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亞洲華人企業家傳奇

亞洲華人企業家傳奇

個傳奇?壹個神話?

西單被譽為“中國青年人最大的匯聚地”。無論是南來的,還是北往的青年人,都會到西單看看。而夏末的北京晚上,壹直被很多年輕人認為有某種獨特的魅力和韻味。因此,在這個時間與地點壹直跳動著兩個最動人的因子“年輕、時尚”——太多的年輕人,太多的豆蔻年華。

不知是刻意選擇、還是無意巧合,董思陽將我們會面地點也選擇在了這裏。

熙熙攘攘的年輕人大潮中,董思陽是那種很出眾、壹眼便能被挑出來的女孩,壹襲綠色的連衣裙,給這浮躁的天氣增加了幾許涼意。

22歲,壹般是剛讀完大學的年齡,而她卻已有了5年的創業歷史——15歲開始參與商業,目前是香港鳳博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上海喜客多連鎖餐飲有限公司的執行總裁。20歲時曾被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評為亞太最具有潛力的女企業家,21歲被評為中國最年輕的女企業家,2007年被評為中國最有潛力的優秀企業家。在這壹系列榮譽的背後,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她的艱辛,但在她臉上卻找不出絲毫的疲憊與那種應有的成熟,很簡單,她仍舊是壹個22歲的小女孩,她仍舊保持著她這個年齡應有的清純與活力,還有那時不時露出的調皮笑容……

壹本書的啟示

董思陽認為她和很多80年的女孩壹樣,擁有很多目標。她也總是在想方設法地實現這些目標。而目標決定人們會成為什麽樣的人。17歲時,她為自己確立了人生目標,自此她壹直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出生醫學世家的董思陽,15歲自臺灣到新加坡留學,休息時間便成了“賺錢”的時間。她的第壹份工作是賣花,那時除了發現這些社會實踐能給自己的學業帶來增進外,並沒有意識到商業是什麽樣的,未來是否要在此領域發展。17歲時,她偶然看到壹本名為《亞洲華人企業家傳奇》的書,這本書介紹了很多成功的華人企業家,其中李嘉誠和郭臺銘的創業故事讓她深深的觸動。不僅是因為他們白手起家且壹波三折的創業艱辛,更在於他們獲得成功之後對於社會的種種回報,這讓當時只有17歲的董思陽從僅有懵懂的商業意識壹下子清楚認識到了企業家的價值所在。反復閱讀這本書之後,她憧憬著自己成為華人史上最傑出的女企業家。從此,在學習之余開始了她的經商生涯。

她在南洋理工大學讀書時,通過跟校長的協商,在學校獲得了壹個2平方米的貨架攤位,自此邁出了創業的第壹步:最先是賣光盤,由於內容新銷量很好,但後來銷量卻越來越差。經過調查,她發現因為跟校外同類店比,自己貨品數量少、價格又相對比較貴。於是她開始轉賣女孩的飾品,為此還從新加坡飛到中國有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進貨。雖然後來沒賺到多少錢,但獲得了經商的第壹筆經驗。

幸運之神似乎總是很垂青那些執著的人。19歲,董思陽靠著自己以前積累的經驗以及對市場的敏感度,靠賣橘子樹的方式賺到了第壹桶金——50萬新幣。之後利用這筆資金與幾個朋友建立了壹家貿易公司,後來發展成為香港鳳博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做電腦軟件進出口以及物流和人力資源調配,目前有近800名員工。22歲,她看重有機食品行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後,在上海創立了中國第壹家有機茶餐廳——上海喜客多連鎖餐飲,倡導健康飲食理念、普及有機健康食品,預備壹年內在北京、上海、深圳發展20家加盟店。

在追夢的過程中,她遇到過其他機會的誘惑也遇到過困難,但從未想過放棄。讀大學時,孫燕姿的音樂制作人李偉菘到董思陽的學校選拔音樂人才,董跑到他面前清唱了壹首張惠妹的《聽海》,讓李偉菘頗為贊賞她的勇氣和嗓音。但她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這離她為自己的設立的目標太過遙遠。

2005年,董思陽遭遇到了創業以來最大壹次挫折。印尼巴淡島要開發壹個工業園,希望日本、新加坡等國的房地產商進駐。於是她和她的合作夥伴就去投資了。然而當年印尼政局非常不穩,銀行利率下降,按事先的約定印尼當地的銀行是要貸款給她們的,但由於印尼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又決定把錢抽走給本國人用。因此,她們的現金流出現了斷裂最終導致投資失敗。這次失敗給了董思陽很大的教訓,讓她認識到光有夢想還不夠,還要有足夠的風險防範意識。但她堅信:“人生沒有失敗,只有自我放棄;只要不放棄,夢想總有壹天會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