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歐洲為什麽要組成反法同盟?
從1814年10月到1815年6月召開的維也納會議的主要目的是鞏固勝利和建立可靠保證,以防止法國恢復拿破侖式的政治制度和征服歐洲的企圖,滿足各國自己的領土欲望和重新分割歐洲。而法國在路易十八復辟後,又回到了封建王朝,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也陷入低潮。
拿破侖悄然離開厄爾巴島,於1815年3月2日進入巴黎的消息傳到維也納後,引起維也納會議與會國家的震驚和不安。這些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爭吵不休的國家認識到他們***同的敵人是拿破侖,為了遏制拿破侖東山再起,4國又取得了壹致。
由英國、俄國、普魯士、奧地利、薩丁五國及被四國所控制的荷蘭、比利時、德意誌壹些小國組成了第七次反法聯盟。並且同盟國還組織了70多萬的軍隊撲向法國。代表英國參加維也納會議的威靈頓公爵親赴前些指揮作戰。
1815年6月18日法軍與英普為主的反法聯軍展開了歷史上著名的滑鐵盧會戰,以法軍大敗結束。拿破侖在失敗後返回巴黎,6月22日,宣布退位。第七次反法同盟以最終的勝利而結束。
擴展資料在第壹次反法聯盟中除了瑞士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外,法國與整個歐洲都處於戰爭狀態。我認為各國之所以如此壹致對法國發動戰爭,主要原因就是為了鎮壓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並消除這場革命對本國所帶來的影響。
法王路易十六被法蘭西第壹***和國處死,這件事更加劇了歐洲各國封建君主們的恐懼,而更加決絕的出兵鎮壓法國革命。可以說第壹次反法聯盟是歐洲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的新興資產階級與傳統封建勢力的較量。
百度百科-反法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