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農歷二月初二有哪些習俗?有什麽來歷?

農歷二月初二有哪些習俗?有什麽來歷?

農歷二月初二日,名曰“龍頭節”,俗稱青龍節,也叫龍擡頭。龍擡頭,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漢族有,其他民族也有。傳說此節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

二月二,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故這壹天人們便到江河水畔祭龍神。《中華全國風俗誌·壽春歲時記》雲:“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龍神。”

擴展資料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偷偷降了壹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壹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壹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壹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像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

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裏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壹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裏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壹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裏用竈灰撒成壹個個大圓圈,將五谷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谷豐登,倉囤盈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