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有關大連有軌電車的歷史問題

有關大連有軌電車的歷史問題

1909年9月25日,當第壹輛有軌電車緩緩駛過大連街頭,伴隨著電車行駛時發出的“咣當”聲,繼天津(1906年)、上海(1908年)之後,中國第三條、也是東北第壹條有軌電車系統誕生了。大連的城市公***交通體系從此拉開歷史帷幕,它的軌跡幾乎與這座城市的發展史重合,成為大連早期城市形態形成的推動力。

1899年,大連開埠建市,贏得日俄戰爭的日本人為了鞏固其在“南滿”的統治,由“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大規模實施了城市“電氣鐵道”籌建計劃。繼第壹條從電氣遊園(今裕景商城)至大棧橋(今碼頭)全長2.45公裏的有軌電車後,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裏,大連***開通10條有軌電車線路,總長約32.7公裏,車輛百余臺,形成較完整的有軌電車線網,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

在80歲以上老大連人的記憶裏,電車有白牌車和紅牌車的區別,白牌車幹凈、舒適,乘客多數是日本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中國勞工不允許上這樣的“好車”,他們只能乘坐掛紅牌的“破車”。曾經,老大連人把日本人帶來的這個新奇的龐然大物叫做“美國大木籠子”,因為第壹批行駛在大連街頭的37輛電車,車身為木結構,由美國制造,而實際上,它的底盤是英國造,電氣部分則是德國造。這種由三個國家的技術拼湊起來的電車,被日本人應用在他們的殖民統治中。今年80歲的陳玉蘭老人告訴筆者:“解放前的大連街上,除了電車,就是人拉的兩個輪子的‘東洋車’和能坐三四個人的馬車,但後兩者比較貴,壹般人坐不起。”

1945年,大連街頭的高音喇叭裏傳出日本人的哭聲他們投降了。隨著日本人的離去,大連的有軌電車遭到癱瘓性的摧毀:運營線路只剩下3條,百余臺車輛僅有10臺還可勉強使用。但戰敗的日本人沒有想到,由他們帶來的有軌電車早已與大連人結下深厚的情緣,殘暴的破壞不但沒能割斷這股情脈,反而燃起了更加熾烈的重建熱情。在之後的30年歲月裏,大連電車迎來了發展史上的巔峰期。

1946年4月1日,政府從日本人手裏接管了大連都市交通會社,並更名為大連市交通公司,有軌電車從此獲得新生。加緊修復有軌電車恢復運營,成為當時大連市交通公司的首要工作。至1949年,大連市內6條有軌電車線路上***有車輛105臺,日客運量10萬多人次。

1949年前,大連交通公司電車工廠僅能修理有軌電車。它的前身是建造於1909年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電車修理工場。這個占地約7000平方米的修理場只能負擔有軌電車的維修和裝配。日本人拿來主義的建設方法在新中國成立後被智慧的大連人創造出奇跡,經過廣大電車職工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同努力,終於研制出我國第壹臺自行生產的有軌電車。

1951年國慶,大連電車工廠制造出新中國第壹臺1000型新式有軌電車,向年輕的***和國獻上壹份劃時代的厚禮,大連的電車工人無比激動地向毛主席發出致敬的賀電。從此,新中國電車史翻開了嶄新的壹頁,自強不息的大連人為此寫下了光輝的壹筆。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大連有軌電車發展的巔峰時期,最多時建有線路11條,總長48.9公裏,車輛144臺,職工5000余人,日均客運量45.33萬人次。有軌電車成為當時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到了70年代,大連開始大規模拆除有軌電車線路,曾經稱霸街頭的有軌電車遭遇到時代的挑戰。人口增長了,汽車客運發展了,城市交通壓力變大了,而時代的腳步卻更快了。壹向穩重忠誠的有軌電車因為沒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被人們挑起了毛病:速度太慢、占道太多、噪音太大。有軌電車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漸漸屈居劣勢,因此,很多城市紛紛取消了有軌電車系統,而大連也相繼拆除了部分線路。到1977年時,大連保留了3條有軌電車線路。這3條線路首尾相連,從東到西貫穿了整個市中心,全長15公裏。後來的歷史證明,這是多麽富有智慧的保留,它不僅尊重了老大連人的過去,也為新壹代大連人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歲月變遷,如今有軌電車的周圍已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惟獨電車依舊。它簡直成了壹尊流動的雕塑,無聲無息,卻渾身散發著歷史的美與滄桑。

百年遺存 展現獨特價值

電車的出現,是近代工業文明的成果。它是壹種由直流架空觸線供電,由牽引電動機驅動的客運車輛。電車又分有軌和無軌兩種。有軌電車是利用鐵軌來承擔車身的重量,因為以前的車廂是火車車廂改裝的,所以鐵軌也用得很粗,稱為重軌。後來改進了轉向架和剎車裝置,減輕了車身重量,重軌改為了輕軌,也就是現在有軌電車的鐵軌。有軌電車的電動機有無級變速功能,所以電車上沒有變速箱和排檔,只要加大電流就可以提速,不過壹般的速度為每小時15公裏。車行速度之慢,有時甚至比不過自行車,但這也正是有軌電車的可愛之處,讓行人在它面前沒有畏懼感,明知道電車就在身後,還大搖大擺地從它面前穿過。所以乘坐有軌電車的人,都應該是不著急趕路的人,有心情欣賞窗外的風景。

有人認為有軌電車是壹種笨重落後的交通工具,這是壹種誤解。

就載客能力而論,除地鐵外有軌電車讓幾乎所有的地面交通工具都甘拜下風。然而,有軌電車最大優越性還在於它是“零排放”的節能環保交通工具,因為它是以電力來做推動,車輛沒有任何廢氣廢水排放,對路面的損傷程度也很低。同時,有軌電車還有壹個優勢是幾乎不會堵車,其專用路軌就在路中央,其他機動車道在其兩旁,互不影響。

對於中型城市來說,有軌電車是實用廉價的選擇。因為無需在地下挖掘隧道,1公裏有軌電車線所需的投資只是1公裏地下鐵路的三分之壹。而相較其他路面交通工具,有軌電車會更有效地減少交通意外的比率。由於電車車身的電動機采用反向電流剎車,正向電流啟動,所以有軌電車乘坐起來也比較平穩。

目前,大連203路上行駛的3000型有軌電車均為1935年至1938年期間,由日本鐵道車輛制造企業制造生產的,是當今世界仍在服役的最古老的有軌電車之壹。3000型有軌電車在電車技術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第壹代有軌電車的代表。

在全球為數不多仍保留這類“古董”的城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