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香山有哪些著名景點

香山有哪些著名景點

香山公園以紅葉聞名海內外,成為京城秋天最美的風景。香山公園導遊圖介紹香山公園位於北京西郊,占地180多公頃。它是壹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山地特色的皇家園林。早在1186年,象山就出現了人文景觀。

香山寺曾是靖西寺的皇冠。清朝乾隆皇帝在這壹帶建了靜宜園二十八景。香山和靜宜園在北京西部著名的三山五園中占壹山壹園。1960年和1900年,香山和靜宜園先後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焚毀。1956年,香山作為人民公園向公眾開放。

200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風景名勝區,2002年被評為首批北京精品公園。香山公園文物古跡眾多,漫山遍野亭臺樓閣如繁星,其中就有燕京八景之壹的西山清雪。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碧雲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毛澤東主席工作生活過的雙清別墅;孫中山紀念館(碧雲寺內),世紀偉人紀念勝地;有中國唯壹的木質鍍金五百羅漢(碧雲寺內);有江南特色的古樸庭院見心等景點。如果把北京西郊比作北京現代化大都市的後花園。

那麽,歷史悠久的香山公園,以其春天山花爛漫,夏天清爽宜人,深秋紅葉飄零,冬天林間銀裝素裹的自然景觀,成為北京西郊的綠谷氧吧。公園裏有很多樹,森林覆蓋率達96%。僅古樹名木就有5800多棵。公園擁有得天獨厚的山、河、名泉、古樹、紅葉資源。香山聞名中外。1986年被命名為新北京十六景之壹,成為首都秋季最美的壹道風景。每年深秋時節(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齊聚香山,***賞秋色。

門票:開放時間淡季票價(每年11月16日至3月31日)5元旺季票價(每年4月1日至11月15日)10元內碧雲寺門票:10元,平日單程50元/人,周末及法定節假日單程60元,1.2m以下兒童半價,從碧雲寺乘坐索道至香山最高峰香爐峰。月票每張10張,季票每張30元起售時間: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6:00至18:30,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6:00至19:00,每年9月1日至11月15日6:00至18:30,每年11月16日至3月31日6:00至18:00。地址:始建於元順二年(1331年),明、清兩代擴建,才有現在的規模。

寺廟西朝東,依山而建。整個寺廟布局主要布置在六個院落中,南北各有壹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閉的建築手法,層層廳堂疊於山上,是由300多級臺階形成的特殊布局。由於寺廟依山勢漸起,為了不暴露整體布局,采用旋轉串聯的引人入勝的建築形式。每個庭院都有自己的特色,給人壹種無窮無盡的感覺。

整個寺廟,從山門到寺後的石塔,高差100多米。中軸線上的前幾座佛寺是明朝的遺跡,裏面有佛教造像和雕塑。其中山門前立著的壹對石獅子和哼哈兩位將軍,寺廟裏的泥塑彩塑,彌勒殿山壁上的壁雕,都是明代的藝術瑰寶。碧雲寺始建於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相傳,此地原是日本萬景樓舊址

西宗天啟三年(1623年),魏忠賢也看中了這塊寶地,再次擴建了碧雲寺,在墓室的基礎上加工擴建,作為自己死後的墓地。但五年後,魏忠賢被判有罪,陵墓被廢棄。經過這兩次擴建,充滿明代建築特色的碧雲寺已經初具規模。到了清代,雄偉的碧雲寺吸引了清朝的皇帝和皇後。

乾隆十二年(1748年),碧雲寺大規模興建。在保留原殿的基礎上,在殿後墓的位置修建了金剛客塔,在殿的右側修建了羅漢殿,在殿的左側修建了宮院。由於對原有建築沒有大的改動,寺廟的建築和文物基本保留了明代的風格。比什寺山門前有壹座石橋。靠近山門是壹對石獅子,蹲在須彌上。

他們苗條而強壯。魏忠賢制作的石獅是壹件非常有藝術價值的明代石雕。面對山門的是第二海軍上將哼哈的大廳。大殿坐西朝東,有三間寬大的房間,依山而建,鋪著灰瓦,屋檐下裝飾著鬥拱。泥人,立於大殿兩側,高約4.8米,形象生動,色彩鮮艷,體態僵硬。這是壹對價值很高的雕塑作品。

哈爾將大殿兩側分為鐘樓和鼓樓,形成第壹個庭院。這個院子的正殿是彌勒佛殿。原來的四大天王在北洋軍閥時期被毀,現在大殿裏只剩下彌勒佛像。寺前有壹個平臺,上面有兩個八角形的佛經,刻有佛經。在寺廟的正殿中央,有壹尊釋迦牟尼的雕像,左邊是德高望重的葉佳和文殊菩薩,右邊是阿難和普賢。山壁上的壁雕裝飾著姿態各異、形象生動的十八羅漢彩塑,以及《西遊記》年的唐僧童話。群山空靈的境界塑造在立體雕塑上,增強了立體感和真實感。可以說是明代的藝術瑰寶。

釋迦牟尼像後面是觀世音菩薩和山財、龍王、龍女、韋陀像,兩旁掛著觀世音菩薩像、山海雲海等。與前廳融為壹體。大殿後面有壹座八角形的碑亭,碑上有甘龍禦筆書寫的碑文,記述了甘龍十二至十四年間重修碧雲寺的經過。第三進院落,以菩薩殿為主體,有三間寬大的房間,壹座山梁,壹座前廊,屋檐下有鬥拱,有甘龍禦筆三車靜演的匾額。殿內有五尊泥塑菩薩,正中是觀音菩薩,左邊是文殊菩薩、大智菩薩,右邊是普賢菩薩、地藏菩薩。

東、西墻各有24位神的雕像,福壽福樂四星,高約壹米。在雲山還有懸掛的雕塑和雕像周圍的小型佛教故事雕塑。院子裏有三棵老樹,枝葉繁茂。其中,木洛樹最為珍貴。這種樹原產於印度,頂部像壹把弧形的傘,樹枝彎彎曲曲,葉子又長又圓,就像壹個棗坑,每根分叉有五七片葉子,所以又叫七葉樹。佛祖釋迦牟尼死在樹下,從而成為佛教的瑰寶。三院有孫中山紀念館。紀念館寬五間,山墻後嵌有漢白玉石碑,大理石須彌上刻有各種圖案,白底金字。信上寫著《孫中山老師致蘇聯書》。

正門上方有壹塊紅底金字的木匾,上面是宋慶齡的書法孫中山紀念館。廳內有孫中山半身像,右側停放著蘇聯1925年贈送的玻璃蓋鋼棺。室內陳列孫中山先生各個時期的照片和古跡。這座寶塔是局部的

比什寺金剛寶座塔高347米,分為三層:基座、寶座和塔身。塔基呈方形,磚石結構,覆有虎皮石,臺基兩側有石質護欄。所有的塔都是用打磨過的漢白玉建成的,四面還雕有傳統的藏傳佛教造像。在塔基的中間,有壹個券孔。券墻上,有壹塊漢白玉牌匾,用金字寫著中山陵。券孔兩側雕有佛像和獸首,券孔上的匾額上寫著燈在菩提。寶座上有七座石塔:壹座房屋形狀的方塔和壹座圓形喇嘛,後面是五座13層的方塔,屋檐密密麻麻,中間有壹座大塔,四角各有壹座小塔。

這是壹種獨特的建築形式,是曼荼羅的變體。曼陀羅是梵文的音譯,意為壇城,後來演變成壹種象征圖案。藏傳佛教認為,凈字的中心是須彌山,四周是水、地、山、佛。五塔底座為須彌山,塔腹四面雕有佛像。塔腹上,十三層相輪形成塔頸,最後青銅塔剎。寶塔中央鑄有八卦圖,周圍掛有花卉。在寶塔的頂部,有壹個帶眼門的小寶塔,裏面有壹尊佛像。主塔後面有壹株生機勃勃的古松植物。整個金剛寶座塔布滿了精美的浮雕,有大大小小的佛像、天王、龍鳳、獅子雕像和雲紋,都是按照西藏的傳統造像雕刻而成。

碧雲寺中軸線左右有兩組建築,左邊是羅漢堂,右邊是水泉院。羅堂仿杭州凈慈寺。羅堂,有508尊雕像,都是木頭做的,外面貼著金箔。羅堂頂中間矗立著象征西方凈土的寶塔和亭臺。正門有四大天王,以三佛為中心;兩側通道各有壹尊雕像:東邊是韋陀,西邊是托米佛,南邊是西藏菩薩,北邊是濟公。瘋和尚就是傳說中在靈隱寺奚落秦檜的瘋和尚。坐在北屋梁上,姬宮。傳說在羅漢堂排名第壹的那壹天,齊桓公很早就來到了碧雲寺,但是城門還沒有打開。它的出現正值壹個花花公子搶奪壹個苦命少女,姬宮為救壹個苦命少女而戰。

姬宮回到碧雲寺,所有座位都坐滿了,只好用屋梁當座位。羅堂內,五百羅漢依序排列。坐像高約l.5米,大小與常人無異,姿態各異,形象生動。他們有的閉著眼睛靜靜地坐著,有的低頭微笑,有的面無表情,有的老了.五百羅漢的形象可以說是佛教雕塑的亮點。五百羅漢中有康熙、乾隆皇帝,令人深思。康熙皇帝是暗夜第295個羅漢,乾隆皇帝是芝罘第350個羅漢。兩個皇帝壹方面被塑造成羅漢,壹方面也是為了慶祝康乾盛世。水泉源是碧雲寺裏壹個很美的地方。

庭院裏有三天松柏,最著名的是三代樹。這是壹棵奇怪的老樹,中間是壹片柏樹叢,最裏層是壹棵楝樹。現在楝樹還活著。院內還有壹處天然泉水,名為水泉,又名卓溪泉。泉水從石縫中流出,匯成壹潭。泉水甘甜爽口。泉水旁邊是壹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花木、泉水、假山構成了壹個美麗幽靜的庭院花園。

碧雲寺修建至今已有數百年。1957年,政府將該寺列為第壹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修繕。現在它是壹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圖為參觀雙清山莊。雙清山莊位於東南側,因院內有兩處泉水而得名。雙清二字是乾隆皇帝禦筆題寫的。院子中央有壹個六角形的紅亭,旁邊是壹個池塘。在三月

攀登香爐峰的主要路線:北線:北門沿北墻登頂。中線:東門-玉華秀-站臺-山頂。南線:東門-香山賓館-十八盤-郎峰館-森玉窟-朝陽洞-平臺-山頂。公園門票:10元纜車(索道)單程30元;通票50元,孫中山紀念館,碧雲寺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於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後,將精神支點停放在該寺。同年五月,靈樞葬於南京,隨後在殿後的金剛寶座塔內建有衣冠冢。寺內普明廟覺寺改為孫中山紀念館。紀念館內蘇聯政府贈送的陳方孫中山半身像和銅蓋玻璃棺材,兩側漢白玉墻壁上刻有《毛澤東在雙清》。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對其進行了修繕。紀念館左右側廳為展室,陳列孫中山革命活動照片和各種珍貴文獻。大門上方懸掛的孫中山紀念館牌匾是已故中華人民***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的手跡。大廳中央是孫中山的坐姿塑像.兩側是玻璃蓋鋼棺、孫中山遺骨和蘇聯捐贈的墨水。

孫中山先生的遺書刻在南北墻上。殿內兩側的側室有孫中山生平事跡的圖片。建信齋建信齋位於公園北門西側,是花園中的花園。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是壹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園林院落,清代嘉慶年間繼續修建。相傳是皇帝驗證大臣是否效忠他的地方,故名建新齋。

院子裏半圓形的水池,三面彩畫環繞。正殿正對知魚閣,退後便是正寧殿。1000多條紅鯽在錦鯉魚裏的魚池裏遊來遊去,讓這個獨特的小院充滿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