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次性餐具的危害有哪些
1、壹次性紙巾
很多人都習慣性的用餐巾紙擦嘴巴、擦筷子,以為這樣便能起到很好的清潔作用,但是專家卻指出,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不用,這樣反而來的比較健康。很多人都想象不到,我們平時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紙巾中很有可能加入大量的漂白劑和增白劑,而讓這些化學物質就隨著妳擦嘴的機會進入到妳的體內,從而嚴重的影響人體健康。
將紙巾用驗鈔機或滅蚊用的紫光燈照射,如果出現強烈的“熒光”,這就說明這是劣質的餐巾紙。通常它們都是由報紙、舊書本、藥品包裝盒及五顏六色的碎紙條制成,有些甚至已經發黴、發黑。
2、壹次性餐盒
壹般情況下合格的餐盒表面應該是光潔,無雜質或黑點,這樣的餐盒才不會影響到人體健康。而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劣質的餐盒,這種壹次性餐盒中含大量工業碳酸鈣、石蠟等有毒物質,如果經常使用這些餐盒的話將會嚴重影響到人體健康。而且這些餐盒的原材料主要以廢舊塑料、滑石粉為主,這些材料都對人體健康十分的不利。
我們如果長期使用含有大量工業碳酸鈣的壹次性餐盒,飯盒中所添加的化學物質就會和食物中所含的水、醋、油等相互溶解,並且隨食物進入人體內因此而誘發消化不良、腹痛等不良癥狀。
3、壹次性筷子
相較於其他的壹次性餐具而言,壹次性筷子的使用頻率最高,這些壹次性筷子曾經被稱為“衛生筷”、“方便筷”。在餐館用餐的時候很多人都願意使用壹次性筷子,認為它更衛生,而不願用消毒櫃裏的筷子。但是這些壹次性筷子在其制作過程中通常都存在有衛生不達標的情況,這就讓小小的筷子隱藏著諸多危害。而且還有很多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經常會使用劣質木材、竹料,這樣的筷子看上去較黑。而為了讓筷子能夠“改頭換面”,很多不法廠家使用硫黃的熏蒸將筷子漂白,經常使用這類筷子會侵蝕人體的呼吸道黏膜。
4、壹次性紙杯
大部分家庭在有客人的時候都習慣用壹次性紙杯招待,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有些紙杯壹加水就軟塌塌的。還有些壹次性紙杯在裝熱水的時候還有股刺鼻味兒,專家提醒這些都是有毒紙杯的特征。通常劣質的紙杯表面有雜質、杯子很軟,同時還會因為苯和重金屬超標而散發出刺鼻的油墨味。
如何判斷壹次性餐具是否合格
1、看包裝
首先我們從外面的包裝來看下,壹般正規的餐具外面塑料膜上會打印有標簽,顯示的有廠家名稱、商標、地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等生產信息、QS標誌、生產許可證號,衛生監督部門的檢驗合格印標等。
2、看感官
打開包裝以後,看餐具的外觀,看下有無破損、有沒有之前的食物殘留、聞下是否有刺鼻氣味,如果是用洗衣粉、清潔劑、消毒劑等清潔液或消毒劑清洗的,會有較強的氣味殘留,如果油脂殘留也會有不良氣味。
3、觸感
感官看完還不夠,這時候盡量用手去觸摸,如果有水、澀情況出現,說明餐具清洗不徹底,也就是不合格了。
4、不要忽視筷子
說了餐具再說筷子了,很多人在外就餐時認為壹次性筷子比較衛生、安全。但壹些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質木材。為給筷子“美白”,投機違法分子會用硫磺熏蒸漂白。用這種筷子進餐時,殘留的二氧化硫就隨之進入體內。拿到壹次性筷子後,要看包裝上是否印有生產廠家的名稱、商標及聯系方式,那些顏色過白的壹次性筷子是不可信的。還可以聞壹下筷子的氣味,如果有酸酸的硫磺味,最好不要使用。用餐時勿將木筷長時間浸泡在熱湯或熱粥裏,因為這樣會加速二氧化硫的分解。可以用涼水清洗筷子表面,減少殘留的二氧化硫。
小編建議: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大家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還是自備餐具、水杯,起碼在店家不提供壹次性餐具的清洗下自備筷子。第二個方法是準備酒精消毒棉紙,當對餐具不放心時,用酒精棉紙把餐具擦壹遍,以達到較滿意的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