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雨果創作的《巴黎聖母院》為什麽被譽為法國文壇上的裏程碑?

雨果創作的《巴黎聖母院》為什麽被譽為法國文壇上的裏程碑?

雨果生於1802年2月26日,剛出生時,整個身軀不足壹把餐刀長。人們都以為他活不了,但他奇跡般地頑強地活了下來,而且成為壹代藝術驕子。

雨果從小就喜愛看書,而且富於幻想。在書上他知道了盧梭、伏爾泰、狄德羅等人的思想。後來他被送到了學塾。當時法國流行詩歌熱,雨果也成了壹個小詩迷,他不僅能欣賞,而且會寫。不但這樣,他還暗下決心要成為壹個詩人,而且開始朝著目標努力,1817年,他的《讀書樂》獲獎,緊接著是他的處女作《布格?雅加爾》。後來由於社會環境的變化,使雨果的思想有了轉變,他不再信仰王權而支持民主。他寫出了劇本《歐那尼》,劇中體現了他強烈的反封建的民主主義思想,又過了幾個月,為了贊美“七月革命”,雨果創作了法國文壇上裏程碑式的傑作——《巴黎聖母院》。

後來由於雨果的壹系列的主張民主***和的行動引禍上身,他不得不到處流亡。然而,就是這些流亡經歷和雨果的愛國思想使他成就了巨著《悲慘世界》。

1870年,雨果又回到祖國,並於1871年參加了巴黎公社起義,營救公社會員,結果以失敗告終。

雨果於1872年完成了最後壹部小說《九三年》。

1885年5月22日,這是壹個沈痛的日子,作為人道主義的先行者、和平戰士的雨果先生與世長辭了。整個法國和歐洲都為他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