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光通信的發展

光通信的發展

在70年代國外的低損耗光纖獲得突破以後,中國從1974年開始了低損耗光纖和光通信的研究工作,並於70年代中期研制出低損耗光纖和室溫下可連續發光的半導體激光器。1979年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建成了市話光纜通信試驗系統,這比世界上第壹次現場試驗只晚兩年多。這些成果成為中國光通信研究的良好開端,並使中國成為當時少有的幾個擁有光纜通信系統試驗段的幾個國家之壹。到80年代末,中國的光纖通信的關鍵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從1991年起,中國已不再建長途電纜通信系統,而大力發展光纖通信。在“八五”期間,建成了含22條光纜幹線、總長達33000公裏的“八橫八縱”大容量光纖通信幹線傳輸網。1999年1月,中國第壹條最高傳輸速率的國家壹級幹線(濟南——青島)8×2.5Gb/s密集波分復用(DWDM)系統建成,使壹對光纖的通信容量又擴大了8倍。

我國十分重視光通信器件的研發,通過國家高新技術發展計劃安排專題,組織技術攻關,跟蹤國際先進技術等措施的實施,極大地推動了光通信器件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工作。隨著光器件產業逐漸向中國轉移,光通信行業基礎設施建設進壹步加快,中國已成為全球光電元器件的重要生產銷售基地。

光通信器件是構建光通信系統與網絡的基礎,高速光傳輸設備、長距離光傳輸設備和智能光網絡的發展、升級以及推廣應用,都取決於光通信器件技術進步和產品更新換代的支持。因此,通信技術的更新與升級將促使光通信器件不斷發展進步。

2010年中國生產制造的器件已占全球25%以上市場份額;我國光器件市場規模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也已從2008年的17%增加到2010年的26%左右,市場規模達到9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率更是高達30%。

光電子器件行業廠商數量相對較多,全球生產光電子器件的廠商250余家,行業整體來看還屬於壹個完全競爭的市場。隨著中小企業的退出和行業收購兼並的進行,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呈上升趨勢,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趨緩。而國內企業不僅要直面國內本土企業的競爭,還要承受來自國外企業的競爭壓力,整體競爭較為激烈。 隨著寬帶中國戰略進程的推進,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加快光網城市建設的步伐,我國光通信產業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

我國在光纖光纜方面,得益於三網融合和寬帶政策對光纖的大量需求,2012年市場對光纖的需求迅速增加,使得光纖業基本面出現好轉。行業總體供需呈弱勢均衡、總體偏緊的態勢,從而為光纖價格提供了極強支撐,為行業盈利改善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時,行業內主要廠商均在2012年實現較大規模光纖預制棒自產產能,使得此部分光纖企業盈利能力得到較大改善。

在光網絡系統設備方面,三網融合形勢下的FTTH、NGB與雙向改造等熱潮,將在未來長時間內釋放大量光通信設備需求。三網融合將刺激廣電及電信運營商對光纖網絡建設的投入,國內PON設備、ODN市場需求增大,PTN、OTN網絡升級也會帶動相應設備需求的上升。

在光器件光模塊方面,隨著市場的持續升溫,光器件產業投資不斷擴大,國內湧現出壹大批光器件企業。國家對光通信產業加大扶持,企業投入研發比重上升,這無疑是有利於產業長期發展的。在三網融合的大前提下,光器件投資成本占比不斷上升,業內分析預計,未來隨著光電子器件集成化和智能化的進壹步提高,光電子器件占光傳輸設備成本的比例將達到30%以上。

光通信設備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導目錄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更好地指導各部門、各地區開展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組織編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目錄涉及戰略新興產業7個行業、24個重點發展方向下的125個子方向,***3100余項細分的產品和服務。細分的產品和服務中包括950項新壹代信息技術產業相關產品和服務,其中包含了下壹代信息網絡產業中的光通信設備。

光通信設備,包括光纖,FTTx用G.657光纖、寬帶長途高速大容量光纖傳輸用G.656光纖、光子晶體光纖、摻稀土光纖(包括摻鐿光纖、摻鉺光纖、摻銩光纖等)、激光能量傳輸光纖,以及具有壹些特殊性能的新型光纖,包括塑料光纖、聚合物光纖等。

光纖接入設備,無源光網絡(PON)、光線路終端(OLT)、光網絡單元(ONU)、波分復用器等。

光傳輸設備,線路速率達到40Gbit/s、100Gbit/s的超大容量(1.6Tb/s及以上)密集波分復用(DWDM)設備,可重構光分差復用設備(ROADM)及波分復用系統用光交叉互連(OXC)設備,大容量高速率OTN光傳送網設備以及分組化增強型OTN設備、PTN分組傳送網設備、MSTP/MSAP多業務傳輸和接入設備,高速光器件(有源和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