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比賽的計分牌是怎麽計時的?
3分球和罰球數定奇偶 我們知道,籃球比賽有三個得分因素。壹、3分線外得分即3分球。二、3分線內得分即2分球。三、罰球即1分。 假設,壹場比賽沒有命中3分球,也沒有出現罰球得分。那麽,這場比賽的結果,無論是主隊還是客隊,無論是半場還是全場,得分數全為偶數毫無疑問了。但是,壹場籃球比賽是有3分球的誕生和罰球出現的。所以說,決定壹場或半場比賽主客雙方比分的奇偶數,完全取決於3分球和罰球的個數,我們可以假設以下三種情況: A.當3分球的個數為奇數,罰球的個數也是奇數; B.當3分球的個數為偶數,罰球的個數同樣也是偶數; C.當3分球的個數與罰球的個數奇偶數截然不同。 按照籃球比賽的計分規則,當某場比賽出現A、B兩種情形時,比分的尾數會是偶數,因為,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只有當比賽出現C種情況時,比分的尾數會是奇數,因為:奇偶+偶數=奇數。 籃球規則問答 比賽中,球從球籃下方進入球籃,怎麽辦? 答:這有兩種情況:規則規定,無論何時,球意外地從球籃下方進入球籃,要在在壹隊員之間進行跳球繼續比賽。 另壹種情況是,如果隊員有意地使球從下面進入球籃,為違例,處理辦法見第三十六條違例(見規則第二十六條和第三十條)。 隊員投籃的球未觸及籃圈、籃網、籃板,俗稱"三不碰",該隊員還可以接觸球嗎? 答:只要裁判員認為該隊員是在做投籃動作,該隊員就可以再接觸球,不管球是否落地。他可以傳、運、投(見規則第三十八條)。 防守隊員從背後與對方隊員發生了接觸,怎麽辦? 答:防守隊員從對方隊員背後與其發生了身體接觸,即使防守隊員正在試圖去搶球,與對方隊員發生身體接觸也是不正當的。 首先,用任何可能的方法去避免接觸是每壹個隊員的責任,對方隊員看不到背後的防守隊員,而背後的防守隊員能看清對方,應主動避免接觸。 其次,防守隊員是從背後來防守,就他與球和對方隊員來說是處於不利的位置。 因此,從背後發生接觸是不正常的籃球動作,後面的隊員對接觸負責任(見規則第四十六條)。 合法的掩護與非法的掩護的區別在哪裏?如何判定? 答:合法的掩護與非法的掩護,既涉及到運動員的訓練,又涉及到裁判員的臨場宣判,是壹個有待弄清和提高的問題。 所謂合法的掩護,是指: 1.當發生接觸時,正在掩護對手的隊員靜立不動(在他的圓柱體內); 2.當發生接觸時,正在掩護對手的隊員已兩腳著地。 新規則增加了靜立不動和圓柱體的限制。 所謂非法的掩護,是指: 1.發生了接觸時,正在掩護對手的隊員是在移動中; 2.發生了接觸時,是在靜立的對手的視野之外建立掩護,沒有給出適當的距離; 3.發生了接觸時,是對移動中對手作掩護,沒有考慮時間和距離的因素。 在判定中,應註意幾個問題: 如果掩護建立在靜立的對手的視野之內(前面或側面),作掩護的隊員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在避免接觸的情況下盡量靠近對手。 如果掩護建立在靜立的對手的視野之外,掩護隊員必須允許對手向他邁出正常的壹步而不發生接觸。 如果對手的移動,時間和距離的因素將適用。掩護隊員必須留出足夠的空間,以便被掩護隊員能夠以停步或改變方向來避開掩護。要求的距離是不得少於正常的1步,但不必超過2步。 最後壹點是,對與建立了合法掩護的隊員發生任何接觸,由被掩護的隊員負責。規則經過這樣的修改,掩護的問題就更加清楚了(見規則第四十七條註解)。 進攻隊員持球,防守隊員緊逼,幾乎發生身體接觸,當進攻隊員跳起投籃時,擡起的手臂碰到防守隊員的臉,應判誰犯規? 答:在防守控制球的隊員(他正持球或運球)時,時間和距離的因素不適用。因此,防守隊員緊逼持球的進攻隊員是可以的。幾乎發生身體接觸,也就是防守隊員建立合法防守位置中並未造成身體接觸,從這些方面來看,防守隊員並未違背規則。 問題發生在進攻隊員跳起投籃的時候,顯然,進攻隊員是以正常的動作進行比賽,他對他上面的空間(圓柱體)擁有權力,他有權向上跳起投籃。如果防守隊員不超出他的圓柱體,進攻隊員的手臂擡起時不會碰到臉上。既然碰到臉上,說明防守隊員離開了他的垂直位置(圓柱體),自然要判防守隊員犯規。 如果,防守隊員在圓柱體內全面伸展他的雙手和雙臂進攻隊員跳起投籃時用他的手臂來擴展自己的額外空間,為進攻隊員犯規(見規則第四十七條註解)。 球中籃,同時發生雙方犯規,怎麽處理? 答:規則規定,如果雙方犯規的同時投球命中得分,要由得分隊的對方隊員在端線擲界外球繼續比賽(見規則第四十八條)。 什麽叫技術犯規? 答:規則第五十壹條行為規則規定:比賽的正當行為要求雙方球隊的成員(包括教練員、替補隊員和隨隊人員)與裁判員及其助理人員有完善和真誠的合作;比賽雙方均有權做出最大的努力來獲得勝利,但勝利的取得必須符合體育道德精神和良即的比賽作風;任何故意或壹再違反上述的合作或上述的規則精神,應視為技術犯規並按相應的條款處罰(見規則第五十壹條)。 什麽是隊員的技術犯規?宣判隊員的技術犯規後,是否由對方隊長罰球? 答:隊員技術犯規是指所有不包括與對方隊員接觸的隊員犯規,例如謾罵對方隊員。不包括漠視裁判員的勸告和運用不正當的行為,例如同裁判員談話或接觸沒有禮貌。有意的、不道德的或給違犯者帶來不正當利益的技術性違犯,也要判罰技術犯規。 宣判隊員技術犯規後,由對方隊長指定罰球隊員(見規則第五十二條)。 怎樣解釋"從背後防守"? 答:1994-1998年籃球規則關於"從背後防守"的定義作了壹點修改。 新規則稱:"從背後防守",是防守隊員從對方隊員的背後與其發生的身體接觸。即使防守隊員正試圖去搶球,與對方隊員發生身體接觸也不是正當的。 舊規則"從背後防守導致身體接觸為侵入犯規。裁判員對這種違犯應特別註意"。已經從新規則中刪去。從背後防守,是在對方隊員的視野之外進行防守,防守隊員應主動竭力避免身體接觸(見規則第四十七條)。 擲界外球時,將球擲在對方隊員背上,然後進場接球是否可以? 答:從規則上講,不能說不可以。但這是壹種取巧行為,裁判員應給予警告。如再犯,或動作粗野,可判罰技術犯規(見規則第三十壹條和第五十二條)。 如裁判員認為這是有意的、不道德的或給違犯者帶來不正當利益的技術性違犯,也可立即宣判技術犯規。 簡言之,這要根據行為的性質和比賽的具體情況而定。 籃球比賽規則 1 比賽時間規定分兩個階段進行 1.1預賽階段采用上下半場,半場時間為25分鐘包幹制(賽前熱身活動5分鐘,中途休息5分鐘); 1.2決賽階段采用四節制比賽,每節10分鐘記時制,爭奪冠亞軍和第三名比賽為決賽階段(賽前熱身活動5分鐘,中途休息2分鐘); 2 比賽記犯規次數,預賽階段5次犯規下場,決賽階段6次犯規下場; 3 比賽半場內每到7次犯規後采用發球兩次制,還有追加發球制; 4 比賽有嚴重犯規的追加技術犯規; 5 比賽要吹3秒、30秒進攻時間、發球5秒等規則; 6 抽簽後雙方代表隊有壹方不參加比賽的將按棄權處理,另壹方不戰而勝。 1.球場規格 NBA的球場尺寸是長94英尺(28.65米),寬50英尺(15.24米)。球場的丈量是從界線的內沿量起,線寬為2英尺(5.08厘米)。 球場兩端標有長方形的罰球區,長19英尺(5.79米),寬16英尺(4.88米)。 球場兩端標有3分投籃線,劃法是:從底線引出兩條平行於邊線的線,各距邊線3英尺(0.91米),與以球籃中心點為圓心、以23英尺9英寸(7.24米)為半徑的圓弧相交。WNBA的圓弧半徑為19英尺9英寸(6.02米)。 圓圈的半徑是6英尺(1.83米)。中圈內圓圈的半徑是2英尺(0.61米),壹條中線橫貫其中。 另有4條垂直於邊線寬2英寸(5.08厘米)的標誌線,各距底線28英尺(8.53米)向場內延伸3英尺(0.91米)。(位置區和中立區域以及壹些短標誌線略。) 2.比賽時間 每場比賽分兩個半時***4節,每節12分鐘。加時賽為5分鐘。 在第壹節和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休息130秒。兩半時之間休息15分鐘。在第4節和加時賽之間和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 在第壹節、第二節和第三節的最後壹分鐘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鐘。在第四節和加時賽的最後兩分鐘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鐘。 (中國籃球裁判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3.球隊 比賽時,每隊由5名隊員組成,場上隊員不得少於5名。 如果隊員第六次侵人犯規,而且該隊已無有資格的替補隊員,該隊員應留在場上,並應登記壹次侵人犯規和全隊犯規;還要判罰該隊壹次技術犯規。所有後來發生的侵人犯規(包括進攻犯規),應照此處理。 如果只有5名合格的隊員,其中壹名隊員受傷必須離場或被驅逐,他應由最後壹名因6次侵人犯規而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來替換。每壹次需要替換受傷或被驅逐的隊員時,均應照此倒轉的順序處理。任壹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再進入比賽,應判罰壹次技術犯規。 4.比賽開始 第壹節比賽和加時賽應以在中自跳球開始。 第二節和第三節比賽應由第壹節比賽開球後失掉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 第四節比賽應由第壹節比賽開球後獲得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 5.死球、活球、壓力球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球成死球: 爭球; 球停留在球籃上或卡在籃圈與籃板之間; 任壹節時間終了;技術犯規的罰球; 侵人犯規(拳擊犯規、非賽犯規); 多次罰球中的第壹次罰球; 場上違例(帶球走,3秒,10秒,24秒等); 打架犯規; 疏漏的鳴哨; 投籃或罰球成功後; 在隊員占有界外之前。 下列情況球成活球:在任何跳球中,裁判員拋球時;擲界外球隊員可處理球時;罰球隊員可處理球時。 下列情況球成活力球:球被壹名跳球隊員合法拍著時;球離開擲界外球隊員的手時;球離開罰球隊員的手時。 (中國籃球裁判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6.替換 替補隊員應向記錄員報告他和被替換隊員的姓名和號碼,並置身於記錄臺前的替換區內。如不向記錄員報告,則罰款25美元。記錄員應在球成死球時就鳴哨宣告替換(投籃成功後除外),替補隊員需經裁判員招手才能進人比賽。替換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的時間為30秒鐘。 在多次罰球的第壹次罰球後,不論罰中與否,允許替補隊員進入比賽。 替補隊員不得替換罰球人員或跳球隊員,除非受傷隊員要求替換,這時應由對方教練員在罰(跳)球壹方的球隊席上挑選替補隊員。受傷隊員不能再上場比賽。替補隊員壹旦進入比賽就得留在場上,直到下壹個死球時才允許替換。 如果是以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造成隊員受傷,而且不能執行罰球,他的教練員可指定該隊任壹合格的隊員來執行罰球。受傷隊員也可再上場比賽。 7.暫停 (l)20秒暫停 每隊每半時有權請求壹次20秒暫停。每場比賽(包括加時賽)***可請求兩次20秒暫停。 隊員請求2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20秒暫停”。 在20秒暫停期間,球隊只可替換壹名隊員。如果請求暫停的隊替換壹名隊員,對方隊也可替換壹名隊員。 如果在半時(包括加時賽)中請求第二次20秒暫停,應予允許,但要登記壹次常規暫停。 如果20秒結束時比賽不能繼續進行,也應登記壹次常規暫停。 (2)常規暫停(100秒) 每隊有權請求7次要登記的常規暫停。限定每隊在第四節中不得超過4次暫停;在第四節的最後兩分鐘內不得超過3次暫停。在加時賽內,允許每隊3次暫停。 隊員請求10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暫停”。 每節比賽必須有兩次暫停。如果每節比賽剩下6分59秒時沒有任壹隊叫暫停,記錄員應在第壹次死球時采取強制暫停,這壹暫停登記在主隊名下。在每節比賽剩下2分59秒時沒有任壹隊叫第二次暫停,記錄員應在第壹次死球時采取強制暫停,這壹暫停登記在該節先前沒有登記的隊的名下。 允許有追加的暫停,但要判罰壹次技術犯規。主教練員可以在比賽中止時,請求20秒或100秒暫停。(中國籃球裁判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8.24秒鐘規則 當某隊在比賽中獲得新的球權時,或在擲球入界中當球在場上被隊員合法觸及時,24秒鐘計時器將開動。擁有球權的隊必須在獲得球後的24秒鐘內投籃。完成投籃的條件是: (1)在24秒鐘結束之前,球必須離開隊員的手; (2)球離開隊員的手後,球必須與籃自接觸。 如果在24秒鐘內球未接觸籃圈,為24秒鐘違例。 (二)違例及其罰則 1.3秒鐘規則 某隊控制球,該隊隊員不得在罰球區停留超過3秒鐘。 某隊在前場控制球,開始計算3秒鐘。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2.肘的擺動 不允許隊員過分地或有力地擺動肘部(無接觸)。當壹名防守隊員在附近,並且進攻隊員持有球,此即為違例。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靠近違例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 3.非法協助得分 隊員不得使用籃圈或籃板來吊起、支撐或提高自己,以有助於投籃得分。 隊員不得協助同伴在投籃時增加高度。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4.孤立 如果進攻隊在圈頂外或無球壹側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隊員,應宣判違例。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圈頂延伸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5.界外的進攻掩護 進攻隊員不得為了建立掩護而離開前場端線處的地面區域。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6.粘性物質 隊員不得使用粘性物質或任何類似的物質。 罰則:第壹次違例,罰款25美元。再發生違例罰款加倍。 (三)犯規及其罰則 1.技術犯規 對場上或球隊席上的球隊成員的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或違例的處罰,是技術犯規。在球成活球前,與對方隊員發生非法的接觸,也可判為技術犯規。 (1)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 對任何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的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最多可判罰兩次技術犯規。任何違犯者只要有壹次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就可被驅逐;有兩次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必須被驅逐。 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如:與裁判員講話無禮貌;以身體接觸裁判員;對宣判公開表示不滿;使用褻讀的言語;未經裁判員允許教練員進人場地;故意伸肘或試圖動手腳但未包含接觸。 還有壹些技術犯規不是由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造成的,如:延誤比賽;球隊席區域的違例;球成活力球時場上隊員不足或多於5名;進攻隊員故意地吊在籃圈或籃板上等等。 在死球期間發生非法接觸,如果在性質上被認為是不符合體育道德的,可判為壹次技術犯規;如果接觸是不必要的和過分的,可判為惡意犯規。 (中國籃球裁判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打架犯規 比賽中或死球期間,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打架,要登記技術犯規,不判給罰球,參加打架的人員應立即被驅逐。另根據情況判打架人員不超過20000美元的罰款和停賽。 NBA比賽中,對犯規的判罰是較為嚴厲的。如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出現下列情況即可被驅逐:接觸肩的水平或以下部位的肘部犯規;沒有體育道德行為的技術犯規;以不必要的或過分的接觸造成的惡意犯規。 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出現下列行為則必須被驅逐:拳擊犯規;打架犯規;接觸肩的水平以上部位的肘部犯規;試圖揮拳雖無接觸;不是比賽的延續動作而是故意地進人看臺。 為了懲罰和制止犯規,NBA規則中還列有罰款的規定,如:裁判員認為隊員是故意地吊在球籃上,應判壹次技術犯規和罰款100美元;第壹次因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判罰技術犯規的罰款100美元,第二次犯規加罰150美元等等。 2.侵人犯規 在球成活球後,與對方隊員發生非法的身體接觸,是侵人犯規。 隊員不準拉、推、撞對方隊員;也不準靠伸展臂、腿、膝或彎曲身體成不正常姿勢以阻礙對方隊員行進。違反規定,將判為侵人犯規並按相關的罰則處理。 (1)雙方犯規 雙方犯規是指兩名非同隊的隊員大約同時互相發生侵人犯規或技術犯規的情況。 罰則: 不管是侵人犯規或是技術犯規都不判給罰球,只給隊員登記犯規,不登記全隊犯規。如果宣判雙方犯規或打架犯規時某隊擁有球權,應保留球權,在靠近比賽中斷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繼續比賽。如果宣判雙方犯規或打架犯規時雙方球隊都未擁有球權,或投籃未成功球在空中,應由任何兩個非同隊的隊員在中圈跳球繼續比賽。如果投籃成功,得分有效,在底線擲界外球繼續比賽。如果雙方犯規是作為裁判員意見不同的結果,不計得分,應由任何兩個非同隊的隊員在中圈跳球繼續比賽。 (中國籃球裁判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進攻犯規 在球成活球後,進攻隊員與對方發生非法的接觸,是進攻犯規。 進攻隊員侵人犯規,如不是肘部犯規、拳擊犯規,也不是惡意犯規,應按如下罰則處理:不判給進攻隊得分;登記犯規隊員壹次侵人犯規;不登記該隊全隊犯規(隊員第六次侵人犯規,並且該隊已無有資格的替補隊員除外)。 (3)無球權犯規 在球成活力球後,在雙方球隊均未擁有球權時與對方發生非法的接觸,是無球犯規。 隊員侵人犯規.如不是拳擊犯規、惡意犯規、也不是肘部犯規,而且發生犯規時雙方球隊均未擁有球權,應按如下罰則處理:登記犯規隊員壹次侵人犯規;登記犯規隊壹次全隊犯規;如果全隊犯規罰則未出現,判給對方隊在靠近犯規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判給被侵犯的隊員壹次罰球加壹次罰球。 如果判了防守隊壹次無球權犯規,接著投籃(罰球)成功,應判給被侵犯的隊壹次罰球,使有可能得3分或4分。這條規定適用於:不管是對哪個進攻隊員犯規;不管全隊犯規罰則是否出現。 如果判了進攻隊壹次無球權犯規,接著進攻隊員投籃成功,不計得分。 (4)拳擊犯規 隊員用拳猛擊對方,是拳擊犯規。 因拳擊宣判隊員的非法的接觸,是壹次侵人犯規和壹次全隊犯規。應判給壹次罰球,不論罰球成功與否,將球判給被侵犯的隊在中場擲界外球。 任何隊員揮拳猛擊對方,無論是否擊中,都是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他應立即被驅逐並至少停止壹場比賽。 這條規定既適用於比賽進行中,也適用於死球狀態。 如果接連發生拳擊犯規,這條規定的所有內容都將適用,並由最後被侵犯的隊在中場擲界外球。 另外,根據情況判該隊員不超過20000美元的罰款和停賽。 (5)非賽犯規 在第四節或加時賽的最後兩分鐘內,防守隊對擁有球權的進攻隊發生非法的接觸,而這種接觸發生在遠離球附近的區域或界外球未離手時,為非賽犯規罰則:登記壹次侵人犯規和壹次全隊犯規;判給壹次罰球(肘部犯規或惡意犯規罰球兩次),任壹場上隊員可執行此罰球;並由被侵犯的隊在靠近比賽中斷的地點擲界外球繼續比賽。 (6)全隊犯規 每節比賽每隊的全隊犯規超過4次,加時賽每隊的全隊犯規超過3次,要判壹次罰球加壹次罰球。(中國籃球 如果每節前10分鐘全隊犯規未滿4次,或加時賽前3分鐘全隊犯規未滿3次,允許該隊在最後兩分鐘內有壹次全隊犯規不用加罰。 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發生侵人犯規,判給兩次罰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也不判給增加的罰球;如投籃成功,判給壹次罰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也不判給增加的罰球。也就是說,在成功的兩分投籃中最多可得3分,在成功的3分投籃中最多可得4分 參考文獻: 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