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的安全工程的詳細資料
安全工程是壹門涉及理、工、文、管、法、醫等大跨度、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性綜合學科。華東理工大學的安全工程領域以國家需求和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為依托,結合我國安全工程學科的實際,體現了學校化工背景優勢,具有與“化工過程機械”、“環境工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等專業點交叉滲透的顯著特色,這些專業點均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工程領域現承擔了多項國家863、國家攻關以及部委和各大中型企業的科研項目,在化工生產安全和環境安全科學領域具有良好聲譽和社會影響。安全工程學科旨在培養從事安全評價、安全管理和安全理論應用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可在管理、流通、檢測、航空航天、電力、石油化工等領域從事研究、開發、設計等工作,華東理工大學可為安全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進壹步深造提供後續服務。
在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的過程中,課程設置兼顧到理論性與應用性的統壹。為了拓寬知識面,除必修課外,還開設了壹系列的選修課。論文階段的選題既註意學術上的前沿性、技術上的先進性,也重視實際應用價值。絕大多數論文的選題與學生所在單位的科研項目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地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研究生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不但完成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工作,而且致力於使研究成果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華東理工大學在安全工程領域擁有承壓系統安全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化工機械研究所、環境工程研究所、危險化學品風險評價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上海設備失效分析與預防研究中心、上海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安全保障聯合研究中心,是國家“十壹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方向,研究基礎紮實,在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安全、防火防爆技術與安全裝備、化工過程安全評價與事故預防、危險化學物質風險評價與處置等研究方向具有特色和社會影響。該工程領域現有教授19名、副教授23名,並由專業理論基礎功底紮實和工程研發經驗豐富的專家組成導師組,為培養具有紮實基礎理論知識、較寬知識面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充分保障。
壹、研究方向
1、特種設備安全評價技術
2、危險物質風險評價與處置技術
3、失效分析與控制
4、環境安全
5、安全監控技術
6、化工工藝安全
7、系統安全管理
8、風險工程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安全原理
3、專業綜合(口試)
計算機技術領域(430112)
華東理工大學計算機技術領域與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軟件工程領域等專業點交叉滲透,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具有工學博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點具有工學碩士授予權,軟件工程領域具有工程碩士授予權。本工程領域承擔或承擔過許多國家、部委、大中型企業、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獲得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市級的獎勵。
在培養工程型研究生的教學過程中,課程設置考慮理論性和應用性的統壹,為拓寬知識面,除必修課外,還開設了壹系列的選修課和技術前沿講座。論文階段的選題既註意學術上的前沿性,也重視實際應用價值。絕大多數論文與科研項目密切結合在壹起,許多選題來自國家、部委或省市項目,還有相當多的論文課題是企業急需的實際項目。研究生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完成的這些實際項目投運後,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計算機技術領域繼承了計算機軟件、計算機應用、網絡與通信等方面的優勢,可以更好地為我國各行各業培養復合型人才。已在上海、深圳、寧夏、山東、河南、江蘇等省市開設工程碩士班。隨著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和企業對高水平人才的強烈要求,我校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參與計算機工程技術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師資是壹支學術水平高、素質好、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
壹、研究方向:
信息安全技術
計算機應用工程
數據庫技術
人工智能應用
海量信息處理方法
網絡與通信工程
二、指導教師
高大啟教授、邵誌清教授、虞慧群教授、宋國新教授、顧春華教授等20多名正、副教授。
三、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或計算機基礎(含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軟硬件基礎)
3、專業綜合(口試)
軟件工程領域(430113)
華東理工大學軟件工程領域與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技術領域等專業點交叉滲透,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具有工學博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技術領域具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軟件工程領域繼承了計算機軟件和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優勢,可以更好地面向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面向企事業單位對軟件工程技術人才的需要,為我國培養高層次實用型、復合型的具有系統分析、系統設計、項目管理、軟件質量保證等專門知識和經驗的軟件工程技術和具有工程項目組織和管理、團隊協作能力的軟件工程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本工程領域有壹支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承擔許多國家、部委和各大中型企業的科研項目,獲得3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進步獎。本領域研究生的培養,對於研究生指導,采用校企雙導師制度,校內導師定期與學生壹起進行學術討論和研究,鼓勵學生將研究成果撰寫成學術論文發表,並組織各種學術交流活動,活躍學術氣氛;企業導師結合實際問題指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研究生中,絕大多數已經稱為科研機構或企業的業務骨幹和技術帶頭人,有的還走上了領導崗位,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工程領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理論性和應用性的統壹。培養學生具有寬廣的計算機領域特別是軟件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深入了解計算機技術的最新發展動向,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能力、項目組織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並熟練掌握壹門外國語。論文選題既註意理論價值,更重視實際應用價值,註重選取與實際應用意義的課題。大多數學生的畢業論文與實際科研項目結合在壹起,許多選題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等科研項目,以及部委或省市項目,還有相當的論文課題是企業實際項目。本工程領域與許多大中型企業有密切聯系,***同承擔科研項目,進行科研和教育方面的合作。
壹、研究方向
軟件開發方法
軟件項目管理
軟件質量保證
軟件工程環境
系統工程
二、指導教師
虞慧群教授、邵誌清教授、高大啟教授、宋國新教授、顧春華教授等20多名正、副教授。
三、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或計算機基礎(含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軟硬件基礎)
3、專業綜合(口試)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430109)
電子信息技術是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的尖端學科,是國家重點建設與發展的壹個領域,是現代科學的前沿專業之壹。華東理工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就是為適應新世紀國家建設與發展而設置的壹個厚基礎、寬口徑、適應性強的大電子信息類專業。涉及領域有電子、通信、信號信息處理、模式識別、智能控制、測試計量技術、儀器儀表及自動化裝置等。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面向企事業單位對電子工程技術人才的需要,為我國培養高層次實用型、復合型、從事電子設備、智能控制設備、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系統的研究、設計、應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本工程領域擁有壹支學術水平高、經驗豐富、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有教授5名、副教授12名。有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信號與信息處理等多個博士/碩士點支撐,承擔許多部委、國防和大中型企業的科研項目。師資力量雄厚,導師組中有多名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獎指導教師;科研裝備先進,實驗設施優良,有電子與信息實驗中心以及美國德州儀器公司設立的大學實驗室作為專業領域實驗基地。本領域的研究生培養與企業需求密切結合,與大型國企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合作培養人才計劃,為集團面向社會招收、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才。
本工程領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理論性和應用性的統壹。培養學生獲得寬廣的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深入了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在工程應用中的最新發展動向,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能力、項目組織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並熟練掌握壹門外國語。學生論文選題重視實際應用價值,註重選取具有應用背景的課題。大多數學生的碩士學位論文與實際科研項目結合在壹起。既有國家、部委和省市項目,還有企業實際項目。
壹、研究方向:
1、信號與信息處理
2、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
3、語音處理及人機交互
4、計算機通信網絡及其安全技術
5、通信與測量系統
二、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或計算機基礎(含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軟硬件基礎)
3、專業綜合(口試)
控制工程領域(430111)
華東理工大學控制工程領域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批批準設立的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點之壹,為企業培養高層次工程型、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從我國控制工程學科的實際出發,結合本校優勢,該領域包括了計算機控制、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系統工程等專業。
華東理工大學控制工程領域具有很強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工程開發實力。在本學科中建有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分部)、上海市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等,有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控制科學與工程壹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包括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等,可以為控制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進壹步深造提供後續服務。
幾十年來,我校堅持工程特色,發揮各學科交叉的優勢,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內化工、輕工、冶金、石油、能源、制藥等行業輸送了大量的技術人才。我校控制工程領域導師力量雄厚,有16名博士生導師,30多名碩士生導師,科研裝備先進,實驗設施優良,現承擔大量國家級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及企業委托開發項目。我校控制工程領域為石油、化工、冶金等企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取得了壹批重大科研成果,近幾年獲得了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0多項。
為了加強控制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學校從各相關專業選擇了壹批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功底和豐富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實踐經驗的高級職稱教師組成了控制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導師組,從而為培養具有紮實基礎理論知識、較寬知識面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本工程領域已在上海、江蘇、山東、廣東、遼寧、寧夏等地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培養了200余名工程碩士。
壹、研究方向:
1、工業過程建模、控制與優化
2、企業綜合自動化
3、先進控制系統
4、系統工程(生產計劃與調度、現代物流工程、過程系統工程等)
5、工業過程狀態監測、故障檢測與診斷
6、 電氣自動化
7、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處理
8、計算機應用技術
二、指導教師
王行愚教授、黃道教授、俞金壽教授、顧幸生教授、錢鋒教授、侍洪波教授、淩誌浩教授、牛玉剛教授、孫自強教授、鄒俊忠教授等30多名正、副教授
三、考試科目
1、全國聯考GCT
2、高等數學或自動控制技術基礎
3、專業綜合(口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