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哪裏地震比較多
1. 鮮水河地震帶:從甘孜縣起,經爐霍、道孚、康定等縣,到瀘定縣南部為止,全帶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由西北向東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強的壹條地震帶。該地震帶上曾發生過8次7級和7級以上大地震,最大的壹次是1786年康定瀘定間7.3級地震。
2. 安寧河-則木河地震帶:北起石棉縣,向南經冕寧縣、西昌市轉向東南方向,再經普格縣、寧南縣,到雲南省的巧家縣止,主要在涼山彜族自治州境內。帶內曾發生過6級和7級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兩次是1536年西昌北7.5級地震和1850年西昌普格間7.5級地震,後者造成了2萬多人死亡,是四川省傷亡人數最多的壹次地震。
3. 金沙江地震帶: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沿金沙江東側,北起德格縣,經白玉、巴塘兩縣南到得榮縣止,沿南北方向延伸,帶內曾發生過1870年巴塘7.28級地震和1989年巴塘6.7級強震群。
4. 松潘-較場地震帶:主要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包括九寨溝、松潘、平武等縣和茂縣的較場等地,帶內曾發生過7級以上地震4次,最大為1933年茂縣疊溪7.5級地震。
5. 龍門山地震帶:從青川縣起,經北川、茂縣、綿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寶興等縣市,到瀘定縣附近為止,呈東北-西南方向展布,與龍門山脈大體壹致,帶內曾發生過6.0-6.9級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2008年汶川8.0級大地震。
6. 理塘地震帶: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境內,呈西北-東南向展布,帶內曾發生過1948年理塘7.3級地震。
7. 木裏-鹽源地震區:在涼山彜族自治州木裏縣和鹽源縣境內,向南可延伸到雲南省寧蒗縣,區內曾發生過6.0-6.9級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976年鹽源、寧蒗間6.7級地震。
8. 名山-馬邊-昭通地震帶:北起名山縣,南到昭通市,由西北向東南延伸。該地震帶上曾發生過兩次7級以上地震,最大的是1974年的鹽津7.1級地震。
請註意,這些數據是根據歷史記錄得出的。由於地質結構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壹定的地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