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續寫的伊藤計劃三部曲——《屍者的帝國》

續寫的伊藤計劃三部曲——《屍者的帝國》

伊藤計劃是我很喜歡的作者,《屠殺器官》和《和諧》已經寫過書評,這次想要來講這壹部他只寫了30頁稿紙就因肺癌去世,所以剩下的書是由他的好友圓誠塔在其死後參考其創作筆記花了三年四個月寫完的。

我們依舊來看壹下故事簡介:?

十九世紀,由維克托?法蘭肯斯坦博士開發的生物創造技術普及世界各地。這種將“靈素”?寫入死者體內而產生的新生命稱為“屍者”,被人類普遍用在勞動和軍事用途上。

倫敦大學的醫學生約翰?華生因為表現出色,被凡赫辛教授推薦加入直屬維多利亞女王的秘?密情報機關,成為壹名間諜。他接受上司M?的指令前往阿富汗內陸調查傳聞由阿列克塞?卡?拉馬助夫建立的“屍者的帝國”。他和負責記錄的助手星期五壹起動身前往阿富汗。和阿列?克塞長談壹夜的華生知道了最早的屍者“THE ONE”仍然活著,同時也見到人類夢寐以求的新型屍者的存在。

傳聞已經消失的“維克托筆記”中也記載著解開屍者之謎的關鍵。為了找到那份筆記,華生?踏上了他從未想像過的遙遠旅程……

伊藤計劃對於事物有壹個基本的哲學觀點就是語言哲學觀。就故事的時間點而言伊藤計劃三部曲的順序應該是《屍者的帝國》?《屠殺器官》?《和諧》。就其語言哲學的推進而言,則應該從《屠殺器官》的語言是壹種器官,到《和諧》的語言是影響人意誌的實存,最終到這本《屍者的帝國》,語言最終觸及的是人類的靈魂。

反過來,是否只要有了用語言模仿的靈魂,假的靈魂就能造出人類?屍者的帝國就是要討論這屬於上帝的21克靈魂的始末。

在《屍者的帝國》中,被註入靈素的屍體能夠死而復生,然而死而復生的代價是失去靈魂沒有意誌,和人類的差別在於眼睛以及語言,更接近於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機器人。

然而這種寫入程序的機械化靈魂的起源、演化、結果卻由書中慢慢地抽絲剝繭而壹點點被伊藤計劃哲學觀中的語言和圓誠塔的中世紀狂想曲而壹點點聯系起來。語言?心靈?靈魂,這樣壹個完整的循環通過基本書就體現出來。壹切的壹切需要在整本書看完之後才能去思考自己的答案。

是什麽區分出了人類,是靈魂嗎?如果是靈魂,那麽靈魂的本質是什麽,靈魂如何給人類意識,意識又是如何互相影響。

這就是伊藤計劃壹直在三部曲中質問的同壹個問題,語言究竟是什麽?

而且這部小說還有意思在加入了大量十九世紀的虛實結合的人物,有實際存在的歷史人物,例如南丁格爾、愛迪生;也有壹些是十九世紀末為背景的著名小說中登場的人物(如:《福爾摩斯探案集》中的約翰·華生,《魯賓遜漂流記》中的星期五),是壹個虛實交錯的世界。

所以不管是這部小說要深挖的人性真諦還是圓誠塔強大的中世紀文學素材累計,這部小說依舊是伊藤計劃三部曲中不可或缺的壹部。

推薦大家把伊藤計劃三部曲都看壹下,真的很有趣,會有壹些平時完全想不到的思考方式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