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師要求家長管孩子,為什麽會這樣呢?
看到這樣的壹個問題其實也引起了我的深思,這也是中國關於家庭教育觀念的壹個誤區,很多家長覺得只要給孩子吃飽穿暖就好了,學習就是老師的事,包括我現在接觸的有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身心都是缺乏關心的。當然,我相信隨著全民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會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下面我來總結壹下為什麽老師會要求家長管孩子:
1、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可能不好,通常情況下老師是不會輕易聯系家長的,要求家長管孩子說明最近孩子可能作業完成、上課狀態、習慣不好,而孩子的好習慣養成需要家校***育。
2、從孩子出生的那壹刻起,父母就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家長有責任、有權利管孩子,並且家庭教育伴隨孩子的壹生,影響人的壹生,對壹個人的成長成才至關重要。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壹致性。 如果沒有這種壹致性, 那麽學校的教育和教學過程就像紙做的房子壹樣倒塌下來。 ”
由於我工作是關於教育這方面的,所以也更加了解家校***育的重要性,很多時候家長可能會抱怨老師總是打電話讓我管管孩子,管孩子老師不也有責任嘛,但其實大多數的老師都是會管孩子的,但如果這樣想,老師在學校布置了作業,結果第二天學生什麽也沒做,壹次兩次可以,因為可以單獨把孩子叫到辦公室來補,但長此以往下去,孩子只會越欠越多,家長不管孩子,就不能保證在家和在學校教育的壹致性,在學校循規蹈矩,在家又是另壹種狀況,自然孩子的學習或者身心就容易出現問題,所以老師才會要求家長管管孩子。
從法律責權利上看,孩子與家長具有天然血緣關系,這是學校、老師無法替代的,故每壹個家庭監護人都應有教育孩子的的責任。所以也別說老師要求妳管孩子了,因為這本就是每個家長應該承擔的責任。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有力保障,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壹劑良方。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父母的希望,孩子接受的第壹次教育來自於父母,源自於家庭,良好的家庭熏陶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現代研究表明,小孩的成長、學習,家庭因素占75%,學校教育只占20%,其余如社會因素,環境因素占5%。但如今部分家長的認識背道而馳,把小孩的學習、成長的責任強加在學校的身上,且不重視學校的存在,認為自己的水平完全能勝任小孩的教育、教學任務,但就是不行動,壹味埋怨、責難。這就是平庸的開始,也是造就平庸教育的必然。
家長應如何正確配合學校教育?
第壹,提高監護意識,履行監管職責。多關心關心孩子,對於小學生可以檢查輔導作業,多於自己的孩子溝通。
第二,了解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多與班主任溝通。學校在培養學生中有很多規則和規矩,對學生的要求很多,例如:學習方面要先預習後聽課、選課走班等;行為習慣方面要求穿校服進校園、不允許攜帶手機進課堂、不帶零食進學校,男女生交往要保持文明距離等;
第三,註意維護老師的威信。首先了解孩子對老師的評價,孩子是否喜歡老師,是否喜歡老師的講課風格等。親其師信其道,挖掘老師的閃光點,引導孩子喜歡自己的科任老師,要讓孩子看到老師的優點,把老師的優點放大再放大,缺點縮小再縮小。老師是人不是神,有缺點很正常,千萬不要亂評價教師。
第四,架好家校溝通的橋梁,通過電話、微信等多與老師溝通。有的家長怕老師忙,不好意思找老師。但是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妳不聯系老師,老師哪有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聯絡妳呢?等老師“請”妳到學校時,家長、孩子、老師都太被動了。
好好陪伴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