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治理霧霾的有效手段有哪些

治理霧霾的有效手段有哪些

整改防護林、徹底治霧霾

統計學家、數學家王見定教授, 最近就“ 霧霾問題”向國家獻策

與改革開放幾乎同時起步的“三北防護林工程”,至今已走過35個年頭。此綠化防沙工程被稱為:“中國綠色長城”,“生態工程之最”,西起新疆,東至黑龍江,路經13省、市、自治區的559個縣,全長近4500公裏,死死把境內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壹片黃土高原包圍或擋在其以外。雖然工程尚未全部完成,但已初見成效,由西北刮向內地的大風沙基本被擋住,甚至多區域出現了旅遊、避暑、休閑的勝地,基本達到了原來防風治沙的目的。 但新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改革開放的30多年來,由於經濟持續的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保護的相應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沒有跟上,造成了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危及到人的生存空間。其中霧霾問題是當前重中之重。全民都在談論霧霾怎麽解決。國家在談,環保學者在談,老百姓在談,就是拿不出壹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其中環保、氣候專家(院士、研究員、博士...)壹致指出歐美、日本用了20-50年時間,才理順了本國的大氣,中國即使在歐美、日本之後有成功經驗可借用,依照目前的經濟、科技實力用10年時間治理好那只能是人間奇跡。在他們看來中國在壹、二十年內治理好霧霾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中國百姓只能在長期霧霾中煎熬?本人倒有壹個良方,不同以上專家、學者的說法,可供政府使用。那就是我們在嚴格執行減排情況下,同時要借老天之力,不借老天之力是萬萬不行的。北京的霧霾幾乎與刮風高度相關。今天刮大風,霧霾很快消散;大風壹停,霧霾接踵而來。如果不靠風,只有大範圍的停工、停產、停車...霧霾才會消散,這已成為老百姓的***識。可是長期停工、停產、停車...老百姓吃什麽,喝什麽,住什麽...怎麽生存?下面就只能在風上下功夫。王見定教授是壹個具有復雜閱歷、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貫通的學者和實踐者,他對我們的國家具有深厚的情感,對於這種現狀他不能不聞不問不管。他在仔細考查了相關的資料以後,確認我國現仍屬季風國家(盡管大氣專家說全球大氣變暖)。冬季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寒風,夏季是來自海洋的東南風。哪為什麽西伯利亞的寒風,冬天很少見了?仔細考查以後發現,問題只能出現在這又長又寬的防護林上。三北防護林工程,窄的地方有幾十公裏寬,寬的地方有幾百公裏。防護林喬灌混雜種植,灌草混雜種植,其中高大的喬木均在二、三十米以上,對地表風有壹定的減速作用(成語“樹大招風”就是這個道理)。經過這樣幾十公裏、甚至幾百公裏的喬木的減速,再強勁的西伯利亞風也成了微風,所以近些年來,北京的大風沙天很少見了,華北地區也是這樣。現在的方法有了,王見定教授指出:我們只需要把防護林的喬木改種矮小的灌木,強勁的西伯利亞的地表風的減速會變得緩慢,經過防護林的西北風還能達到3-4級的水平。有了常態下的3-4級風,在我們嚴格遵守減排政策的配合下,就可以使北京、華北地區的空氣保持在優良或輕度汙染的水平。再有夏季的東南風,由於處在西北、華北、東北部的防護林的改造,也能順利通過防護林,使北京、華北、東北的霧霾得到相當的擴散。也就是說通過防護林的整改,使得長年的西北風、東南風運行通暢,北京、華北、以至全國嚴重的霧霾必然得到實質性的改善。這樣就為生活在北京、華北、以至全國的老百姓爭取到可以持久的生活空間,並在不超過二十年的時間最後徹底戰勝霧霾。實施方法及說明:

(1)馬上開始1000公裏的“喬改灌”工作,增加10萬工人(工人以當地農民為主)每月工資不低於5000元。(2

)此項工作建議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牽頭,國家環保局和國家林業局具體操辦。(

3)在“喬改灌”的過程中,適當擴大灌草混種的面積,使得原有的防沙作用還有所加強。(4)在1000公裏的“喬改灌”的工作基礎上,逐漸將此工作推廣到4500公裏。(5)大部分喬木已到了過、成熟期(枯死期),現改種為灌木真是天賜良機,改種灌木比喬木成本低的多。改種的灌木、草木以選用當地灌草木為好,它們具有天然的適應性,且成本低。(6)改造的資金由國家財政支出。(鼓勵有財力的公司參與捐贈) 參考文獻:(1)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51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 2)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墨西哥,1998.

3)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壹》,前沿科學,2008年第2期、北京,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