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產業危機
日前,有報道稱黑龍江省8成以上油脂生產企業處於停產狀態,原因是缺乏原料——大豆。對於國人而言,東北是盛產大豆的地方,東北大豆更是聞名遐邇。但是,不管妳信不信,缺豆的現實就擺在那裏。而且,不僅是東北缺豆,整個中國都缺豆。中國已經從大豆的世界第壹生產大國變為第壹進口大國。無豆自然無油,產業鏈下遊的食用油已經嚴重依賴進口,依存度超過60%以上。超市裏大量人們司空見慣的食用油品牌,其實都來自於國外。在A股市場上,專註於食物油的上市公司只有可憐的2家,1家是三季報每股虧損0.32元的東淩糧油,1家是借殼上市的西王食品。這主要源於生產成本不斷增加,而銷售價格壹直受國家管控,所以中國食用油產業其實已經退無可退。而另壹個方面,行業危機導致行業從業人員陸續轉行,而新興人才也越來越少選擇這個行業,13年行業從業人員主要來自於武漢工業學院,河南工業大學,江南大學以及多個糧校,根據河南工業大學、武漢工業學院、油脂英才網對2013年人才流動數據調查顯示,社會行業人才從業人員不及6萬人,人才大多流向食品產業其他行業,包括乳業、飲料以及化工行業等。2013年,行業還因為餐飲業萎縮,以及中儲糧入市食用油行業,再加上14年年調和油必須標註調和產品比例,2014年食用油企業還將面臨更大的危機 。