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什麽時候開始在湘潭流行
檳榔越嚼越有勁,這口出來那口進,交朋結友打園臺,避瘟開胃解油性。”這是壹首流傳在湘潭街頭巷尾的民謠,生動地反映了檳榔與湘潭人民和湘潭食文化的不解之緣。檳榔,作為壹種食品,已在湘潭生根發展達三百余年的歷史,據《湘潭市誌》介紹:壹六五0年(順治六年)正月,清兵在湘潭屠城九天,縣城人口數萬,所剩戶不上二、三十,人不滿百口。有壹位姓程的安徽商人,得壹老和尚嚼檳榔避疫之法收屍凈域,從此嚼檳榔習慣也就陸續延續下來。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湘潭大疫,湘潭城內居民患臌脹病,縣令白景將藥用檳榔分患者嚼之,臌脹病消失,爾後原患者常嚼之,以致使未患者也隨嚼之,久而成習。由此,湘潭檳榔逐步得到發展。伴隨著湘潭檳榔的發展,檳榔文化也就應運而生,壹些地方花古戲、“贊土地”和婚慶之喜等民間包事都無不有檳榔的贊語,如《潭州竹枝詞》寫道:“風流妙劇話情楊,艷姿嬌容雅擅長;壹串珠喉歌宛轉,有人臺下擲檳榔。”形象地勾畫出湘潭檳榔與地方文化藝術的緊密關系。這也恰恰說明湘潭檳榔文化是湘潭檳榔發展的產物。這從壹個側面反映了經濟的發展孕育著上層建築(文化藝術)的產生,反過來,文化藝術又推動著經濟的騰飛,這是壹個普遍的規律。當然,從整個檳榔文化來看,壹首優美動聽富於濃郁的民歌風格的《采檳榔》正是以藝術的形式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檳榔特殊的感情。
在湘潭檳榔數百多年發展歷史中,經歷了壹個由初級的、分散的、小打小鬧的向高級的、集中的、規模發展的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解放前至七十年代初,湘潭檳榔加工為傳統的作坊式,全市制作經營的不上百戶,主要代表是湘潭九總劉記、李記檳榔店。
第二階段:從1981年至1991年,湘潭檳榔作為壹種生產力,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取得了突破性的大發展。全市檳榔加工、經營者發展4000余戶,年銷售檳榔達700余噸,銷售金額達5000萬元左右。主要代表有光大、張新發等檳榔店。
第三階段:從1993年至今,是湘潭檳榔的騰飛時期。以豪爵、王爺、賓之郎、壹品堂、湘南、老爺、湘愛、海魂、胖哥、小龍王、湘瓊等壹批新型的檳榔業主雄踞湘潭。這個時期,湘潭檳榔無論是質量、品種、包裝、銷售、市場等方面,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局面,集中表現出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
壹、是從生產加工形式上開始突破傳統的小作坊式,逐步形成規模經營,有數家大的檳榔加工企業雇請臨時工多達壹百余人,日銷售額最高為4萬余元。
二、是從經營體制上開始出現私營股份制的責任有限公司,如賓之郎食品有限公司、王爺檳榔有限公司、豪爵食品有限公司和壹品堂食品有限公司等,為湘潭檳榔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引入了新的機制。
三、是從檳榔加工的品種上符合各類人群的口味,推出的芝麻、桂花、薄荷、奶油、幹檳榔、濕檳榔等多口味檳榔。全市幾家形成規模的檳榔加工廠家開始按照湖南省標準局頒發的《食用檳榔標準》要求,組織現場檳榔加工,從而使湘潭檳榔制作水平和產品質量大大提高。湘潭人嚼檳榔的習慣越來越濃,“吊吊手,街上走,嚼檳榔,交朋友。”目前,全市愛嚼檳榔的人已增至到全市總人口的30%左右。
四、是從包裝上出現了內外兩種包裝。內包裝又出現了真空包裝、枕式包裝等;外包裝更是鮮艷奪目,各具特色,為檳榔文化譜寫出新的篇章。
五、是從檳榔的經營渠道上開始沖出湘潭,走向全省,現在長沙、株洲、邵陽、益陽、常德、衡陽等地都有壹批湘潭人制作正宗湘潭檳榔,帶動了全省檳榔加工的蓬勃發展,成為了壹支不可低估的食品工業的產業大軍。粗略統計,全市從事檳榔加工、經營的人數已超過壹萬(包括季節性的臨時工)。檳榔加工年銷售額約有二億元左右。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全市檳榔加工業競爭日益激烈,許多檳榔加工戶不斷推出各種名目的銷售手段,帶來了全市經濟的不斷活躍,出現了“買檳榔抽獎”、“專車送貨”“送貨上櫃”等銷售新氣象。
六、是從事檳榔制作經營的人員,大大超出了歷史的小市民和閑散人員的範圍,壹批有經濟頭腦和現代管理知識的大學文化水平的青年人(其中有上海、長沙等地的有誌者)投身檳榔事業,不僅改變了湘潭檳榔界的文化素質,而且為全市檳榔事業的繁榮和檳榔文化的發展造就了壹支新型的人才隊伍。
湘潭檳榔經過數百年的逐步發展,現在已經遍面潭州城鄉、大街小巷,進入千家萬戶,登上了大雅之堂,對湘潭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辛門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