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有大牙鯊這種魚嗎

有大牙鯊這種魚嗎

大牙鯊和巨齒鯊是同義詞

巨齒鯊

百科名片

巨齒鯊(Megalodon),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大牙齒”。鯊魚大約有13-16米,體重大約有20-30噸。是已發現地球歷史上具有最強撕咬力量的物種之壹,其牙齒撕咬力量甚至超過了霸王龍。

中文學名: 巨齒鯊

拉丁學名: Carcharodon megalodon(Agassiz,1843)

別稱: 大牙鯊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 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

目: 鼠鯊目(Lamniformes)

科: 鼠鯊科(Lamnidae)

屬: 噬人鯊屬(Carcharodon)

名稱含義: 希臘文意指巨大的牙齒

目錄

基本資料

形態特征

研究發現

物種簡介

體型推測

攻擊方式

史上最強咬合力

分類爭議

滅絕理論

大眾文化與圖書

巨齒鯊耳機基本資料

形態特征

研究發現

物種簡介

體型推測

攻擊方式

史上最強咬合力

分類爭議

滅絕理論大眾文化與圖書巨齒鯊耳機展開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巨齒鯊

巨齒鯊像與化石(24張)  中文別名:大牙鯊物種 現狀:滅絕 分布時代:新生代(中新世-上新世) 物種食性:肉食 體長:最大體長20-21米 典型體長 (Length):長16米 咬合力:約20噸 天敵(Natural Enemy):長野鯨 發音(Pronounced):MEG-a-la-don

編輯本段形態特征

巨齒鯊是壹種生活在大概2500萬-200萬年前的壹種巨型鯊魚。因為鯊魚是軟骨魚類,別的部位很難留下化石,所以現在只找到它的壹些象手掌壹樣大的三角形牙齒化石,壹般大約13-17厘米長,是現在大白鯊牙齒的好幾倍。而且早期的牙齒側面沒有小牙尖,年代離現在越近,牙齒的構造和現代大白鯊越相近 巨齒鯊(BBC圖片)

,開始有了鋒利的邊緣鋸齒,樣子就像大白鯊牙齒的粗壯放大版。雖然現在還沒有找到其完整上下頜骨化石,但科學家根據其牙齒的大小同比例放大推算出此種鯊魚大約有13-16米,體重大約有20-30噸,張開大口的嘴直徑可達1.7-2.1米。 巨齒鯊身體強壯,呈流線型,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是獵食不了虎棘鯊。最喜歡捕食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 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巨齒鯊會攻擊在海面換氣的動物。巨齒鯊可在短距離內快速遊動,從獵物下方攻擊。當獵食大型獵物時,巨齒鯊可能會先攻擊其尾部或鰭,使其喪失遊泳能力,再將其撕開並報銷。

編輯本段研究發現

巨齒鯊的撕咬力量是大白鯊的6-10倍,這也足以表明它們是地球歷史上最可怕的掠食性動物。相比之下,科學家認為有“暴君蜥蜴”之稱的霸王龍並不是巨齒鯊的敵手。霸王龍最大的撕咬力量可達到3.1噸,比現今的大白鯊強壹些,但卻無法與巨齒鯊相匹敵。 遠古巨齒鯊的進食器官復雜而又微妙,澳大利亞的生物機械學家、古生物學家斯蒂芬·朗伊 巨齒鯊

觀察過所有的哺乳類掠食動物中,許多物種都接近喪失口腔肌肉撕咬力量,而巨齒鯊則具有更有效的口腔撕咬獵物的能力。這種可怕的撕咬力量賦予巨齒鯊新的獵手生活方式。 斯蒂芬·朗伊解釋稱,巨齒鯊可以追逐傷害比它們更大體型的獵物,而它們卻很少在搏鬥中受到傷害,通常它們會對獵物進行致命性的壹次咬傷,然後遠遠地遊到壹旁等待獵物失血過多而死。遠古時期其他物種也存在著類似的獵食特征,其中包括巨蜥和類似異龍的恐龍。 巨齒鯊的撕咬能力或許尤為與眾不同,它們的口腔中並沒有任何骨骼,而是由軟骨組織構成,該軟骨組織非常類似於人類的耳朵。斯蒂芬·朗伊說,“軟骨要比骨骼更富有彈性,軟骨根本上不會形成更低的撕咬力量。”他強調稱,這種軟骨組織非常強的彈性有助於解釋為什麽巨齒鯊會具有如此有效的撕咬力量。 從體重和撕咬力量進行對比,鯊魚的撕咬力量並不是特別有效,壹些貓類和許多狗類動物從身體比例上有更強的撕咬力量。只是鯊魚物種體型很大,它們便具有更強的撕咬力量。 斯蒂芬·朗伊解釋稱,巨齒鯊對獵物構成致命的傷害還是由於其可怕的牙齒,它的牙齒十分鋒利,像牛排刀那樣呈鋸齒狀,因此它們不再需要更多的力量去刺破或撕破獵物的肉體。同時,它們的牙齒之間有運送帶,可以持續長出壹排排牙齒,因此當牙齒脫落或變鈍之前會有新的牙齒進行替換。 不可否認,評估壹條已經死亡大魚的撕咬力量的確有些難度,但是斯蒂芬·朗伊和同事們通過分析這種掠食者的下顎,目前有助於更好地重建人們受損的面部。這項研究同時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鯊魚。

編輯本段物種簡介

巨齒鯊與其它現代鯊魚相似,其骨骼都為軟骨而非骨頭,但其形成骨骼化石的紀錄缺乏。巨齒鯊的嘴直徑可超過兩米,身體強壯,呈流線型,使巨齒鯊可以輕易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 巨齒鯊

化石收藏家Vito Bertucci曾構築了壹個巨大的巨齒鯊頜骨,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鯊魚顎骨,量出來有3.4米寬2.7米高。 巨齒鯊獵食鯨類(想像圖)

編輯本段體型推測

推測巨齒鯊最大體型是壹件極為棘手的事。巨齒鯊頜骨的第壹次重建是由Bashford Dean 教授於1909年完成的,基於那個頜骨的尺寸,巨齒鯊的大小推測為30米,但是由於越來越多化石的發現以及科學認識的進步,當年的這個頜骨重建被認為是不正確的,畢竟,在Bashford Dean 所處的年代,人們對巨齒鯊的齒列所知甚少,錯誤也就在所難免了。 1973年,魚類學家John E. Randall 提出用壹個計算大白鯊大小的方法去估算巨齒鯊的體長。這個方法是這樣的,巨齒鯊的體長(米)= [(0.096) ×(牙齒琺瑯質高度 mm)]。然而,1991年,兩位鯊魚專家,Richard Ellis, John E. McCroker,指出了這種方法的缺陷。因為牙齒琺瑯質高度並不會隨鯊魚體長成比例增加。 1996年,, Michael D. Gottfried, Leonard J. V. Compagno ,S. Curtis Bowman,三位科學家,參考對大白鯊的研究,針對巨齒鯊體型提出了壹個保守但更準確的估算方法,巨齒鯊體長(米)= –(0.22) + (0.096) ×[(牙齒斜高(毫米))]。 根據這個方法,由壹個斜高 168 mm 的牙齒,可以得到15.9米的身長。由巨齒鯊目前發現的最大牙齒化石(斜高194mm),可算出這顆牙齒屬於壹條近18.4米的巨齒鯊。 在發布這個公式的同時,Gottfried等專家建議最大的巨齒鯊可能達到20.3米的體長。 然而後來,鯊魚專家Gordon Hubbell指出Gottfried的公式可能有誤,2002年,Clifford Jeremiah 提出了壹個新的計算公式, Total Length in feet = [(Root width of an upper anterior tooth in cm) x (4.5)] 即齒冠寬度(cm)乘以4.5得到身長(英尺),[Gordon Hubbell支持此種方法] 用這個公式計算,化石收藏家Vito Bertucci手裏的那顆斜高184 mm (7.25 in) 齒冠寬度140 mm的大牙屬於壹條超過19.1米的巨齒鯊。而最大牙齒化石(斜高194mm),依此方法很可能會超過20米。 另壹些說法: 此外,在1994年,海洋生物學家Patrick J. Schembri 在自己的著作裏聲稱巨齒鯊可達25米。 部分海洋生物學家目前還在用1英寸=10英尺體長的算法,如此壹來7.625寸的牙齒來自76.25英尺的鯊魚。 當然這兩種說法缺乏系統的研究做支持。

編輯本段攻擊方式

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化石研究已經發現巨齒鯊和現存大白鯊的攻擊方式是不同的, 並且其攻擊更加有效, 須鯨類的化石顯示巨齒鯊是針對鯨魚身上較堅固的地方進行攻擊,包括肩骨,肋骨,上脊椎部,這些地方往往是大白鯊避開下口的地方。 Bretton Kent 博士的觀點認為巨齒鯊攻擊時試圖粉碎獵物的骨骼進而破壞被肋骨保護的心,肺等重要器官,對這些重要部位的攻擊能夠確保固定住獵物並讓其在短時間死亡。

編輯本段史上最強咬合力

2008年,由專家Stephen Wroe 領導的科研小組針對巨齒鯊以及大白鯊咬力進行了探究,結果表明],最大的巨齒鯊後端咬合力為[182201N(41000 磅),前端為93127N。這壹咬合數據無疑是史上最大的,為鄧氏魚(咬力1400磅)的28倍,大白鯊(咬力4100磅)的10倍。 這是08年大白鯊,巨齒鯊的咬力研究表格。 大白鯊,巨齒鯊的咬力研究表格

編輯本段分類爭議

1995年,有學者建議將巨齒鯊分類於另壹個新的屬中,稱為古鯊屬。此後很多古生物學者主張將其分類至古鯊屬,而另壹些有海洋生物學背景的學者則堅持巨齒鯊與大白鯊的關系,而將其分類至噬人鯊屬。 主張古鯊屬的學者認為巨牙鯊的祖先應為於始新世的Otodus obliquus,而大白鯊的祖先則為Isurus hastilis。

編輯本段滅絕理論

有理論指出,由於巨齒鯊主要以鯨類為食,因兩極的海水變冷而不適合巨齒鯊生存,鯨魚因而可以逃避巨牙鯊的捕食,令巨齒鯊缺乏食物而滅絕。 其它解釋認為任何對食物鏈的影響(大約160萬年前,地球的水循環出現了變化,上升流減少,由於食物缺乏,大量的鯨類死亡了,多樣化的鯨品種變少),都會將以龐大新陳代謝需求的獵食者淘汰。 但也有科學家指出巨齒鯊仍未滅絕,仍然在現今生存著。 其滅絕原因據猜測是因為大約200萬年前,地球的水循環出現了變化,上升流減少,由於食物缺乏,大量的鯨死亡了,多樣化的鯨品種變少,巨齒鯊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滅絕了。

編輯本段大眾文化與圖書

由於巨齒鯊的體型巨大及其兇猛,不少作品都會借用巨齒鯊作為主題或內容: [美]斯蒂夫.奧頓1996年推出的《巨齒鯊》(原名為MEG)在21個國家出版暢銷。中文版由“霍格沃茨翻譯學院”鮑碩超(Flying)等幹將翻譯,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