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根據東漢楊震拒金寫作文

根據東漢楊震拒金寫作文

1. 楊震拒金的啟示

主要說明作人要誠實,要自律。不能因為沒有別人看見就作對不起良心的事情。

這是壹種能夠慎獨的典型表現。加強修養,不是難在監督之下如何做好,而是難在無人監督,尤其在獨處時面對各種誘惑,我們自己該如何選擇、如何保持頭腦清醒。

楊震公正廉潔,不謀私利。他任荊州刺史時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廷舉薦王密為昌邑縣令。後來他調任東萊大守,途經王密任縣令的昌邑(今山東金鄉縣境)時,王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晚上,王密前去拜會楊震,倆人聊得非常高興,不知不覺已是深夜。王密準備起身告辭,突然他從懷中捧出黃金,放在桌上,說道:“恩師難得光臨,我準備了壹點小禮,以報栽培之恩。”楊震說:“以前正因為我了解妳的真才實學,所以才舉妳為孝廉,希望妳做壹個廉潔奉公的好官。可妳這樣做,豈不是違背我的初衷和對妳的厚望。妳對我最好的回報是為國效力,而不是送給我個人什麽東西。”可是王密還堅持說:“三更半夜,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收下吧!”楊震立刻變得非常嚴肅,聲色俱厲地說:“妳這是什麽話,天知,地知,我知,妳知!妳怎麽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呢?沒有別人在,難道妳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嗎?”王密頓時滿臉通紅,趕緊像賊壹樣溜走了,消失在沈沈的夜幕中。 楊震為官,從不謀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縣)太守期間,從不吃請受賄,也不因私事求人、請人、托人,請客送禮。他的子孫們與平民百姓壹樣,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簡樸。親朋好友勸他為子孫後代置辦些產業,楊震堅決不肯,他說:"讓後世人都稱他們為'清白吏'子孫,這樣的遺產,難道不豐厚嗎!"

2. 文言文《楊震拒金》

(楊震)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故所舉荊州秀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金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楊震五十多歲, 連續被貶到荊州當刺史和到東萊當太守。前去時途徑昌邑,他以前舉薦過荊州茂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王密在晚上懷揣十斤金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們是老朋友)我了解妳,妳卻不了解我 為什麽呢?”王密說:“天黑,沒有人知道。”楊震說:“天知,地知,我知,妳知,怎麽能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慚愧地離開

3. 楊震寫過的作文

東漢年間,有壹個清官,名叫楊震。他在荊州做官時,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廷舉薦讓王密做了昌邑縣令。數年後,他調任途中路過昌邑。王密聽說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並無微不至地照顧。

晚上,王密悄悄來到楊震住處,乘室中無人,從懷中掏出黃金10兩,捧送給楊震,以報栽培之恩。“不可,不可!”楊震連忙擺手拒絕,並鄭重地說,“以前是因我了解妳有真才實學,所以推薦妳;現在妳這樣做,是太不了解我的為人了。”王密又走近輕聲說:“現在是夜裏,無人知道。”楊震生氣地說:“天知,地知,妳知,我知,怎麽說無人知道?認為無人知道就寬容自己,是要不得的。”王密聽了,羞愧地帶著金子退了出去。

4. 求《楊震拒金》翻譯

漢朝時代有個人叫楊震。他為官非常清廉,而且常常幫助國家舉薦壹些好的人才,為國服務。當時他在東萊做太守,就舉薦了壹個讀書人叫王密,舉薦他當昌邑令,就是昌邑的縣官。王密很感謝他,所以有壹天晚上就帶了壹些黃金去送給他,楊震看到他送來的黃金,就跟王密說:“我很理解妳,還舉薦妳做官,妳為何如此不理解我,還要送我黃金?”王密說:“沒有關系,只是我壹點心意,絕對沒有人知道。”楊震就說:“何以會沒人知道?天知、地知,妳知,我也知。”所以,壹個人的品德在何處容易被人看出來?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才能顯現壹個人的節操。王密聽完之後,覺得很慚愧,就把黃金帶走了。

因為楊震非常地清廉,這個榜樣也傳給了他的後代子孫,他的兒子秉、他的孫子賜、他的曾孫彪,官職都做到三公的地位,都是國家的棟梁之臣。

5. 楊震拒金的原文

楊震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揭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楊震公正廉潔,不謀私利。他任荊州刺史時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廷舉薦王密為昌邑縣令。後來他調任東萊太守,途經王密任縣令的昌邑(今山東金鄉縣境)時,王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晚上,王密前去拜會楊震,倆人聊得非常高興,不知不覺已是深夜。王密準備起身告辭,突然他從懷中捧出黃金,放在桌上,說道:“恩師難得光臨,我準備了壹點小禮,以報栽培之恩。”楊震說:“以前正因為我了解妳的真才實學,所以才舉妳為孝廉,希望妳做壹個廉潔奉公的好官。可妳這樣做,豈不是違背我的初衷和對妳的厚望。妳對我最好的回報是為國效力,而不是送給我個人什麽東西。”可是王密還堅持說:“三更半夜,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收下吧!”楊震立刻變得非常嚴肅,聲色俱厲地說:“妳這是什麽話,天知,地知,我知,妳知!妳怎麽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呢?沒有別人在,難道妳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嗎?”王密頓時滿臉通紅,趕緊像賊壹樣溜走了,消失在沈沈的夜幕中。 楊震為官,從不謀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縣)太守期間,從不吃請受賄,也不因私事求人、請人、托人,請客送禮。他的子孫們與平民百姓壹樣,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簡樸。親朋好友勸他為子孫後代置辦些產業,楊震堅決不肯,他說:讓後世人都稱他們為'清白吏'子孫,這樣的遺產,難道不豐厚嗎!

6. 廉政故事要求在200字以上,寫作文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壹塊寶玉,請人鑒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妳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 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壹錢太守

東漢時,壹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 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壹枚銅錢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壹 錢太守”

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壹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壹罐腌制好 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妳身為縣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壹池泉水名“貪泉” 。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壹首詩:“古 人雲此水,壹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 自己的操守。

壹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 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系,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 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 三百兩。

兩袖清風的於謙

明朝名臣於謙居官清廉。壹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 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壹首詩表明心 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不私壹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壹次,壹名太監經過這裏,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妳來拿,不過妳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印券。”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妳說的莫非是不私壹 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手好不要錢

清乾隆進士王傑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貴。當時和坤在朝中專權,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傑每每與其據理力爭。有壹次,議政完畢,和坤有意戲弄王傑,拉著他 的手說:“好 *** 的手啊!”王傑正顏厲色地回答道:“王傑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 坤羞愧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