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法國鐵面人的真實身份是?
國王不敢殺害的囚犯
壹七0三年,也就是路易十四在位的第六十年,壹名神秘的人物在巴士底獄(Bastille)裏逝世。他已被囚三十四年,壹直戴著壹具天鵝絨面罩,掩蓋他的真面目。
壹位法國公主寄給英國皇室友人的壹封信提到這名“老囚犯”。
“多少年來,有個人壹直戴著面罩住在巴斯底獄,至死不除。兩名武士永遠守在他身旁,只要他壹摘面罩便把他殺死……這裏面必然有些蹊蹺,因為除此以外,他受的待遇很好,住得很舒服,各項供應無缺……沒人曉得他是誰。”
名小說家大仲馬寫的《鐵面人》(The Man in the Iron Mask)那本書,把天鵝絨面罩改成鐵面罩。他的小說使壹般人都認為這位身世不明的囚犯,不是法皇路易本人即是他孿生兄弟。但就已知的事實看來,這些神秘事情可能另有更奇異的解釋。
從壹六六九年在敦克爾克港被捕起,這個囚犯壹直受嚴密防護。他被解往都靈(當時為法國領土)附近的皮諾羅監獄(Pignerol)的時候,獄長聖馬斯(M.Saint-Mars)曾經接到壹道指示:“如果他向妳談論日常生活範圍以外的任何問題,妳便以處死來威嚇他。”
聖馬斯每次調長另壹監獄,這名囚犯也隨著移監,壹路用轎子擡著他走,轎子用蠟紙密封,以防好奇者窺探。據說他幾乎悶死在裏面。壹六九八年聖馬斯調長巴斯底獄,那時候距離這名囚犯被捕已將近三十年,聖馬斯仍奉示施行嚴密戒備,不讓看到出犯人真面目。
那具面罩好像是壹種戒備而非懲罰,但是在這段期間,並沒有什麽知名人士失蹤,不知道為什麽要采取如此嚴密的戒備。這可能是由於這名囚犯的面貌跟某壹要人極為相似,而面貌相似可能產生很多麻煩。
政治家及學者奎克斯武(Quickswood)勛爵的壹項看法與所有已知的事實都符合。他認為這囚犯並非他人,乃是法皇路易十四的親生父。
路易十三與奧地利的安妮結婚後二十二年,壹直無所出。黎塞留(Richelieu)紅衣主教是當時法國的實權統治者,如法皇有嗣位人實際對他有利無害,因為嗣君仍可由黎塞留派控制。十四年來,法王與王後壹直分居,於是黎塞留沒法為兩人正式和解。在全國震驚的情況下,皇後於壹六三八年生下壹子,這就是法皇路易十四。
法王與王後從未有過孩子,而且彼此深惡痛絕,因此很可能是黎希留說服皇後,讓壹位年輕漂亮的貴族,代表她的丈夫,和她生個兒子。當時在巴黎,姘婦無數的老皇亨利(HenryofNavarre)留下許多私生子,都是路易十三的同父異母弟兄,因而不需在波旁王朝(Bourbon)之外物色面首。也許黎希留很容易就找到壹位神采翩翩,而且心甘情願的波旁王朝貴族,並且說服了皇後。除此以外無法解此謎團。
這個孩子在童年時,皇室的人就都說這位年輕的路易健壯而活潑,完全不象他的父親。
如果這個說法不錯,他的真正父親可能被遣送到國外,也許遣到法國領地加拿大。後來他可能認為事過境遷而回到法國,或者希望從目前權威赫赫、自命太陽國王的兒子那裏,求得壹項優遇或賞賜。
因為他的容貌太象法皇,他壹露面就可能使皇室難堪,甚至影響法皇本身的地位。
把他悄悄殺死是最明快的解決辦法,但是不能這樣做。路易雖非過分謹慎之人,還不至於謀殺親父。另壹辦法就是把他完全隱藏起來,使他生活舒適,但除獄吏外不能與任何人接觸。
這個囚犯死時和活時壹樣,不露面容,不為人知,甚至入葬時還隱姓埋名。他和其他死在巴斯底獄的人壹樣,埋葬時使用假名。這位可能是自命太陽國王的法皇的親生父,在檔案紀錄裏名字是尤斯塔奇·道格(EustacheDauger),職業仆役。
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憤怒的巴黎市民摧毀了巴士底獄。人們在監獄入口處發現了壹行字,寫著:囚犯號碼64389000,鐵面人。那麽鐵面人到底是誰呢?這件事成了壹個永遠的謎。
法國哲學家、思想家伏爾泰最早在作品中提到“鐵面人”。他在其著作《路易十四時代》壹書中寫道:“這個囚犯毫無疑問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但他被送往聖瑪格麗特島時,歐洲並無重要人物失蹤。”對“鐵面人”的描述,使後人有了無限的遐想空間。
到底那個神秘的“鐵面人”是何人呢?據說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在18世紀都曾下令對“鐵面人”進行調查,但結果卻無人能知。路易十六曾明確表示要嚴守“鐵面人”的秘密。
迄今為止,人們對“鐵面人”的身份仍有很多種猜測。壹種觀點認為,“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親生父親多熱。此種觀點以法國社科院院士潘約裏為代表。
另壹種觀點則認為,“鐵面人”是當時的警察頭子兼法官拉雷尼。這壹觀點是維爾那多在其1934年出版的《皇後的醫生》壹書中提出的。
還有壹種觀點認為“鐵面人”是路易十四時期的財政大臣富凱。也有人說“鐵面人”是意大利的馬基奧裏伯爵,但也都缺乏有力證據。
上述任何壹種觀點,似乎都有壹些道理,但同時也有很多的疑點。迄今為止,“鐵面人”的身份仍舊是個謎。歷史給後人遺留下的難題實在是太多了,有些難題也許將永遠無法解開。
法國大作家雨果曾經寫過壹部小說《鐵面人》,小說講述了壹個帶著鐵面罩的囚犯,被國王流放到壹個孤島上,“鐵面人”經過種種努力,終於逃出了孤島,重獲自由。有意思的是發過另壹位大作家大仲馬也寫了壹個類似的故事《布拉熱洛公爵》,後來被英國人改編成電影《鐵面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這些有趣的故事並非全部是作家們的虛構,而是根據法國歷史上壹件著名的懸案改編成的。
1661年,聖瑪格麗特島上的壹座城堡迎來了壹位特殊的客人。那是壹個身材修長、舉止高雅的年輕人,他的頭上不知被誰罩上了壹個特制的鐵皮面罩,無論是做什麽都被嚴令禁止摘下來。在聖瑪格麗特島上關押了壹段時間之後,這位“鐵面人”又被秘密地押送到了巴士底獄。在獄中,這位囚犯受到了特殊的優待:住處弄得很舒適,飯菜按他的口味專門做,衣著精美,他有時還可以彈奏吉他,除此還有專門的醫生定期為他檢查身體。他舉止高雅,談吐也很風趣,但對自己的身份卻壹直守口如瓶。1703年離開人世,當晚便被葬在了聖保羅教區。隨著他的死去,原本神秘的身世似乎更加神秘了。
據說在18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都曾下令調查過“鐵面人”,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傳聞中路易十六曾明確表示:要確保”鐵面人”的秘密,從而使這個“鐵面人”更加引起了後人們的好奇。這是為什麽呢?
有人認為,這個戴面罩的囚犯是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長兄,他為人老實忠厚,兇險狡詐的弟弟以陰謀的手段奪走了本該屬於他的法國國王的王位,自己登上了國王的寶座。為了不讓世人知道他的存在,路易十四對親哥哥判處了終身監禁,用鐵面罩掩蓋他的真實面目。反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皇室的權勢之爭向來萬分殘酷,以兇殘著稱的路易十四既然能奪取王位,為什麽不用毒藥和秘密處死的方式來徹底解決問題,反而大發善心底讓“禍根”活在世上,還給予種種優待,這太不合常情了。
在法國大革命後流傳很廣而且後來影響深遠的壹種看法是:這個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多熱。根據史料記載,路易十三和王後安娜不合,並長期分居,是擔任首相的紅衣大主教黎塞留從中調和,才重歸於好。但有人猜測當時王後已經與貴族多熱有了孩子。路易十三和安娜王後和好後不久,就省下了路易十四,所有人們壹直懷疑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父子關系。據說路易十四登基後,多熱悄悄向路易十四說出了事情真相。但路易十四害怕醜聞暴露,又不好對生身父親下毒手,只好把他罩上鐵面罩,送到監獄度過余生,給予最好的照顧,算是對生父的孝順。
19世紀末有人提出了壹種看法,這位戴鐵面罩的是英國國王查理壹世。當查理壹世被送上斷頭臺前,他的忠實追隨者買通了劊子手,頂替國王死了。為了不被人發現這個秘密,查理壹世只好終身隱居在巴士底獄中。安娜的觀點的依據只有壹個,就是查理壹世和這名囚犯都很喜歡頭披薄被頭。
路易十四時代的國務秘書馬基歐裏也被列入懷疑對象之中。但不可否認的是,“鐵面人”之所以成為壹個令人費解之謎,關鍵是因為路易十四答應為“鐵面人”保密。因此,所有關於“鐵面人”的資料,在17世紀就被有意識地進行毀壞和掩蓋,留下來的材料不僅零亂不堪,還互相矛盾,漏洞百出。至今未解。
“鐵面人”謎團——路易十四的囚犯
18世紀法國哲學家、作家伏爾泰在《路易十四時代》壹書中曾經記載過這樣壹件事,1661年,法國聖瑪格麗特島來了壹位特殊的客人。那是壹個身材修長、舉止高雅的年輕人,可他的頭上卻罩著壹個特制的鐵皮面罩,無論何時,如果他取下面罩,就會立即被處以極刑。這個神秘的人物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人們紛紛猜測他的來歷和背景。
神秘鐵面人
伏爾泰又接著記載,這位“鐵面人”在聖瑪格麗特島上關押了壹段時間之後,又被押送到了巴士底獄。令人費解的是,押解之前,國防大臣盧瓦侯爵曾親自到島上看望他,談話時態度極為謙恭,甚至是畢恭畢敬。更讓人驚奇的是,入獄之時,竟由典獄長馬爾斯先生親自陪同,還和他***進午餐,此後的每壹天都是如此,不過典獄長的餐盤邊總是放著壹把上了膛的手槍。在巴士底獄時,這位“鐵面人”也受到了和其他犯人截然不同的禮遇。他對自己的處境從無怨言,至於他究竟是什麽人,他緘口不談。就這樣過了40多個年頭,1703年11月19日,之個蒙面犯人在晚10點左右去世,死時看來很平靜,沒有什麽痛楚。第二天,他被葬於聖保羅教堂的墓地中,死者登記名冊上寫著“姓名不詳”。在“鐵面人”去世當天,仆人奉命將其使用過的壹切物品,包括衣物、墊子、桌布、床、椅子及各種私人財產全部燒成灰燼,他住的那間牢房的墻壁和地板也被重新粉刷得不留絲毫的痕跡,這是為了防止“鐵面人”留下字跡。據說有壹天,“鐵面人”有餐刀在壹只碟子上刻了幾個字,然後把碟子從窗口扔出。碟子被壹個漁夫撿了去,他拿去還給典獄長。典獄長問漁夫:“您看過碟子上的字嗎?妳拾起碟子時有誰看到過沒有?”漁夫回答說自己不識字,當時也沒有人看見他撿起這個碟子。在確定漁夫不識字後,典獄長對他說:“去吧!不識字讓妳撿回壹條命。”
身份之謎
伏爾泰的記載就到這裏,“鐵面人”的身份成了壹個謎。據說路易十五與路易十六都曾調查過“鐵面人”,但最後都是無果而終。“鐵面人”更加迷霧重重,很顯然,“鐵面人”身份尊貴,絕非等閑之輩,他到底是誰?路易十四為什麽將他關進巴士底獄?
在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三個火槍手》壹書中,這位“鐵面人”幻化成了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史叫菲利普,由於宮廷傾軋,菲利普被太後囚禁了起來。三個火槍手之壹的阿拉宓斯秘密地將他從巴士底獄救出,並代替路易十四坐上王位,反把路易十四關入巴士底獄。但這壹計謀被火槍手隊長達爾達尼央識破,他幫助路易十四奪回王位,菲利普則再陷囹圄,並被永遠地罩上了壹層面具。
無獨有偶,在電影《鐵面人》中,也認為“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孿生弟弟。1661年,首相馬薩林去世,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開始執掌朝政。然而,他奢華無度又非常好戰,也使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當年效忠其父王的劍客只有達塔尼昂仍死心塌地為其賣命,其他三位劍客阿拉米、阿托斯、波爾托則已退隱江湖。路易十四看上了阿托斯之子拉烏爾的未婚妻克莉絲汀。為了霸占美人,國王派拉烏爾上戰場,不久就傳來拉烏爾陣亡的消息。嗯不下這口氣的阿托斯與另外兩位老搭檔***商復仇之計,他們想起路易十四的孿生弟弟菲利普,這個被囚禁在聖瑪格麗特島上多年的親王。他們設計救出菲利普,並在宮廷舞會上將其與路易十四調包,真正的路易十四從此戴上了鐵面罩。這種戲劇性的演繹似乎也有史可尋,號稱“太陽王”的路易十四在首相馬薩林生前和死後判若兩人,從壹個碌碌無為的國王壹下子變成了光輝籠罩歐洲的千古明君,這其中難道真有隱情?
毫無疑問,小說和電影的演繹壹般富有戲劇性,歷史學家們給出的說法也許更貼近現實。歐洲的歷史學界提出的觀點是,“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親生父親——博福爾公爵。根據史料記載,路易十三和王後安娜感情不和,二人長期分居,安娜還有壹個情人就是博福爾公爵。後來由於紅衣大主教黎塞留的調和,路易十三和安娜重歸於好,不久,安娜就生下了路易十四。據傳說,其實在和路易十三破鏡重圓之前,王後已經與博福爾公爵有了孩子,因此,路易十四其實不是真命天子。事情敗露後,博福爾公爵被迫離開法國,遠走他鄉。後來路易十四長大,繼位登基後,博福爾公爵悄悄返回,向路易十四說出了事情真相。事關皇室血統和路易十四的皇位,心狠手辣的路易十四本打算斬草除根,可是博福爾公爵畢竟是他的親生父親,於是路易十四決定將其送入監牢,罩上鐵面罩,封緘其口,了卻殘生。
19世紀末,還有壹種大膽的猜測被提了出來,說這位戴鐵面罩的其實是逃脫處死命運的英國國王查理壹世。眾所周知,164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查理壹世被送上斷頭臺,成為了革命的祭奠,然而其實死去的並不是真正的查理壹世,而是他的替身。真正的查理壹世早已經悄悄渡過英吉利海峽,輾轉來到法國,為了保護他的生命,路易十四將其安排在巴士底獄中,隱姓埋名,虛度殘生。
世人的想像力還遠遠不只如此,有些人根據時間上的巧合推斷“鐵面人”可能是法國著名作家莫裏哀。1673年2月17日,在演完《沒病找病》最後壹幕以後,莫裏哀咯血倒下,當晚就逝世了。而巧的是,次日巴士底監獄就來了這位“鐵面人”,因此,有人提出“鐵面人”可能是莫裏哀。據壹位匿名作家曝露,“鐵面人”其實就是國王最喜愛的法國著名劇作家莫裏哀,他對社會上種種極端分子及宗教偽君子的尖銳諷刺,使他在宮廷內豎立了很多敵對者。這位匿名作家認為,莫裏哀根本沒有死,而是被他的死對頭設計陷害,送進了巴士底獄,隱姓埋名,與世隔絕,壹關就是40年。這種說法很快遭到了大家的質疑,因為莫裏哀患有重病的確是事實,而且當晚他死在劇院舞臺上,大家也是有目***睹,再說當時他已經是51歲的中年人了,和伏爾泰筆下描寫的青年人也不是十分吻合。再者,如果這些人憎恨莫裏哀,大可將其治死,何苦費心費力關他40年呢?
法國歷史學家托拜思與巴黎國立圖書館的壹名管理員壹起,反復研究、對比了所有曾在巴士底獄囚禁的犯人檔案材料,最後得出結論:法國歷史上的“鐵面人”既不是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菲利普,也不是什麽路易十四的生父,更不是早已命絕的查理壹世,而是壹個地位卑微的意大利人馬基奧裏伯爵,將其變成“鐵面人”關在牢中的就是路易十四。
事情是這樣的,馬基奧裏伯爵是意大利貴族,他正直有才華,後來成為了意大利國王的寵臣。當時,路易十四正意圖占領同法國接壤的意大利卡贊列要塞。該要塞位於波河河岸,都靈以東,是通往米蘭的要道,戰略地位顯而易見,它是法國涉足意大利北部的關鍵。當時,意大利國王就派了馬基奧裏伯爵同法國人談判。路易十四當即許諾給馬基奧裏壹塊價值連城的鉆石和200個金路易,要求他促成此事。並答應事成之後,另有重金酬謝。
可是,馬基奧裏並不是貪圖錢財,忘恩負義之輩,他根本不屑幹這種出賣本國領土換取榮譽和地位的勾當。於是,他給意大利另壹位當朝重臣曼安斯基公爵的夫人寫了壹封信,揭露了這筆駭人聽聞的“交易”的全部底細。哪知道公爵夫人早就與路易十四暗通款曲,將詳情全部告知了路易十四。路易十四羞憤難當,暴跳如雷,秘令立即捉拿馬基奧裏並想永遠地囚禁這根眼中釘。可是,根據當時的國際法,這樣拘禁壹個外國人是行不通的,於是路易十四壹邊偽裝了馬基奧裏伯爵在渡河時不慎被激流淹死的假象,壹邊向意大利惺惺作態,表示惋惜,而背地裏早將馬基奧裏秘密收押起來,並罩上了壹副鐵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