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戰場再換帥,是局勢緊迫還是要有大動作?
為什麽會臨陣換帥?
臨陣換帥往往被稱為兵家大忌,因為壹些大變動可能造成互相默契不夠,導致士氣低落,況且這還是俄羅斯又壹次換帥。
被稱為“末日將軍”的蘇羅維金擔任指揮期間,俄軍戰術上明顯有了凝聚力,也穩住了前線力量,那麽為什麽還要突然換掉蘇羅維金呢?
主要還是俄烏形勢上的重大變化。
壹、在索萊達爾的戰局,俄方占據優勢。盡管俄方稱完全掌控、烏方堅決否認,但俄“瓦格納”雇傭兵集團、英國國防部、美國國防部透露的消息都是索萊達爾有“很大壹部分”已落入俄羅斯手中。
掌控索萊達爾,壹方面可以切斷巴赫穆特和謝韋爾斯克之間的直接補給線,另壹方面俄軍將包圍巴赫穆特的烏軍,打通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馬托爾斯克的道路,進而推動哈爾科夫方向的進攻。
在這樣的局勢下,俄軍需要把蘇羅維金解放出來。沖突期間,蘇羅維金表現出的軍事能力,能打硬仗,也同樣擅長戰略指揮,其轄下部隊傷亡率比其他俄軍部隊低很多。利用他的戰術指揮能力,他指揮的某壹方向的軍隊能成為更機動的“利刃”。
二、新年伊始,原本對援烏疲軟的美西方國家,又開始源源不斷軍援武器,而且這次多國拿出了戰車坦克。法國“逾越了紅線、打破了軍事禁忌”,率先宣布援烏AMX-10RC裝甲戰車,這壹戰車在外界多被歸類為“輕型坦克”。壹直咬緊牙不松口的德國,同樣宣布了援助烏40輛“黃鼠狼”戰車的計劃,並在3月底前完成交付。援烏大戶美國,不僅要援助“愛國者”反導防空系統,還公布了壹份沖突爆發以來價值最高的援助計劃,包括提供“布雷德利”步兵戰車,英國也緊隨其後,準備提供“挑戰者2”重型主戰坦克。
西方援助烏克蘭戰車和坦克,將使俄烏地面攻勢更加激烈。這些西方戰車的到來,對於開春之後的戰場局勢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俄軍再次換帥,是有加快進度,是提前做好對這些更高層次軍援的應對。
三、最近傳出消息,說是俄羅斯在征兵三十萬之後,準備再次動員50萬新兵,把俄軍前線兵力提升到極大增長。而與此同時,普京帶人多次前往軍工企業視察,甚至不惜頒布法令,要求軍工企業保證都能生產出更多的武器裝備來武裝更多的軍隊,要求對烏打擊力量不僅不會被消耗完,還要越打越多。
這樣壹來,兵員、兵線的增加都需要新的統籌安排,臨時換帥進行了更明確的分工:新總指揮格拉西莫夫可以動用此前未曾完全加入的遠程航空兵、海軍、總參情報局力量,薩留科夫負責組織人員培訓,基姆負責制定作戰計劃,蘇羅維金繼續指揮在特別軍事行動區的部隊。
四、隨著俄烏雙方的激戰消耗,烏軍的兵源補充變得十分困難,由於人員損失巨大,第十輪征兵後烏克蘭已經加入了大量女兵,但為了維持這種對峙消耗局勢,不排除北約士兵以雇傭兵形式大量介入。所以俄軍也在迅速加快實力提升,防止局勢變得更為被動,幹脆先下手為強。
延伸閱讀:
媒體:俄軍再換帥被認為是把俄軍總參謀長架到火上烤
直新聞:俄國防部周三宣布,對烏軍事行動總指揮再度換人,由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出任,管先生,妳對此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管姚:俄羅斯的最新軍事任命,顯然由俄防長紹伊古主導,當然也壹定會征得俄總統普京的同意,這意味著對烏軍事行動指揮層級的顯著提升。這次被替換的有“末日將軍”之稱的原指揮官蘇洛維金及其前任,基本都是戰區或軍兵種司令級別。俄國防部相關聲明,對提高軍事指揮層級式換帥,主要給出三個解釋:首先,軍事任務擴展升級的指揮需要;其次,戰區軍兵種協同指揮需要;第三,提升前線軍需供應保障與效率的指揮需要。
但這次換帥行動本身,也有兩個潛在信息值得關註:首先,俄軍高層乃至俄總統本人,對軍事行動進展並不滿意。尤其在進入新年第壹天,俄軍在烏壹處軍營遭烏方利用美軍援助的海馬斯火箭炮偷襲得手,蒙受對烏特別軍事行動以來最大規模戰損,俄方稱89名官兵身亡,而烏方通報的殺傷數字更多達好幾百人。此前,俄軍從哈爾科夫周邊敗退,尤其是從占據的赫爾松市主動退出,俄軍高層遭遇罕有的國內批評,其中兩個最嚴厲的批評者同在前線參戰,分別是俄雇傭軍組織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裏戈津與俄車臣***和國總統卡贊羅夫,後者更是在去年9月俄軍敗退哈爾科夫後,指名道姓炮轟俄軍指揮官拉平將軍指揮無方,應立即解職,而格拉西莫夫“壹味替手下護短”,同樣應該問責。
其次,紹伊古盡管全面承壓,軍事行動困難重重,但仍能主導軍營換帥,意味著至少就現階段,俄軍高層包括高級將領仍能獲得總統普京的信任與授權。壹個細節信號是,雖然拉平少將在哈爾科夫吃了敗仗,但上周剛獲提升為對烏軍事行動前線指揮官。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末日將軍”由前線總指揮調整為排第壹的副總指揮,恐怕也不能算問責降職,因為來了軍職最高階將領坐鎮指揮。當然,現在指揮壓力傳導到了格拉西莫夫,甚至有軍事博主認為,這是把俄軍總參謀長架到火上烤的最新任命。
直新聞:為什麽格拉西莫夫出任前線總指揮,被認為是架到火上烤?
特約評論員管姚:和俄防長紹伊古壹道,格拉西莫夫被公認是俄對烏軍事行動的主要戰略設計者與執行者之壹。美西方對格拉西莫夫的名字並不陌生,去年俄軍舉行勝利日閱兵,這是俄軍打響對烏特別軍事行動後的壹次軍力展示,廣受外界關註,但作為俄軍最高軍事指揮官,格拉西莫夫罕有地缺席了,當時美西方媒體就盛傳,格拉西莫夫可能在前往俄烏沖突前線視察督戰時,遇襲受傷。當然這壹猜測並未獲俄方證實。就在上月,美媒也曾爆料,美國情報系統在截獲格拉西莫夫前線督戰情報後,並未向烏方通報,尤其當獲知烏方單方面拿到情報後,美方曾壹度施壓阻止烏方行動,因為擔心沖突會全面引爆升級,這也從另壹個側面印證所謂“受傷說”,絕非空穴來風。
俄軍最高軍事指揮官走向前線指揮臺,當然要拿出戰果來證明自身,這也讓媒體傳言已久的所謂“春季攻勢”備受關註。壹個即時觀測指標是,俄軍對巴赫穆特近兩個月的拉鋸攻勢,能否獲得突破。壹直質疑格拉西莫夫的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裏戈津,已經宣布其雇傭軍拿下巴赫穆特附近的小城索來達爾,他周二再度發推抨擊俄國防部,吹噓自己的戰場體驗,“遠勝那些在國防部幹了幾十年的人”。也正因此,熟諳俄羅斯安全事務的倫敦資深觀察家馬克·加萊奧蒂,昨天甚至發推稱,格拉西莫夫出任前線總指揮其實是“貶職”,是所謂demotion,因為其軍事生涯將很大程度上命懸壹線,系於俄軍在戰場前線的推進與表現。
直新聞:那麽格拉西莫夫的最新任命,對俄烏沖突又意味著什麽?
特約評論員管姚:“末日將軍”蘇洛維金對軍事行動的指揮權維系了三個月,現在格拉西莫夫能指揮多久,外界很難預料。但可以預料的是,留給格拉西莫夫的時間,恐怕也並不多。就在周三,俄電視臺播出了壹段預錄的俄總統與官員視頻連線開會場景,其中有段令外界大跌眼鏡的罕見場景,普京直接打斷副總理德尼斯·曼圖洛夫的講話以及之後的辯白,直言對方不要“糊弄傻子”。許多西方媒體在報道這壹幕時,都用了類似普京壓不住火的說法,像昨天路透社電稿標題就稱,PutinLosesIt。在這場讓普京大發脾氣的視頻會議上,普京也談到了俄烏沖突,他強調與對烏特別軍事行動關聯的所有問題,都必須盡快解決。此前,普京在會見前線戰亡士兵的母親群體並與其深入交談後,已在元月2日下令紹伊古,要求拿出對前線俄軍軍需供應的詳盡報告,並就武備細節及俄國防部改進工作列明具體改進舉措。
如俄國防部聲明所指出的,格拉西莫夫就任前線總指揮後面對的三大緊迫任務,包括強化軍兵種協同、強化前線戰事指揮等,都可以其最高階軍事將領的位階與授權來強推,但第三項即所謂提升前線軍需戰備供應,格拉西莫夫即使貴為俄軍總參謀長,恐怕也是有相當無力感的,短期內料難作出實質性改進。俄烏沖突已然跨年,下月就將迎來周年,軍事沖突越來越演變為消耗戰、系統能力戰,但壹支軍隊的軍備消耗與保供能力,包括背後為其提供全面支持的國家系統能力,是光靠打仗打不出來的,這恐怕是格拉西莫夫及其前任總指揮們,面對的最大挑戰與困境。同樣要指出,烏軍進入新年,也在面臨新的戰場態勢與外部環境,美德法等西方大國都已宣布,要軍援包括布拉德利戰車、AMX-10RC輕型坦克在內的系列重裝武備,烏軍高階指揮官也已誇下海口,只要能拿到400輛重裝坦克、500到600輛步戰車、300門火炮,烏克蘭就能贏得戰場勝利。所以這樣看,俄烏新年都有更大動力試圖打破戰場現狀,這也意味著,雙方接下來的春季攻勢,無論在戰事規模或血腥殘酷程度上,都將再度升級。
作者丨管姚,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曾子瑾,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