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烏魚幾月放苗好

烏魚幾月放苗好

壹般從3月份至10月份均可放養烏魚苗

烏魚養殖技術:

烏魚成魚養殖是指在池塘等水體中將烏魚苗種養成商品食用魚的生產過程,目前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和浙江等地區養殖烏魚,采取成魚池精養化。烏魚精養是目前珠三角地區養殖烏魚的主要模式,畝產量壹般達3—4噸,高產塘每畝可達5—7噸。

壹.烏魚的精養化:

(1)池塘要求: 烏魚精養池以土池為好,不但造價低且適合其生活習性,便於調節水質,還不損傷魚體。水面大小均可,但水面太大則容易造成烏魚苗攝食不均,馴食困難,難於管理。因此,精養塘壹般3—5畝為宜,水深1.5米以上,池底以沙泥為宜,魚池四周環境安靜,排灌方便。魚苗下池前,魚池徹底排幹曬底,用生石灰和茶粕清塘消毒後進水培育浮遊生物,池水PH值要求7.8—8.5,透明度為30—40厘米。

(2) 魚苗投放:壹般從3月份至10月份均可放養烏魚苗,但放養時間多集中在4—6月份。放苗前,先放20—30尾桶裝試水,以觀察水體藥性是否已消失。放養規格要整齊,魚種健壯、低傷病。放苗量視放養規格,壹般全長3厘米規格的魚種每畝放15000—20000萬尾。

(3)飼料投餵:烏魚屬肉食性魚類,目前人工養殖生魚仍以冰鮮魚、小雜魚作為主要餌料,但現用膨化飼料取代冰鮮雜魚,飼養生魚取得成功,而且這也將成為今後集約化精養生魚的主要方式。投餵膨化飼料馴食方法為:開始用冰鮮魚漿誘食,2、3天後根據魚苗口徑用相應大小的膨化飼料與冰鮮魚漿拌餵,直至主要用膨化飼料(90%以上)或全用膨化飼料,馴食過程需5—7天。每天早、晚投餵,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2—4%。投餵量應視天氣變化來調整。

二、飼養管理:

(1)經常調節水質:防止水質惡化 高密度養殖產生大量糞便,如不換水將造成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含量大大增加,水體溶氧含量減少,影響生魚食欲,出現生魚吐料現象,從而影響生魚生長,且容易滋生各種病菌。因此,要經常加註新水,防止水質惡化。池水每隔3天施放陳家珍菌群B型,用量為1壹2.5Kg/畝水面/次, 施用後起到降解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 凈化養殖池塘水環境。

 (2)防病治病: 每10—15天投餵藥餌公斤/3克磺胺嘧啶,以加強生魚的抗病能力。壹旦發現魚病及時治療,連續投餵藥餌4-5天。病害預防: 生魚的養殖是壹個集約化、高密度的生產過程,與野生自然環境下相差很大,所以這就大大增加了魚種感染各種各樣疾病的可能。壹旦發病,很容易使病情擴散,即使采取治療措施,花費往往很高而結果也未必理想,給養殖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在生魚養殖過程的病害防治,應註重於“以防為主,防重於治”的方針。 魚的發病: 是魚體受傷、病原菌、水體環境三者相互作用下,致使魚體抵抗力. 免疫力會很低的, 會因此形成魚體患病。了解到這壹點,對於生魚的病害防治,可從改良環境、增強生魚抵抗力、減弱病原菌二方面來著手。

(1)加強飼養管理,增強魚體自身抗病能力。適量投餵,保證飼料質量(請選用,生魚專用飼料),加強日常養殖管理。

(2)改善生態環境 ,保持水質幹凈清新及各理化因子的穩定性,定期施放陳家珍菌群B型,定期更換新水,保持水環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