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卷後面給畫了壹幅畫又叫什麽
長卷畫最早是為了人物畫能夠展開故事發展情節而設計出來的.如前面講到的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就是早期中國畫采用這種式樣的範例.山水畫自五代、兩宋興盛起來之後,這種式樣正好適合描繪萬裏江山,所以受到了畫家們的青睞,為歷代無數畫家所采用.中國畫家畫山水從來不像西洋畫家畫風景那樣,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孤立的視點上,他們能夠在不同時間,從不同地點“搜盡奇峰”,然後在壹幅長卷或橫披中盡情描繪出來.使人感到“可遊”、“可居”,難怪古人把欣賞中國畫叫做讀畫。
長卷式樣尤其適應文人們在茶余酒後去細細地品讀.“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文人們歷來是把二者同樣看重的.而由文人畫出來的山水畫則把書本修養和山川感受全都融匯到筆墨中去了.這樣的畫當然值得慢慢地品味.長卷式樣的優點也正好是它的弱點,過長的畫不能懸掛起來供人欣賞.於是就在五代和北宋時期,橫披也開始風行起來了.橫披既能夠代替中堂懸掛在廳堂之中,也照樣能夠在“咫尺千裏”的畫面上壹覽江山之勝概.正如蘇轍詩中寫道“手中五尺小橫卷,天下萬裏分毫厘”。
長卷和橫披的欣賞方式不同,裝裱的式樣也有所區別.長卷在“天頭”和“畫心”之間,有題寫書名的“引首”.當畫剛剛打開的時候,畫名首先躍入眼簾,使人精神為之壹振,於是作好了讀畫的思想準備.正象打開書本之前,先看到精彩的書名也會使人激動壹樣.長卷在“地頭”和“畫心”之間,有壹段用很長的空白宣紙裱成的“拖尾”.這是留給鑒賞家們題寫讀畫體會和詩詞用的.這種“拖尾”的設計,體現了中國畫中詩畫唱和,品畫如讀詩文的“無聲詩”境界和格調.因為橫披是供懸壁之用,觀賞時可以壹目了然,所以畫名直接題在畫心上而無需引首.同時,為避免過長而影響懸掛,也不加“拖尾”。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再難有那份閑情逸致去花幾個小時,邊卷邊放去品讀那冗長的長卷畫.而尺寸較短的橫披所占長度、高度有限,與現代公寓矮屋頂十分協調.於是成為古為今用的流行式樣.不過,橫披僅靠天地桿拉住畫面.日久受潮,畫面就會變得凹凸不平.因此可以把橫披式樣改為大鏡片式,裝在鏡框中永不變型,又不易發黃.它那橫長的外型,正好適合掛在長排沙發後面的墻上.美妙的畫面配上美觀大方的裝飾,正象壹面朝向美景的的窗戶壹樣,既充實了空間,又使有限的客廳顯得開闊和寬敞,給人以美不勝收的藝術享受和無限的遐想。
長卷畫雖然已在人們日常的文化生活中消聲匿跡,但它以其獨特的形式和壹瀉千裏的遼闊氣勢,仍不失為在美術展覽會嶄露頭角的壹種中國畫式樣.不久以前,壹位畫家曾在香港展出二十米長的《五百羅漢圖》.幾年前,桂林的畫家們曾畫出以公裏計算的長卷桂林山水畫,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最近,壹位山東青年畫家展出了他用十年時間創作的長卷人物畫《中華百年祭》,表現了不屈不撓,浴血奮戰,爭取自由的中華民族精神,震驚了中國畫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