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齊馬的藍

齊馬的藍

Netflix的科幻動畫集《愛、死亡和機器人》其中壹集《齊馬的藍》讓我印象很是深刻。影片源於知名科幻作家阿拉斯泰爾·雷諾茲的小說,講述了壹個負責清掃遊泳池的小機器人,經過幾代主人的改造後,逐漸擁有了越來越高的智慧,也擁有了自我意識,它變成了壹個披著機器外殼,擁有人類靈魂的“人”(高級生物)。

現在的齊馬是個大藝術家,它剛開始的時候是畫人物肖像,後覺得沒意思,便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然後它開始畫關於宇宙的壁畫。齊馬的藍源於壹次繪畫的過程中的意外。壹開始,齊馬的畫作中出現了壹塊小小的藍色,後來這塊藍色在它的畫作中越來越大,甚至,這個藍色連宇宙都裝不下了。最後,齊馬發現了這些藍色的起源——泳池裏瓷磚的顏色,也知道了自己的本源——泳池清潔機器人。於是,它在它最初的泳池裏關閉了它的高級大腦,回歸到了它最原始的機器人狀態和無意識的狀態。

這部片子探討了意識問題,齊馬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後回歸到無意識,整個片子涉及了三大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

“我是誰”——齊馬從以為自己是人到最後發現自己是個由零件組合的機器人。

“我從哪裏來”——它是被壹位聰明的女士創造出來的,最開始被應用於清理泳池,後這位女士去世,它被其他人繼承,經過幾次改造,它變成了壹個擁有意識和智慧的高級生物,但逐漸的它也忘記了“我是誰”、“我從哪兒來”。

“我要到哪裏去”——最後齊馬選擇了在它最初的泳池裏,關閉自己的高級大腦,去掉了自己各種高級復雜的功能,回歸到最初始的狀態——無意識的泳池清理機器人。

這是齊馬壹個機器人經過這些探索後的回答,那麽人類呢?又當如何?

從藝術角度看,無論是科幻世界裏的齊馬還是人類世界裏那些藝術家們的畫作,最終都是回歸到最初的原點。我們從最簡單的線條開始描述勾勒,慢慢越畫越復雜,也越畫越精細,最後又回歸到最簡單的線條。

譬如:人類最開始的壹些壁畫,非常簡單,或許只是壹些信手塗鴉,人類祖先並非有意的創作,而是壹種心底的最直觀表達,是無意識的。接著,人類有意識地慢慢地發展出各種技巧,畫作也越來越精美。可是,到了近現代,抽象畫的這種簡單畫風似乎又在回歸,呈現出最初時最簡單的畫。

這些發展,就像是壹個輪回,如畫壹個圓,最後又回到了圓最初的起點。按照馬克思辯證發展觀來看,這其實是經過了螺旋式地向上發展。如同上樓梯,妳從壹樓走到二樓同樣的位置,看上去妳好像又回到了原來的視角,但其實妳已經站在了比原來更高的位置。

而也有句古話說:“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這句話也可以做類似的理解。

這些道理或許並不能讓我們像齊馬壹樣找到最終的答案,但是卻能幫助我們思考這三大問題。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從科學角度來看,這兩點我們是很明確的,我們的祖先是來自於非洲的智人。但如果從意識的角度來看,其實以上兩個問題目前都未曾得到壹個很好的回答。

人類的意識使得我們成為了今天的人,也讓我們區別於其他動物,而意識究竟是個什麽東西?它又是如何運作呢?只要不搞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就永遠無法回答最後壹個問題“我要到哪裏去”。

齊馬得知了自己是個機器人,所以它最後回歸到機器人,追求作為壹個無意識機器人的簡單快樂。那麽人類難道能夠變回那個還沒有文明開化的猿猴嗎?無論從肉體上還是思維意識上,恐怕都很難。即便技術上能夠做到,又會有幾個人願意呢?

我們的未來,或許將會在更加快速裂變中越來越復雜,最後“回歸”到壹個更高層次的簡單,但這種更高層級的簡單究竟是什麽樣的,目前的我們還很難想象。

或許,是所有人只保留意識,在虛擬空間中永生。或許,是移民到其他星球,接受其他的文明洗禮,進入到更高級的文明。或許,被自己或更高級的文明消滅……

PS:本文部分借鑒資料闡述,僅供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