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看懂支付寶“集五福”背後的產品邏輯了嗎?
1月28日,支付寶官方宣布,用戶新加10個好友即可獲得三張福卡,而在除夕當天的活動中,人們也能通過“咻壹咻”獲得福卡,通過福卡的積累和好友交換,集齊五福的用戶即可平分2.15億的現金大紅包。
這遊戲可穿越到妳我都是青少年時期,小浣熊幹脆面也玩過的類似的套路,集齊108將便可召喚神龍,但為了營銷需要,總有那麽幾張卡片稀缺的要命,於是乎,小夥伴奔走相告,誰來跟我換卡……歷史驚人的相似,只不過當時的我們長大了,卻依然中了商人的“圈套”。
豪賭2.69 億,打造移動支付“ 社交關系鏈”
近壹周莫名其妙增多的支付寶好友添加請求,隨處可見的“求敬業福”朋友圈刷屏,皆是因為支付寶“集五福”遊戲規則:用戶新加10個好友即可獲得三張福卡。用這壹方法,支付寶意在強化支付寶的社交屬性,把微信朋友圈引流到支付寶中。去年春節,微信紅包僅用兩天時間便完成支付寶8年才完成的2億張綁卡量。今年,阿裏不甘示弱,豪賭2.69億,打造移動支付“社交關系鏈”。用社交沈澱支付,激活支付寶塵封已久的關系鏈。
分析到這裏,妳若簡單的認為,支付寶要分享社交紅利,搶奪微信飯碗,就大錯特錯了。雖然“社交”是強用戶粘性,但支付寶的產品團隊並不傻,支付寶因支付而誕生,工具屬性決定了走社交這條路根本行不通。試想,誰願意在支付寶裏閑著沒事聊聊天?誰還不是,壹切與支付相關的行為才讓我們打開支付寶。
搭建“ 以人為核心” 的場景化移動支付
若要徹底搞清楚支付寶背後的產品邏輯,還得從9.0版的支付寶說起。9.0的支付寶,將支付寶錢包與支付寶合二為壹,新增加了商家與朋友。商家與朋友是這次升級的根本。
商家是O2O,是線下。商家的推出,可視為過去幾年支付寶線下資源的沈澱浮出水面。
至於“朋友”,支付寶的本質不是做社交,而是做基於社交的支付場景。例如朋友間的拆借,“借條”是個亮點。支付寶中的借條將現實生活中,熟人朋友間難以啟齒的借還款需求規範化。借條可設置還款的時間與還款的利息,還款日期壹到,便可從對方賬戶自動扣除。有借有還,才是真朋友。另外,支付寶的朋友間可互相推薦商家,可贈送卡券、電影券,由於支付的本質是真實身份的連接,這個連接使用戶直接與場景進行溝通,顯然具有更大的價值。
支付寶9.0與傳統支付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傳統支付最核心的是場景,但支付寶是“以人為核心”的“有溫度”的支付方式。
比如,以前人圍著場景轉,去銀行轉賬,去營業廳給手機充值,去餐廳結賬……而現在,支付寶讓場景集中起來,圍繞著人轉。這並不意味著在移動互聯網商業邏輯中場景不重要了,相反,場景成為移動支付關系鏈搭建的重要部分。支付寶此次“集五福”就是將手機通訊錄和微信中熟人的社交關系鏈引流到支付寶,為搭建以人為核心的場景化移動支付鋪路。“場景”成為各大巨頭爭奪移動支付戰場的重要資源。
運營可以引爆產品,但關系鏈需要時間培養
從營銷的效果來講,支付寶“集五福”更像是給用戶強制註入了興奮劑,雖然好友添加量激增,但強制構建起來的社交關系鏈,因“集福”起,或因“集福”止。想要重新激活社交支付關系鏈,需占領更多樣化的移動支付場景,用戶社交支付的習慣,是需要時間培養的。
(中國傳媒大學 施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