陸器和巡視器(俗稱月球車)兩器組成。著陸月面後,在測控系統和地面應用系統支持下,探測器攜帶的有效載荷開展科學探測。
2、運載火箭系統
運載火箭系統的主要任務是研制長征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嫦娥三號探測器直接發射至近地點高度200公裏、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裏的地月轉移軌道。
3、發射場系統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承擔嫦娥三號發射任務。發射場系統通過適應性改造,具備長征三號乙改進型火箭的測試發射能力。
4、測控系統
測控系統的主要任務是運載火箭、探測器在各飛行階段及探測器在月面工作階段的測控、軌道測量與確定、月面目標定位以及落月後著陸器和月面巡視器的控制。該系統主要由運載火箭測控網,S頻段航天測控網、深空測控網、甚長基線幹涉VLBI測軌分系統和國際聯網測控站組成。測控系統新建喀什35m、佳木斯66m深空測控站及遙操作系統,首次主用X頻段對探測器進行測控。
5、地面應用系統
地面應用系統的主要任務是:根據科學探測任務,研究提出有效載荷配置需求;制定科學探測計劃和有效載荷運行計劃,監視著陸器和巡視器有效載荷的運行狀態,編制有效載荷控制指令和註入數據,完成有效載荷運行管理;
使用北京密雲50m和雲南昆明40m口徑兩個地面站並行工作,同時接收著陸器和巡視器的下行探測數據,進行本地儲存和備份;對科學探測數據進行處理、解譯,組織開展科學應用研究;受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委托,管理科學探測數據並按規定分發數據產品。
擴展資料:
嫦娥-3的整個探測過程中,包括地月轉移、環月、軟著陸、巡視勘察幾個階段,需要攻克多項關鍵技術與發射、近月制動、變軌等階段相比,落月更為關鍵。著陸是從距月面15km時開始下降,要在短短的幾百秒內安全降落到月面預選著陸區,這是壹個全新的、也是壹個最重要的考驗。
這當中的主要技術成就是研制了很多新的敏感器: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激光測距敏感器、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和光學成像敏感器,都是為了確保探測器實現安全區著陸。壹開始我們在全國招標,有的設備很多的單位想做卻做不下來,只好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己兜底,最後都成功研制出來了,由此也帶動了我國很多敏感器的研制工作。
百度百科-嫦娥三號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