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
專家提醒,預防甲型H1N1流感要做到以下幾點: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體健康。
(3)應保持室內通風,少去人多、不通風的場所。
(4)做飯時生熟要分開,豬肉烹飪至71℃以上,以完全殺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
(6)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如無紙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常備治療感冒的藥物,壹旦出現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盡早服藥對癥治療,並盡快就醫,不要上班或上學,盡量減少與他人接觸的機會。
(8)避免接觸出現流感樣癥狀的病人。
(9)由於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針對甲型H1N1流感只有豬用疫苗,人註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預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還可用酒精為日常用品消毒。
1出入境人員須知
4.正確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衛生是預防傳染病的首要條件。用洗手液徹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均可保持手部衛生。
1、什麽時候應洗手?
(1)在接觸眼、鼻及口前
(2)進食及處理食物前
(3)入廁後
(4)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汙時,如打噴嚏及咳嗽後
(5)觸摸過公***對象,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及門柄後
(6)為幼童或病人更換尿片後,及處理被汙染的物件後
(7)探訪醫院及飼養場的前後
(8)接觸動物或家禽後
壹般情況下,當雙手有明顯汙垢或可能被體液沾汙例如如廁後或更換尿片後,打噴嚏及咳嗽後,應用洗手液(肥皂)及清水洗手。如雙手沒有明顯汙垢時,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
2、正確洗手步驟:
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
(1)開水龍頭沖洗雙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最少用二十秒時間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時切勿沖水。
(4)洗擦後才用流動的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幹凈。
(5)用幹凈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幹雙手,或用幹手機將雙手吹幹。
(6)雙手洗幹凈後,不要直接觸摸水龍頭,可用抹手紙包裹著水龍頭,才把水龍頭關上;或潑水將水龍頭沖洗幹凈。
3、註意:
(1)切勿與別人***享毛巾或紙巾。
(2)擦過手的紙巾用後應妥善棄置。
(3)個人用的抹手毛巾應放置妥當,並應每日至少徹底清洗壹次,如能預備多於壹條毛巾作經常替換,則更為理想。
4、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程序如下:
把足夠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於掌心,然後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處至少20 秒直至雙手幹透。
5.正確使用口罩
佩戴外科口罩要註意的事項(佩戴口罩前,以及脫下口罩前後都必須洗手):
1、要讓口罩緊貼面部:
(1)口罩有顏色的壹面向外,有金屬片的壹邊向上;
(2)系緊固定口罩的繩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繞在耳朵上,使口罩緊貼面部;
(3)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
(4)把口罩上的金屬片沿鼻梁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
2、佩戴口罩後,避免觸摸口罩,以防降低保護作用;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後都要徹底洗手。
3、脫下口罩時,應盡量避免觸摸口罩向外部分,因為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4、脫下口罩後,放入膠袋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
5、外科口罩應最少每天更換,口罩如有破損或弄汙,應立即更換。
[編輯本段]衛生部公布甲型H1N1流感監測方案
為早期發現、報告和診斷甲型H1N1流感病例,長期監測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變化趨勢,衛生部日前制定並公布了 《甲型H1N1流感監測方案(第壹版)》。
監測方案指出,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病例的監測主要適用於我國出現輸入性的散發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及輸入病例導致我國出現本土的有限傳播,但尚未出現病毒的持續人間傳播和基於社區水平的流行和暴發。
根據監測方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後,應於2小時內通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進行網絡直報。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港口、機場、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時,應當立即向國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互相通報。
監測方案指出,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條件下,應盡快將病例轉運至當地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病例報告後,應盡快對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病人的病情進展和流行病學調查的深入,收集病例的臨床資料,包括病程記錄、醫囑單、實驗室檢查結果等,隨時將更新的調查結果和資料上報,並提出相應的防治建議。
監測方案還詳細介紹了病例標本的采集、檢測、上送以及病例的排查、訂正、檢測結果報告和反饋等方面的內容。
中華人民***和國衛生部
公 告
2009年 第8號
經國務院批準,現公告如下:
壹、將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納入《中華人民***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二、將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納入《中華人民***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特此公告。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
[編輯本段]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第三版
中國網10月13日訊 記者從衛生部獲悉,為有效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科學、規範、有效地開展醫療救治工作,由衛生部甲型H1N1流感臨床專家組牽頭,並委托中華醫學會組織相關專家,結合我國甲型H1N1流感實際診療經驗,借鑒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地區甲型H1N1流感相關資料,對《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試行版第二版)》進行了修訂、完善,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2009年7月10日印發的《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試行版第二版)》(衛發明電〔2009)123號)同時廢止。
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
本診療方案是在7月10日第二版診療方案基礎上,依據近期國內外研究成果及我國甲型H1N1流感診療經驗修訂而成。由於這種甲型H1N1流感是壹種新發疾病,其疾病規律仍待進壹步觀察和研究。
壹、病原學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屬於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屬(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顆粒呈球狀,直徑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許多放射狀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別是紅細胞血凝素(HA)、神經氨酸酶(NA)和基質蛋白M2。病毒顆粒內為核衣殼,呈螺旋狀對稱,直徑為10nm。為單股負鏈RNA病毒,基因組約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個獨立片段組成。病毒對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劑敏感;對熱敏感,56℃條件下30分鐘可滅活。
二、流行病學
(壹)傳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為主要傳染源,無癥狀感染者也具有傳染性。目前尚無動物傳染人類的證據。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汙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過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有待進壹步確證。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四)較易成為重癥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出現流感樣癥狀後,較易發展為重癥病例,應當給予高度重視,盡早進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
1.妊娠期婦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應用免疫抑制劑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歲以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體重指數≥40危險度高,體重指數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齡<5歲的兒童(年齡<2歲更易發生嚴重並發癥);
5.年齡≥65歲的老年人。
三、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
潛伏期壹般為1-7天,多為1-3天。
(壹)臨床表現。
通常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包括發熱、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現嘔吐和/或腹瀉。少數病例僅有輕微的上呼吸道癥狀,無發熱。體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體腫大。
可發生肺炎等並發癥。少數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出現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可誘發原有基礎疾病的加重,呈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病情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
(二)實驗室檢查。
1.外周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壹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檢查:部分病例出現低鉀血癥,少數病例肌酸激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升高。
3.病原學檢查:
(1)病毒核酸檢測: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檢測呼吸道標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氣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結果可呈陽性。
(2)病毒分離:呼吸道標本中可分離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抗體檢查:動態檢測雙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異性抗體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胸部影像學檢查。
合並肺炎時肺內可見片狀陰影。
四、診斷
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是防控與有效治療的關鍵。
(壹)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況之壹即可診斷為疑似病例:
1.發病前7天內與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並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
密切接觸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護的情況下,診治、照看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與患者***同生活;接觸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等。
2.發病前7天內曾到過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現病毒的持續人間傳播和基於社區水平的流行和暴發)的地區,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
3.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甲型流感病毒檢測陽性,尚未進壹步檢測病毒亞型。
對上述3種情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檢查。
(二)臨床診斷病例。
僅限於以下情況作出臨床診斷:同壹起甲型H1N1流感暴發疫情中,未經實驗室確診的流感樣癥狀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樣癥狀疾病時,可診斷為臨床診斷病例。
甲型H1N1流感暴發是指壹個地區或單位短時間出現異常增多的流感樣病例,經實驗室檢測確認為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臨床診斷病例可安排病原學檢查。
(三)確診病例。
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同時有以下壹種或幾種實驗室檢測結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
2.分離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雙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異性抗體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五、重癥與危重病例
(壹)出現以下情況之壹者為重癥病例:
1.持續高熱>3天;
2.劇烈咳嗽,咳膿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紫紺;
4.神誌改變:反應遲鈍、嗜睡、躁動、驚厥等;
5.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脫水表現;
6.影像學檢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8.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
(二)出現以下情況之壹者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臟器功能不全;
4.出現其他需進行監護治療的嚴重臨床情況。
六、臨床分類處理原則
(壹)疑似病例:在通風條件良好的房間單獨隔離。住院病例須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檢查。
(二)臨床診斷病例:在通風條件良好的房間單獨隔離。住院病例須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檢查。
(三)確診病例:在通風條件良好的房間進行隔離。住院病例可多人同室。
七、住院原則
根據患者病情及當地醫療資源狀況,按照重癥優先的原則安排住院治療。
(壹)優先收治重癥與危重病例入院。對危重病例,根據當地醫療設施條件,及時轉入具備防控條件的重癥醫學科(ICU)治療。
(二)不具備重癥與危重病例救治條件的醫療機構,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要及時將病例轉運到具備條件的醫院;病情不適宜轉診時,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或者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組織專家就地進行積極救治。
(三)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較易成為重癥病例,宜安排住院診治。如實施居家隔離治療,應密切監測病情,壹旦出現病情惡化須及時安排住院診治。
(四)輕癥病例可安排居家隔離觀察與治療。
八、治療
(壹)壹般治療。
休息,多飲水,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高熱病例可給予退熱治療。
(二)抗病毒治療。
研究顯示,此種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oseltamivir)、紮那米韋(zanamivir)敏感,對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耐藥。
對於臨床癥狀較輕且無合並癥、病情趨於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無需積極應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對於發病時即病情嚴重、發病後病情呈動態惡化的病例,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應及時給予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進行抗病毒治療。開始給藥時間應盡可能在發病48小時以內(以36小時內為最佳)。對於較易成為重癥病例的高危人群,壹旦出現流感樣癥狀,不壹定等待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即可開始抗病毒治療。孕婦在出現流感樣癥狀之後,宜盡早給予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治療。
奧司他韋:成人用量為75mg b.i.d.,療程為5天。對於危重或重癥病例,奧司他韋劑量可酌情加至150mg b.i.d.。對於病情遷延病例,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1歲及以上年齡的兒童患者應根據體重給藥:體重不足15kg者,予30mg b.i.d.;體重15-23kg者,予45mg b.i.d.;體重23-40kg者,予60mg b.i.d.;體重大於40kg者,予75mg b.i.d.。對於吞咽膠囊有困難的兒童,可選用奧司他韋混懸液。
紮那米韋:用於成人及7歲以上兒童。成人用量為10mg吸入 b.i.d.,療程為5天。7歲及以上兒童用法同成人。
(三)其他治療。
1.如出現低氧血癥或呼吸衰竭,應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包括氧療或機械通氣等。
2.合並休克時給予相應抗休克治療。
3.出現其他臟器功能損害時,給予相應支持治療。
4.合並細菌和/或真菌感染時,給予相應抗菌和/或抗真菌藥物治療。
5. 對於重癥和危重病例,也可以考慮使用甲型H1N1流感近期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或疫苗接種者免疫血漿進行治療。
對發病1周內的重癥和危重病例,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宜早期使用。推薦用法:壹般成人100-200ml,兒童50ml(或者根據血漿特異性抗體滴度調整用量),靜脈輸入。必要時可重復使用。使用過程中,註意過敏反應。
該病毒非常活躍,可由人傳染給豬,豬傳染給人,也可在人群間傳播。人群間傳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噴嚏為媒介。 人際傳播,空氣飛沫傳播為主。流感患者及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發病後1—7天有傳染性,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 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過禽傳染給人,不能通過人傳染給人。
癥狀
體溫突然高熱超過(>39°C),肌肉酸痛感明顯增強,伴隨眩暈、頭疼、腹瀉、嘔吐等癥狀或其中部分癥狀。 普通人流感與人感染豬流感後的癥狀相似。 感染後的癥狀主要表現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導致死亡。
病毒 H1N1 冠狀病毒 H5N1
潛伏期
新型HINI病毒可能在人體潛伏7天後才表現出病癥。 流感的潛伏期為1-4天,平均為2天。 人禽流感潛伏期壹般為1-3天,通常在7天以內。
死亡率 死亡率6.77% 可以致死,但死亡率較低。 人患禽流感死亡率達60%
易感人群
HINI致死的患者年齡絕大多數在20歲至45歲之間,屬於青壯年。
老年人,患有肝臟、腎臟、心臟等慢性病的四類人群最易感染,以及經常接觸流感人群的醫護人員,兒童。 在已發現的感染病例中,13歲以下的兒童所占比例較高,病情較重,其屬於易感人群。
防治疫苗
中國已研制可預防的疫苗,已對易感人群開始接種. 已研制出可預防流感的疫苗,接種時間多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種1次。
各國已經在研制預防禽流感的疫苗。
甲型H1N1流感與普通流感的具體區別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後的早期癥狀與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身體疼痛、喉痛、頭痛、發冷、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而甲流和普通流感的區別在於以下幾點:
首先:感染甲型H1N1流感後3-6小時內會急速發高燒(37.8度以上) 高燒會持續3-4天,且會急速的全身性肌肉酸痛,嚴重的全身性肌肉酸痛、關節疼痛,而普通流感則是逐漸發燒及全身性肌肉酸痛,輕微的全身性肌肉酸痛、關節疼痛,偶會發高燒;第二,約80%以上感染甲型H1N1流感後會有嚴重的頭痛,而普通的流感則是輕微的頭痛;第三,甲型H1N1流感無流鼻涕但有咳嗽及喉嚨痛,普通的流感則是流鼻涕及咳嗽;第四,甲型H1N1流感幾乎沒有打噴嚏(較不常見),而普通流感會打噴嚏,除此之外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大多數的人會有發燒惡寒,持續會有嚴重的疲勞感與虛弱,並且會有嚴重的胸部壓迫感,而扁桃腺不會腫,普通的甲流只是偶會有惡寒,輕微的疲勞感,無胸部壓迫感,而扁桃腺會腫。
學生免費接種甲流疫苗
2009-10-29上海各大兒科醫院監測顯示,近期患感冒孩子增多,和往年相比仍屬平穩,但甲流防控形勢嚴峻。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近期居家要註意室內通風將啟動重點人群學生的免費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種,繼續推行其他人群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接種,加強甲型H1N1流感和季節性流感的前期預防。[8]進入11月之後,隨著天氣不斷轉涼,早晚溫差變化較大,患感冒的人也逐漸增多,現在也是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那麽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流感的癥狀相似,但是有很多的區別,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加以區分,以便選擇正確的應對方案呢?今天(11月4日)我們請到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呼吸病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主任李友林,就這壹主題為網友做出解讀。
[編輯本段]中藥預防配方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預防方案
1.漱飲方
藥物組成 金銀花6克、大青葉6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2.老年預防方
藥物組成 太子參10克、蘇葉6克、黃芩10克、牛蒡子10克
3.孕婦預防方
藥物組成 白術6克、黃芩6克、蘇葉3克、銀花6克
4.兒童預防方
藥物組成 蘆根10克、桑葉5克、豆豉5克、銀花5克
5 高危人群預防
1.太子參10克、蘇葉6克、黃芩10克、牛蒡子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