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寫的書都有哪些?
《大敗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營銷》(2003年)、《被誇大的使命》(2004年)、《大敗局2》(2007年)、《激蕩三十年》(2007年)、《跌蕩壹百年》(2008年)、《吳敬璉傳》(2010年)《浩蕩兩千年》(2011)《歷代經濟變革得失》(2013)《這些年馬雲犯過的錯誤》(2014)《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2015)
《大敗局》《大敗局2》通過對近百位影響中國企業發展的重要人物的專訪,探尋中國企業"中國式失敗"的基因.本節目揭示了諸多不為外人知的秘聞,精選著名企業的案例並由吳曉波親自作了教案式解讀。
《穿越玉米地》《穿越玉米地》是壹本財商寓言,構思來自於吳曉波在壹次授課時講的內容。“穿越玉米地”的過程指的正是創業決策的過程。吳曉波將自己十多年來與500多家大小企業接觸中所得到的企業經營和資本運營的思想,直接嫁接到了人物身上。與教妳如何適應各種變化的暢銷書《誰動了我的奶酪》相比,該書則以寓言的形式告訴讀者如何處理各種關系,使自己成為成功者
《非常營銷》以營銷理念為講述平臺,以第壹手的調研材料對娃哈哈公司數年來的營銷歷程進行了理性、透徹的剖析。在壹批中外知名企業成敗得失的碰撞與對比中,講述娃哈哈成功營銷的精髓。中國最神秘的營銷大師宗慶後說:“營銷的真諦其實很簡單,就是買與賣,就是知何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可顛倒是往往愈是簡單,人們卻愈難把握。”開放式的觀察視角是《非常營銷》有聲讀物的最特點。
《被誇大的使命》企業家可能是當今中國最尷尬的壹個群體。他們壹方面被視為“國家英雄”和“財富榜樣”,另壹方面則遭遇“原罪”的質問。他們壹方面是最強勢的階層,最被羨慕和最受歡迎,甚至被賦予秩序重裝的責任,另壹方面,卻又被仇視和邊緣化。他們為什麽會陷入壹個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都如此紊亂的處境?
《激蕩三十年》盡管任何壹段歷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國,卻是最不可能重復的。在壹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裏,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日漸瓦解了,壹群小人物把中國變成了壹個巨大的試驗場,它在眾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商業社會轉軌。
《跌蕩壹百年》作者從壹個特殊角度記錄中國企業的發展歷史,有文獻價值,又有相關的歷史,此為上半部,敘述1870~1937年的中國企業變革。作者希望從歷史中找到答案,從近代、民國到解放前夕,從洋務運動到民族資本中的各界人物中尋找中國商業進步的血脈基因。
《吳敬璉傳》在當代中國經濟改革史上,吳敬璉之重要性在於,他幾乎參與了建國之後所有的經濟理論爭議,由他的思想演進出發,可以勾勒出中國經濟變革理念的大致曲線。吳敬璉對這個轉型國家的貢獻,除了改革思路上的創新外,還在於他那份獨立思考、直言不諱的知識分子風骨。書中,吳敬璉緩緩敘述,吳曉波奮筆記述,歷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動聲色地姍姍走近,又姍姍走遠,壹段波瀾壯闊的人生在回憶者與記錄者之間穿梭,如畫卷展開。
《浩蕩兩千年》內容簡介:中國的工商文明為什麽早慧而晚熟?中國的商人階層在社會進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中國的政商關系為何如此僵硬而對立?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最終將以怎樣的方式全面建成?在"中國特色"與普世規律之間是否存在斡旋融合的空間?
《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本書從中國完成大壹統之前的兩次重要變法:管仲變法和商鞅變法開始入手,到漢武帝變法、唐宋兩朝的經濟變革,明清經濟停滯,洋務運動、民國、中華人民***和國(1949~1977;1978~2013),從古至今,超越千年。通過對歷代經濟變革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出,最近三十多年中國經濟大崛起,是兩千年經濟變革史的壹次合理演進,如果從歷史的視角上看,我們能夠看出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未來的發展可能會往哪個方向去,我想,這也是看歷史最有意義的地方。
《這些年馬雲犯過的錯誤》吳曉波老師在《這些年馬雲犯過的錯誤》中說馬雲是中國宏觀經濟改革的幸運者,因為有幸搭上了中國對外貿易開放的東風,阿裏得以脫引而出、快速發展!用這幾年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不論什麽時代,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其實是吳曉波寫給他18歲女兒的壹篇文章。她初中畢業就到溫哥華讀書,後來女兒對他說想學音樂,就退學了,到上海讀了兩年音樂。從安穩的角度說,女兒在溫哥華讀完以後可以去讀排名前三的大學,似乎是更好的選擇。但是她願意去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和喜歡的工作,吳曉波覺得也是壹種“不將就”,因此他寫這篇文章,也表示非常支持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