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2016年韓國災難片收官之作《潘多拉》

2016年韓國災難片收官之作《潘多拉》

《潘多拉》海報

在電影銀幕上,韓國似乎多災多難,且不說之前疫病肆虐的《鐵線蟲入侵》和《流感》,就說2016 年,韓國上映了幾部災難佳片,先是《釜山行》喪屍橫行,接著又是《隧道》塌方之後拷問人性,讓被爛片汙眼的中國觀眾好不過癮,而《潘多拉》為2016韓國災難片畫了個圓滿的句號。

這是韓國導演樸正祐繼《鐵線蟲入侵》之後的又壹部災難片,電影與日本2011年的“3.11大地震”有異曲同工之妙,題材取自“福島核電站輻射水泄漏事件”,福島至今飽受核泄漏之苦。韓國和日本情況較為類似,都是缺乏資源的島國,核能發電壹直是該國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於核泄漏,韓國人壹直心有余悸,日本社會不願自揭瘡疤,而敢為天下先的韓國導演自2012年起已經開始籌拍《潘多拉》,於是便有了這部2016年災難片收官之作。

核電站救援隊

電影講述了核電站工作人員宰赫在救援小隊全軍覆沒的情況下獨自完成任務的故事。宰赫的父親及哥哥早年在核電站工作被輻射而死,只留下苛刻摳門的老媽和嫂子、小侄子,苦撐家裏的飯館。宰赫壹直都想離開故鄉,可他拿著父親的體恤金做生意失敗,眼看沒了收入來源,只能再回到故鄉做個核電站工人。故鄉有壹幫跟他壹起長大的兄弟,壹個青梅竹馬的漂亮女友,按說宰赫該知足了,可父兄死亡的心理陰影壹直折磨著他,令宰赫變成懶散、懦弱、不求上進的鹹魚。

女友目送男主角進入核電站

附近的村民每天安排人在路上舉牌抗議,但貪圖政績的韓國政府無視抗議行為,反而加快核電站的建設進程——宰赫小時候核電站只有壹個反應堆,當他長大成人時,海邊矗立的核反應堆多達四個。蘿蔔快了不洗泥,韓國政府為避免停工,應該耗時兩年的全面檢修僅用四個月完成,並將提反對意見的總工程師發配到後勤部門,核電站高管全是不懂技術的外行。

地震導致核電站冷卻系統出現裂縫

六級地震之後,核電站冷卻系統出現裂縫,如果沒有及時處理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而核電站通過裙帶關系上任的所長卻認為是件小事,並沒有及時啟動應急措施。哪怕上級官員也選擇瞞報,認為私下解決即可。

民間反對核電站的聲音從未停止

然而事態發展得越來越嚴重,核電站壓力越來越高,如果不及時疏散民眾,會導致難以想象的後果。而韓國總理壹心保住政績工程,阻止總統下達全市居民疏散命令,總統壹直不滿總理幹政,政府高層先內訌起來。就在官員們相互指責時,核電站爆炸了。

宰赫與發小們都是核電站的工人子弟

壹開始力主全市居民疏散的總統,卻因擔心全國人民為此進入恐慌,下令僅疏散附近的村民,暫時與總理妥協。事件救援工作極度不順利,核電站爆炸釋放的輻射能越來越高,就算穿上所有的防護措施也無法抵擋。核電站內留有很多受難者,可救援人員懼怕核輻射不敢進入。反應堆需要繼續冷卻,消防人員卻接到命令不能使用海水,因為海水會腐蝕設備。災難壹觸即發,總統終於在妻子的激勵下挺身而出,可卻選不出設備修復人員,因為在如此高濃度核輻射下工作乃是九死壹生,無論讓誰去送死都是侵犯人權。在危急時刻,被罷免的核電站總工程師和壹群從核電站逃出去的受傷工人義無反顧地再度走進這死亡之域,宰赫和兄弟工友們也加入了這支“敢死隊”。

瞞報事故似曾相識

這時候政府面臨巨大的問題,核電站爆炸事件開始通過媒體不停的傳播,輻射能也在不斷擴散,韓國陷入全面恐慌,民眾為了活命紛紛逃跑,公路上、機場、車站開始出現大量的擁堵。《潘多拉》帶著極強的政治拷問,政府的無能,官員的可恥,都展現得淋漓盡致。民眾的恐慌和混亂無疑是更大的災難,蝴蝶翅膀的每次震動,都能掀起壹場颶風。

民眾恐慌難以控制

為了控制輻射能的強度及擴散,宰赫果然不出所料地挺身而出,率領兄弟們想盡各種辦法,但由於政府的無能和隱瞞,導致核泄漏難以用常規手段解決,眼看外面越來越多的人因核輻射和爆炸傷亡。男主決定犧牲小我、拯救大家,引爆炸彈制造塌方,將鈾料棒暫時填埋在廢墟之下,以待直升機拋灑混凝土完成遮蔽。

輻射危害波及更大

雖然男主這個小人物英雄是被形勢逼出來的,但是以親情、愛情、兄弟情和家國情為內核打感情牌,更容易拉近觀眾距離。最後部分宰赫手握引爆器與家人通電話,媽媽和女友哭得淚雨滂沱,導演不免有故意煽情的嫌疑,這壹點與《釜山行》內斂無言的父愛相差甚遠。

韓國總統和總理仍然在內鬥

核電站就像“潘多拉”魔盒,承載著清潔能源的希望,也是個定時炸彈,但是地震之類的天災壹旦發生,給人類帶來的是毀滅性的災難。導演在發布會曾說過,核能在全世界都非常普遍,他希望《潘多拉》能促使觀眾思考壹些現實的問題——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這項科技?核能是否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男主角引爆炸彈掩埋核泄漏

韓國災難片壹貫的套路是:黑政府,黑既得利益者。片中的政府官員為了所謂的“經濟成果”罔顧壹千多萬人的生命,甚至欺上瞞下,從而導致事態越來越嚴重。就像男主說的,“我們不是為‘狗屁’國家而死,而是為了家人。”可以看出韓國民眾對青瓦臺的失望。影片展現的還有韓國人的危機感。作為韓半島的壹部分,韓國北邊臨近虎視眈眈的兄弟之邦朝鮮,東邊有屢屢入侵其國土的日本,同時在中美俄這三個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韓國人的危機感是深入骨髓的。正因為如此,韓國人才能把災難片拍得如此震撼、真實。

PS:不知道2017年會不會將三星手機電池爆炸事件搬上大銀幕,三星手機電池恐怕才是最大的“潘多拉”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