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體、丹丹體、私奔體……修辭學如何面對這些“體”?
當下流行語中最“抓人眼球”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體”層出不窮.什麽咆哮體、葛優體、私奔體、凡客體、丹丹體、紅樓體、腦殘體、銀鐲體、紡紗體……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仿效者的隊伍因之而風起雲湧、蔚為壯觀,掀起“全民造句”的大潮.讓人感到迷惑的是,這裏的“體”指的究竟是什麽?有的體只涉及壹個句式或者壹組句子的格式,例如只需往“愛 ,不愛 ;是 ,不是 ,我是 ”裏填進合適的詞語就完成了凡客體的寫作;有的體則依賴於壹個語篇的結構,例如咆哮體就需要有壹個以“傷不起啊”結尾的感嘆句作為標題或起首句,然後以帶有多個驚嘆號的句子,與“有木有”收句的句子交叉編排構成正文,最後再以“傷不起”和大量的驚嘆號收尾;也有的體只需要出現幾個甚至壹個標記性的短語即可,例如只要有“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剛剛作出了壹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便足以讓人感受到3Q體的意味;當然也有的體只是壹種風格的感受,例如只要有了壹個拙劣的直譯者翻譯莎士比亞著作時的那種拿腔捏調、華而不實的感覺,再配合以不加標點,就成了紡紗體……確實很難找到壹個統壹的標準將它們整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