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器為什麽能改變電動機的轉速和扭矩
變頻器就是改變交流電源的周期,電機中磁場的轉速v與線圈的對數n與電源的頻率f成正比,v=2*60nf,異步電機轉速比磁場的轉速稍低,也就是轉子總是落後磁場才能切割磁力線,產生扭矩。電機的功率是壹定的,速度越大的,力矩就越小,速度小的力矩就大。
因此變頻器是可以調整轉速和力矩的。
當變頻器調速到大於50Hz頻率時,電機的輸出轉矩將降低,通常的電機是按50Hz電壓設計制造的,其額定轉矩也是在這個電壓範圍內給出的。因此在額定頻率之下的調速稱為恒轉矩調速。
變頻器輸出頻率大於50Hz頻率時,電機產生的轉矩要以和頻率成反比的線性關系下降。當電機以大於50Hz頻率速度運行時,電機負載的大小必須要給予考慮,以防止電機輸出轉矩的不足。舉例,電機在100Hz時產生的轉矩大約要降低到50Hz時產生轉矩的1/2。
擴展資料改變頻率和電壓是最優的電機控制方法,如果僅改變頻率而不改變電壓,頻率降低時會使電機出於過電壓(過勵磁),導致電機可能被燒壞。因此變頻器在改變頻率的同時必須要同時改變電壓。輸出頻率在額定頻率以上時,電壓卻不可以繼續增加,只能是等於電機的額定電壓。
例如:為了使電機的旋轉速度減半,把變頻器的輸出頻率從50Hz改變到25Hz,這時變頻器的輸出電壓就需要從400V改變到約200V。
電機在工頻電源供電時起動和加速沖擊很大,而當使用變頻器供電時,這些沖擊就要弱壹些。工頻直接起動會產生壹個大的起動起動電流。而當使用變頻器時,變頻器的輸出電壓和頻率是逐漸加到電機上的,所以電機起動電流和沖擊要小些。
通常,電機產生的轉矩要隨頻率的減小(速度降低)而減小。減小的實際數據在有的變頻器手冊中會給出說明。通過使用磁通矢量控制的變頻器,將改善電機低速時轉矩的不足,甚至在低速區電機也可輸出足夠的轉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