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熊本城是誰建造的?

熊本城是誰建造的?

熊本城位於日本熊本縣熊本市,為日本三大名城之壹,前身是室町時代隈本城加以改建成,江戶時代豐臣政權入主肥後國後,當地藩主的官邸,面積達九十八萬平方公尺,最有名的特色就是「令軍隊想放棄」(武者返し),意即易守難攻;不過在西鄉軍發動攻勢之前,其天守閣意外發生大火,火勢雖然立刻獲得控制,但是許多重要的文物、城樓已遭到燒毀,日本政府於戰後經將熊本城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1960年開始重建。熊本城另壹名稱為銀杏城,由於當加藤清正建造此城時,已經考慮到萬壹發生圍城戰時,城內需要有食物供應,因此便廣植銀杏,甚至連城內鋪床的材質,都是利用裏芋的莖曬幹做成的,可以作為圍城戰時的戰備存糧。熊本城,是由豐臣秀吉的旗下大將 --- 加藤清正,在他為熊本城主時,於 1607 年建造的。加藤清正以擅於築城聞名,最初的熊本城以純木造的 49 座塔聞名,但在 1877 年時遭祝融肆虐,現已不復見。過去的熊本城,曾在明治時代的動亂「西南戰爭中」穩住日本的半壁江山。當時九州豪傑西鄉隆勝的大軍,從鹿兒島誓師北上,所向披靡。但是大軍殺到熊本城後,百攻不下,只能望城興嘆。城堡的大天守閣及小天守閣(日本城堡的軍事指輝中心)曾遭受毀壞而重建,現已成為熊本城的代表與象征,而儲存糧食和武器的宇之櫓,仍然保存得非常完整。另外還有「武者返」之稱的石墻、以及內藏加藤和細川家族所遺留下來的甲胄、刀、劍、旗號及古玩的天守閣,都是不可錯過的參觀品。現今熊本城主要的天守閣是在昭和 35 年 (1960) 重建的,但熊本城整體的格局還是保存得相當完整。歷史加藤肥後守清正,戰國末期數壹數二的勇將,其“虎之退治”和壹系列以軼事更使其成為戰國時期人氣最高的武將之壹。在侵略朝鮮時,由於清正的努力奮戰,日軍在朝鮮戰爭的初期相當順利(但還是侵略戰役,不提也罷),在明朝的史書中更是這樣記載著:“倭人清正,強悍、嚴厲,實乃酋中名將也。”在這之後,加藤虎之助清正之名,傳遍整個日本。在人們心中,清正多半以勇猛果敢的形象出現,往往忽略了清正在築城方面的成就。事實上,在日本的築城史上,清正流也是占了重要的壹席的。天下三名城中的成功,與清正都分不開幹系。清正的築城才能,是在築造大阪城時為豐臣秀吉所發現的,當時只有二十四、五歲的清正,確立了如今大阪城的確切位置並擔任了築城下準備工事的奉行,為日後建成雄偉的大阪城立下大功。在發現了清正築城的潛力後,秀吉命令清正與寺澤廣高等築造了日軍侵略朝鮮的大本營肥前名護屋城,工後。其五層七重的天守閣以及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的美觀使用連德川家康,伊達政宗,蒲生氏鄉等後世築城名手都贊嘆不已。天正十六年,佐佐成政因為失政被秀吉勒令剖腹,並沒收領地後,肥後壹國分為南北兩國,由清正和小西行長兩人分別領取。清正拜領二十五萬石,以隈本為居城。小西行長則得到二十四萬石,以宇土為居城。(眾所周知,肥後是五十四萬石的大國,另外的五萬石則勘定為公領。另外在《川角太閣記》中還有清正二十六萬石,小西十二萬石的說法)清正對此感到強烈的不滿,認為小西行長憑借花言巧語得到了秀吉的信任,竟然與身經百戰的自己得到同樣的領地,簡直是自己的恥辱。從此兩人交惡,甚至在朝鮮戰役中還有過小西行長欲槍殺清正的事件。慶長五年,在決定天下大勢的關原合戰中,清正作為東軍的骨幹,為東軍最後取得勝利立下大功,戰後壹年,即慶長六年,受封為肥後五十四萬石的大大名。熊本城,作為名築城家清正的居城、九州重鎮,也在這不久應運而生了。熊本城的前身,是室町末期鹿子木親元(烈風傳中樣子長的很搞笑的那個隈部親永是其後代)所築的隈本城,在戰國時期壹直是兵家必爭之地,菊池,大友,赤星等大名,為爭奪此城打了無數仗,(但始終也沒分出個勝負來)作為名將的清正自然看出了隈本城的戰略地位,但又覺得隈本城的規模太小,所以起了自築熊本城的意願。新城熊本的建設地,位於隈本東南的茶臼山丘陵地帶,橫跨坪井川,而肥後的白川和井芹川則成為了天然要害,是日本築城史上並不多見的占據天險的平山城清正的家臣,飯田覺兵衛(別看政治不高,是壹流的築城名手),森本儀太父(據傳是九州名門少貳家的後代),三宅角左衛門,豐田玄藩(倒是俺們薩摩的叛臣,最後跟著清正壹起去了——殉死),下川又左衛門(也不學好,在加藤忠廣的領地被沒收後殉死)都是有很深築城造詣的武將,加上清正每日兩次的現場監督指導,終於建成了日後為被稱為天下三名城之壹的熊本城。值得壹提的是清正流築城術的秘奧義在於高出平常城近壹倍的高石垣,堪稱日本築城壹絕的熊本城清正垣,更是將這壹奧義發揮的淋漓盡致,但可惜清正壹生都不肯傳授此法。在被邀請築尾張名古屋城的天守臺之時,清正更是將築城現場用幕簾封住,標榜“絕不外傳”,連所有的石匠都得簽署壹份名為“秘密之禦事掛”的類似與今天合同的玩意兒,聲明絕不能透露給外人。熊本城的堅固,在近代的戰爭中得到了證明。明治十年(公元1877年)西南戰爭之際,高達壹萬三千人的西鄉軍攻打只有三千四百余守兵的熊本鎮臺軍。西鄉軍總大將西鄉隆盛(這個夠份量了吧)率領山炮三十門,臼炮三十門攻打,守城的是谷幹城司令只有山炮十三門,臼炮七門以及六門已經被淘汰了的野炮,可謂完全沒有勝利的希望。但是在五十二天的強攻不下後,西鄉軍宣告總敗退,為最後的滅亡劃上了不可磨滅的壹筆。慶長十六年,在達成了德川家康與豐臣秀賴的二條城會面後,清正在返回熊本城的路程中病發,到達熊本後不久去世,終年僅五十歲,由於掌握清正壹生築城奧妙的飯田覺兵衛壹生再未出仕任何大名家,清正流築城術也宣告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