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中國古代廚神是誰

中國古代廚神是誰

伊尹、易牙、彭祖都是古代廚神,都為古代的烹飪事業做出偉大的貢獻。

1、彭祖

相傳在三皇五帝中的堯帝時期,中原地區洪水泛濫成災。作為當時部落首領的堯帝指揮治水,由於長期心懷部落和部眾安危,堯帝積勞成疾,臥病在床。數天滴水未進,生命垂危。

就在這危急關頭,彭祖根據自己的養生之道,立刻下廚做了壹道野雞湯。湯還沒端到跟前,堯帝遠遠聞見香味,竟然翻身躍起,食指大動,隨後壹飲而盡,次日容光煥發。此後堯帝每日必食此雞湯,雖日理萬機,卻百病不生。壹時傳為美談並流傳下來。

之後堯便把彭城封給他,所以後世稱他為彭祖。彭祖的“雉羹之道”逐步發展成為“烹飪之道”,雉羹是我國典籍中 記載最早的名饌,被譽為“天下第壹羹”。

中國烹飪史略9中稱彭祖“是我國第壹位著名的職業廚師”,而且是“壽命最長的廚師”,至今被尊為廚行的祖師爺。

2、伊尹

記載伊尹烹飪實踐的倒不多,只有說他去見商湯時烹調了壹份鵠羹(天鵝羹)很受青睞。但從《呂氏春秋·本味篇》伊尹說湯以至味那些話來看,他的烹飪理論水平絕對是壹流的。

伊尹在烹調技術及其烹飪理論等方面獨樹壹幟。廚藝,只是伊尹眾多本領中的壹種。伊尹是中國烹飪之聖。如今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等地中國烹飪的同行也都奉伊尹為中國的“廚聖”、“烹調之聖”。

3、易牙

易牙是第壹個運用調和之事操作烹飪的庖廚,好調味,很善於做菜。因為他是廚師出身,烹飪技藝很高,他又是第壹個開私人飯館的人,所以他被廚師們稱作祖師。

壹次桓公對易牙說:“寡人嘗遍天下美味,唯獨未食人肉,倒為憾事。”桓公此言本是無心的戲言,而易牙卻把這話牢記在心,壹心想著賣弄好自己的本事,好博得桓公的歡心。國君何等尊貴,絕不能食用死囚、平民之肉。後來他看見自己4歲的兒子,選了用自己兒子的肉。

桓公在壹次午膳上,喝到壹小金鼎鮮嫩無比,從未嘗過的肉湯,便詢問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著說是自己兒子的肉,為祈國君身體安泰無虞,殺子以獻主公。當桓公得知這是易牙兒子的肉時,內心很是不舒服,卻被易牙殺子為自己食的行為所感動,認為易牙愛他勝過親骨肉,從此桓公寵信易牙。

擴展資料

除了這三位之外,民間尊為廚神的還有兩位,壹位是漢宣帝,被稱為“餅師神”,面點行業壹定要敬。漢宣帝名劉詢,西漢皇帝,公元前74—49在位,為漢武帝劉徹之曾孫,“巫蠱之亂”,劉詢隱姓埋名逃於民間。

《漢書.宣帝紀》記這位皇帝幼時因巫蠱之禍蒙難,“年長後喜遊俠,遍歷關中。”其時劉詢並不會做餅,只是在落難時,喜歡吃餅,經常去餅鋪買餅,這家餅鋪生意就特別興旺,連他自己也覺奇。昭帝死,他被大將軍霍光所立,當了皇帝後,關中的廚業竟然奉他為祖師。後《畫訣》祖師神馬名位中,餅鋪就用他的神馬。

宋人蔡絳《鐵圍山叢談》卷六:“漢宣帝在仄微,有售餅之異,見於《漢書.宣帝紀》。至今凡千百歲,而關中餅師,每圖宣帝像於肆中,今殆成俗。”

另壹位,就是傳說中的詹王,壹說是隋文帝的禦廚。壹次,隋文帝問詹王,什麽東西最好吃,他回答是鹽。隋文帝便以戲君之罪殺了他。之後,禦廚們嚇得做菜都不敢放鹽了,隋文帝吃菜沒有滋味,這才醒悟過來,於是封詹廚師為詹王。

由此廚業便奉詹王為祖師,尊為“詹王大帝”。另有壹說,這位詹王是名叫詹鼠的流浪漢,根本不是什麽禦廚。隋文帝因飯菜不好吃殺了不少廚師,因此無人敢來做飯,只好張榜招賢,詹鼠誤揭皇榜被召入宮。

隋文帝問他:“什麽最好吃”他說:“餓”最好吃。隨後領隋文帝出城找“餓”,等隋文帝真的餓了,就拿出蔥花餅給隋文帝吃,文帝才明白只有餓了飯才好吃,於是封詹鼠為詹王。民間後來有祭祀這位詹王之俗。國榮洲《佐餐的典故》雲:四川的廚師供奉“廚師菩薩”——詹王,農歷八月十七日有詹王廟會。

據《采風錄》記,每年農歷八月十三日,舉辦“詹王會”,要敬四十八天,這期間發售食物,又是廚師收徒和出師謝師的日子。

時代不同,地域不同,廚業信奉的祖師也不盡壹致。還有雷祖大帝、關公、諸葛亮、梅翁都曾是廚業的祖師。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彭祖

百度百科-伊尹

百度百科-易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