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人民的名義》達康原型是誰?

《人民的名義》達康原型是誰?

達康書記在本劇中是個正面角色,然而,達康書記的身上,多少有壹點原雲南省委副書記、昆明市委書記仇和的影子。仇和是中國官場上壹類官員的代表,喜歡說壹不二,沒黑化之前是改革的闖將,黑化之後就成了禍害壹方的頂級惡霸。

仇和在宿遷任市長、市委書記時,曾大刀闊斧的推進改革,創造了蘇北落後地區的經濟奇跡,壹手制造了“宿遷模式”。現實中的仇和,手腕壹點不比達康書記軟,對GDP的追求也壹點不比達康書記少。

在原著小說中,李達康在漢東省落後地區當壹把手時,特別喜歡說“法無禁止皆可為”,現實中的仇和也喜歡這個姿態,在大刀闊斧的推進改革時,不拘於形式,也不在意官場的潛規則。在他履職過的宿遷和昆明兩地,當地民眾對仇和的作風常常拍手稱快,對仇和的感情也非常復雜。

介紹

仇和在宿遷最富爭議的舉措,是賣掉了公立醫院、學校、幼兒園。據媒體報道,他曾說過壹句話讓全國嘩然:“宿遷515萬人民所居住的8555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只要可以變現的資源或資產,都可以進入市場交易。”

2001年起,宿遷全市開始強力推行改革,公立醫院、衛生所、學校、幼兒園等紛紛變成民營。這就意味著,這些機構裏的所有工作人員,都不能再吃“財政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