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又叫什麽節日(為什麽七夕節又稱女兒節)
“七夕”又稱“乞巧節”,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節日。中華民族流傳了大量關於“七夕”的神話傳說、詩詞歌賦、民俗儀式資料,成為民族文化中的瑰寶。
據專家考證,七夕節俗形成於漢代,漢代《古詩十九首》記載: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漢代劉歆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針於開襟褸,俱以習俗也。 ” 可見,七夕節俗與女性的關系十分密切,古代的七夕活動以少女少婦為中心,所以又稱為 “女兒節”或“少女節” 。
如河南《宜陽縣誌》中說:“七月七夕為女節,陳瓜果、祀天孫以乞巧。 ”
南朝《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是夕,各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陳瓜果於庭院中以乞巧。”
到了唐代,人們都要在“七夕”這天祭拜織女,希望她把紡織的技巧傳給家中的女人,而女人們則走親訪友,連平時足不出戶的大家閨秀,這天也可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涉足田園、遊覽井市。唐人祖詠在《七夕》詩中說: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
明代《帝京午目》中說: “七夕女兒節,角黍展榴裙。” “七夕”這天女性的待遇就更高了,女人要穿紅戴花,用五彩綾線結成櫻桃、桑椹、角黍、葫蘆等形狀穿線佩身,家中還要備足美食供女人享用。
02 數字“七”:女性的專屬密碼中國各民族的神話傳說中,女性與數字“七”似乎形影不離。
比如,女媧在創造人類之時,就曾 “壹日七十化” ,又如漢代劉向《列女傳》 中講述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七日城為之崩 。
流傳於浙江省東陽縣的《女蝸造人》故事中,說到女蝸用黃泥捏人,捏好後就放在太陽底下 曬,只要曬七七四十九天,泥人就會活,果然泥人如期成活。哈尼族神話《始祖塔婆然》描述女始祖因風而孕,九月後生出“七十七個小娃娃” 。滿族《海倫格格補天》神話說有個叫海倫的小姑娘為了補天,用壹盆神火“煉七七四十九塊石頭,煉到七七四十九天”,終於煉出壹塊五色石板。
傣族敘事長詩中, “七”是壹個神秘的數字,它象征著半人半神的女性。納西族在人死後,要在鞋底鉆孔,其中男人的鉆九個孔,女人的鉆七個孔,因為他們認為女性有七個魂,男性有九個魂。
在我國民間文學中,有七仙女、七姊妹、七姑娘之類的說法。 在“天仙配”故事中,更明顯突出了“七仙女”,七仙女也是天上的織女,是織女姊妹當中年紀最小的壹個。她因為受不了天上的寂寞,偷偷來到民間,愛上了孝子董永。彜族的神話傳說中常有“七姑娘” 的說法,著名的創世史詩《梅葛》中說,遠古的時候格滋天神放下九個金果變成兒子,又放下七個銀果變成七個姑娘。
在古老的傳說和民間習俗中,“七”形影不離地伴隨著女性,並且古人將七月初七視為女性的節日, 另外“七”與“妻”同音,也暗示了和女性的關聯 。
03 為何“七”代表了女性?那麽,為什麽古人會認為女性與“七”密切相關呢?古人通常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為何數字“七”又代表女性呢?學術界對此莫衷壹是。筆者認為,尋根溯源,古人是遵循“月亮——生育——女性”這樣的思路來考慮的。
古代人們通過用肉眼觀察太陽、月亮、星星來確定時間和方向,制定歷法。在此基礎上誕生了占星術,即通過天體的運行來占蔔兇吉禍福,預測自然災害、戰爭的輸贏和個人的命運。《易傳·系辭下》曰: “天垂象,見吉兇,聖人象之。”由此可見, 天文知識在人類早期文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此也產生了與天文有關的神話以及神秘數字等。
《周易·系辭上》說:“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陰陽之義配日月。”日、月是人類最易觀察到的自然天體,仰則能見。日為陽,月為陰,為古之觀念。月為女性的象征,為太陰之精,為婦、為母、女主、皇後。
古人通過觀察發現, 月圓月缺,盈虧相續, 所以他們認為月亮具有強大的生育能力,能夠生生不息,從而衍生出了月亮代表女性的觀念。
《搜神記》中說:“孫堅妻懷權夢月入懷 ,告堅日:‘妾昔懷策夢日於懷,今又夢月。’堅日:‘子孫興矣。”’可見,民間有夢月為子孫興旺的象征的觀念。
按照陰陽的文化體系,形成了月壹陰壹女性的象征體系。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月中女神都是主司婚姻和生殖之神。 常羲、西王母、嫦娥等月亮女神神話象征著“生命的繁衍與永恒”。
六朝時期的《漢武帝內傳》記載,七月七日那天,她送了四個仙桃給漢武帝吃。這位尊貴的女神或女仙的此舉恰在月、日重“七”之時,生下七個女 兒,七月七日下凡到漢武帝處做客,而美麗善良的七仙女,冒犯天條和人間窮苦百姓結婚,後來道教又進壹步把西王母推舉上玉皇大帝皇後的寶座,這當然會在無形中締結或加深女性與數字“七”的緣份。
唐代以後,民間出現了主婚姻的“月老”,他有用以系夫婦之足的“赤繩子”,實指“子孫繩”,月老是月神由天堂走向民間,由神到人的復合形態,這種形態是月為生命之神的自然演化。
數千年前,先民們通過觀察,發現月亮的盈虧周期為28天,這與女性的月經周期幾乎完全相同。 古人於是將崇拜月亮的宗教感情與月亮盈虧規律、女性行經規律聯系起來。
而後,古人又發現,女嬰7個月時長第壹顆牙齒,7歲時開始換牙。約在14歲時,月經初潮到來,在49歲時進入絕經期。此外,女性的妊娠期為280天左右。 女性的發展節奏,正好以“七”為基數。
《黃帝內經·素問》 之《上古天真論》篇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狀;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衰,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黃帝內經》的這段話,從七歲壹直描述到四十九歲,每七年壹個生命階段,系統地總結出了女性大半生生理變化歷程。
可見,這些基本的生理現象,古代的先民們,在女性身上早就觀察到並記錄下來了,從而將女性與數字“七”聯系起來,形成了壹種觀念,並折射到民間文化中,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同。
所以,數字“七”與月亮、女性三者之間似乎有壹種神秘的聯系,古人以“七”代表女性,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