撚軍是什麽意思?
撚軍是太平天國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軍,成員主要為農民和手工業者,早期活動於皖北淝水和渦河流域。渦陽縣至今流傳著壹段反映清末撚軍起義的民間故事,稱為“撚軍故事”。
由於撚軍故事極富地方特色,生動傳神,引人入勝,大多采用地方口語,語言敘述通俗優美,有著較高的文學研究價值。
撚軍興起後,首領為沃王張洛行(張樂行)、孫葵心等。至撚軍時代首領為梁王張宗禹、幼沃王張禹爵、勇王龔得樹、遵王賴文光、魯王任柱、衛王李蘊泰等人,與太平軍互有聯絡,行蹤飄忽不定,難以捉摸。
擴展資料
撚軍名稱由來:“撚”是淮北方言,意思是“壹股壹夥”,撚軍起源於“撚子”,最初安徽、河南壹帶有遊民捏紙,將油脂點燃,燒油撚紙用來作法,於節日時聚眾表演,為人驅除疾病、災難以牟利。
早期撚子是向鄉民募捐香油錢,購買油撚紙。後來,也有恐嚇取財、勒索而實與盜賊無異的現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撚人數越多,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撚”,而清朝官方稱之為撚匪。
人民網-亳州:精彩撚軍故事現英雄正氣
百度百科-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